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SWOT分析与创新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强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在信息传播主客体间的界限、信息传播环境、信息传播模式等方面的变革。本研究通过开展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SWOT分析,力求为找寻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打下基础。本