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媒时代手机阅读APP的情感体验创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潇雨

  摘要:在智媒时代,情感体验是用户体验范式中的重要分支,超越了功能体验成为手机阅读APP智媒化进程中的重要砝码。优化算法机制和提升用户媒介素养可以让用户“破茧”而出;手机阅读APP中深度垂直社区的细分,有助于构建多元趣缘文化,让广告商有的放矢;线上阅读与本地服务的深度融合可以为用户提供真实的场景体验。用户主体性的彰显、社会性的回归以及沉浸感的建构既可以实现分层用户情感体验的升级,又可为手机阅读APP的推广运营贡献思路。
  关键词:手机阅读APP 情感体验 算法机制 用户体验
  智媒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手机阅读APP的发展已然进入用户增速缓慢的“下半场”,体验层次的加深与向度的多元逐渐成为用户忠诚度和活跃度提升的利器,这也是智媒技术可以大展拳脚的“演武场”。当前移动阅读市场上的手机阅读APP早已超越了用户对于阅读软件的工具性、功能性等物性需求,并在智媒技术的驱动下不断切近用户更多感受性和情感向的体验需求。而智媒技术的成熟度及其与手机阅读APP的融合度将共同左右着用户感受和情感分析的细化粒度。掌阅、QQ阅读、书旗小说、咪咕阅读和微信读书等是当下在线阅读市场中用户规模较大的主流应用产品,这些产品也是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之一。
  依托人工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智媒技术,手机阅读APP平台可以掌握用户更多元的阅读行为数据,更加了解用户的所思所想和情感好恶的偏向,在将用户的情感需求分类编码的同时,也将多元电子书内容和信息编码,实现用户与内容的配对,以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情感体验。但智媒技术本身尚处于初级阶段,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且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扩散和采用也需要经历一个缓慢过程。综合来看,手机阅读APP情感体验的建构和创新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1.用户选择与算法机制同构“信息茧房”。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算法推荐机制成为智媒时代信息分发的重要方式,这一机制几乎进驻了包括手机阅读APP在内的各大垂直移动应用,社交媒体推荐你可能认识或感兴趣的朋友,电商网站根据用户的点击行为实时调整着下滑页面中货品展示的优先级,用户似乎隐而不察地进入了自己选择和编织的“茧房”中。无论在算法机制大行其道之前还是之时,用户在选择电子书时均会根据既有偏好选择特定类别的内容,其区别在于算法机制只会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来推算用户偏好,在为用户推送适配服务的同时遏制了用户对于目标内容的“求变”需求。
  2.智能音频模式下的机械朗读有形无实。对于当下移动阅读市场中的主流手机阅读APP而言,依托智能音频识别和输出技术的“语音朗读”“AI音频”等几乎成为基础功能和常规配置。但“语音朗读”并未在实际应用中收获用户的青睐,往往形同“鸡肋”,用户仅仅在下载使用手机阅读APP的初期基于“尝鲜”的动机来体验这一功能。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手机阅读的个性化和碎片化属性较强,而戴上耳机则为阅读增加了精力和物力成本;另一方面,与视觉阅读给眼和手带来的疲惫感相比,语音朗读中智能AI音频内容无情感的机械化声音极大地抹杀了内容情节的趣味和诗意,是用户更加难以忍受的。
  3.基于弱关系的浅社交消解内容意义。在传统时代,基于相同旨趣的书友在读书会等情境中会面时,多以真实社会身份交往,这种交往是理性的、真实的和克制的。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阅读的兴起,数字交互技术改变了阅读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以往单轨道的深思考逐渐让位于多感官的浅消费,这固然强化了内容本身的感染力,却也消解了其潜在价值和深度意义。除书旗小说外,在咪咕阅读、掌阅、QQ阅读和微信读书的阅读界面,用户皆可在阅读至感兴趣的章节段落时,实时发表感悟和观点,或与其他用户展开讨论,并以“想法”的形式出现在电子书内容某句话之后,供其他人参考。
  用户不仅在阅读中接触和思考电子书元信息,同时还有可能受到其他用户“想法”这一“二手”解读信息的影响。匿名用户在无群体压力的虚拟情境中倾向于不经深思熟虑发表观点,多表现为感性的、煽动性的和无意义的情绪化只言片语,而这些言语与电子书一起同构了关于电子书内容的“超真实合意”。因此,尽管手机阅读APP用户之间存在基于弱关系的浅社交,这种交往的价值和意义仍有待商榷。手机阅读APP的“分享”功能允许用户将电子书内容分享至微信好友、QQ好友以及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媒体平台,可以通过电子书内容的共享来增强和巩固基于地缘、血缘和业缘的人际关系,这种连接多表现为强关系。但这一功能的利用率并不理想,基于电子书内容的人际“种草”和“安利”情况要远远低于热播影视剧等其他富媒体形态。
  用户选择c算法机制同构的“信息茧房”、智能音频模式下的机械朗读以及基于弱关系的浅社交构成了智媒时代手机阅读APP的发展困境。受制于智能音频技术的发展阶段,当下手机阅读APP中的语音朗读无法达到真人朗读所具备的情绪、语调和节奏等听觉效果,这在技术层面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的。手机阅读APP的创新需要情感体验创新先行,具体来说,破除“信息茧房”、构建垂直阅读社区以及对接本地服务可以提升用户的主体性认同体验、深度社交体验以及场景沉浸体验。
  1.算法迭代与主动“破茧”提升用户的主体性认同体验。手机阅读APP用户的“破茧”之路要从算法机制的优化以及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两方面着手。
  第一,算法精准度的不足造成了“信息茧房”的形成。借由数据挖掘技术,用户浏览、阅读等操作痕迹构成平台推荐电子书内容的主要参考源,而用户的心理活动、选择电子书的具体动机和情境化需求则无法被精准测量,且受制于主客观因素,用户的偏好和倾向往往会经历动态的历时性变化。即便算法机制推荐的内容也可以实现根据用户操作行为和选择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但这种机制终究是滞后的、被动的,是用户行为的机械响应,难以真正窥知用户需求和提供优质的体验。因此,平台不仅应立足既有数据向用户推送响应式电子书内容,还应通过用户分析和调研以探察用户的真实情感需求,既有的放矢,又要超越既有数据,通过随机补充预测性用户偏好,弥补算法机制可能导致的“信息茧房”弊端。

nlc202209271347



  第二,用户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通过批判性思考构建多元审美价值取向,防止坠入“信息茧房”而作茧自缚。算法机制是用户与技术合谋的结果。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时代的“用户”取代了web1.0时代的“受众”,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用户内在需求驱动下的用户行为数据成为技术平台了解用户和服务用户的参考来源。而用户行为是多因一果的,同样一种行为结果,其动机和促因却难以完全确定,这就对数据挖掘和分析以及算法技术的精准度提出了较高要求。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难以一蹴而就,但用户可通过自身媒体素养的提升,培养批判性的思考维度以及多元审美价值观,在选择和阅读电子书时主动“破茧”,从个体角度避免视野窄化,在宏观层面规避社会分层和群体极化等社会化问题。
  2.构建深度垂直阅读社区深化浅社交体验。在移动阅读市场的主流应用中,基于弱关系的浅社交对于电子书内容本身的深度阐无明显积极作用,但却可以起到集聚同类用户和构建虚拟社区的作用,这在微信读书和QQ阅读等对接社会化媒体平台用户群体的应用中尤为明显。虚拟社区的自组织力量可以为广告的精准投放和分层营销提供基础参考。
  综合来看,手机阅读APP中虚拟社区的建构主要围绕用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电子书内容题材两个方面的分类完成。在用户一方,多数阅读应用将之简单分为“男生”和“女生”两个类别,未来可参考社会身份或职业角色将用户细分为“学生党”“打工人”“白领”“考研”“全职主妇”“退休人群”等不同类别;阅读应用对于内容题材的划分较为成熟细腻,多依据社会垂直行业领域以及文学题材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科学”“政治”“传记”“艺术”“历史”“法律”“励志”等。手机阅读APP对不同用户和内容的划分,一方面可以帮助用户更有效和高效地找寻目标电子书,避免用户在电子书的知识海洋中“大海捞针”,产生疲惫感和无助感等负面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也可推动趣缘虚拟阅读社区的形成,在算法推荐之外激发阅读社区中用户之间的分享机制,通过用户之间的有机互动,规避“信息茧房”。从用户角度来看,无论何种形式的推荐,其实质都是用户在筛选目标电子书环节的一种“让权”。
  用户和内容的细分体现了手机阅读APP对于用户不同情感需求的关注,也为广告商的精准营销提供了便利条件。手机阅读APP运营商“可以通过情感化沟通、精准化分群等方式实现社群的聚集化以及自组织化,改变众声喧哗、主题分散和缺乏意见中心的粉丝营销思路”。完全凭靠手机阅读APP平台,垂直阅读社区只能是浅表性的弱连接,其自组织力量难以充分激活,必须寻求与其他既有成熟垂直社交应用的合作,如豆瓣阅读、哔哩哔哩、抖音短视频等通过“借船出海”,延伸移动阅读产业链。另外,书旗小说借助淘宝平台的用户流量切入免费数字阅读市场等都是深度垂直阅读市场开始形成的表现。
  3.线上阅读与本地服务联动发展带来场景沉浸体验。用户与媒体的交互并非处于真空状态,而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情境或场景中进行的。罗伯特・斯考伯等学者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开宗明义:构成场景的五种技术力量――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正在改变我们作为消费者、患者、观众或在线旅行者的体验。场景是体验生成的关键作用力。在场景时代,手机阅读APP也是五种原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实现真正的场景化,还要充分运用定位系统对接本地服务,为用户提供更真实的情境体验。线上虚拟阅读社区与线下本地消费情境的联动发展将解构泾渭分明的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重塑梅洛维茨笔下的基于新媒体接触和使用的融合新场景。
  智能手机中的定位系统是用户打车、租房、点外卖和求职应聘等本地活动的基本前提,是智能媒体实现O2O闭环的关键,也是用户延伸可控区域和情境的主要发力点。在此基础上,用户的主体性价值得以体现,收获了主观自我认同的情感体验。手机阅读APP可寻求与本地书店、读书会等实体商家和社会性组织机构的合作,通过前者向用户实时推送所在位置附近的书店地址等相关信息抑或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电子书的纸质版售卖信息,用户也可在逛书店时,通过扫描纸质书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电子书数据;借由后者打通线上与线下阅读社区之间的壁垒,强化线上趣缘社区中的弱关系,通过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平台之间黏性的提升来维护用户和扩大用户规模,增进社交体验。
  推动线上阅读与本地服务的深度融合,可以提升用户的选择自由度,带来真人实景的情感体验。用户不仅保留了线上阅读和选择权限,还增添了纸质书籍阅读和真实交友的体验,可以根据自身不同情境和状态中的具体需求作出选择。当下的传统书店正在慢慢转型并初见成效。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书店不再与手机阅读APP抢夺用户流量,而是更加注重实体书店店内阅读环境的营造,为用户构建虚拟阅读平台难以提供的舒适体验。在社会分层和分众窄播时代,有多少用户偏好虚拟电子书阅读界面,就有多少用户钟情实体纸质版书籍阅读环境,后者通过“下午茶”“主题角落”和“亲子读书会”等营销形态同样获得了众多拥趸,与手机阅读APP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
  如果说用户体验范式可以“解决新闻传播学领域‘传者中心’视角下忽视受众需求的问题”,那么超脱用户物性需求的情感体验范式则有助于审视和规避智媒产业领域“技术中心”视域下的唯工具理性问题。在算法机制大行其道的智媒时代,工具理性作为主导理路和先行逻辑以及智媒技术的内核,进驻了包括手机阅读APP在内的数字阅读行业领域,重构了“大媒体业”的生态版图,也推动了数字阅读智媒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丰富了用户既有体验。手机阅读APP的“智化”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机制、传感器和物联网等多元技术协作生成的结果,在此技术语境下,用户的行为数据乃至生理数据皆可被收集、分析并成为手机阅读APP体验创新迭代的重要参照。
  智媒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工具理性要借由价值理性来把关和掌舵。当手机阅读APP在智媒化融合过程中暴露出“信息茧房”“机械模仿”“无意义社交”等社会病理特征时,这将给用户带来负面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用户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可以让用户从“信息茧房”中“破茧”而出;深度垂直阅读社区的建构可以促进趣缘文化的形成,用户回归社会性,使得广告商的宣传能够借助人际交往有的放矢;基于定位系统的线上阅读与本地服务的深度融合,则可以为用户提供真实的场景体验。
  作者系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感性、物性与灵性:智媒体验三大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YJCZH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美]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美]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胡泳,沈满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毛文思.阅读类APP的现状与趋势[J].出版参考,2014(15).
  [4]宫承波,梁培培.从“用户体验”到“媒体用户体验”――关于媒体用户体验几个基本问题的探析[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03).
  [5][美]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如何改变商业和生活[M].赵乾坤,周宝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6]梁培培.基于用户体验的手机阅读APP创新研究[J].当代传播,2018(01).
  【编辑:杨石华】

nlc2022092713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4036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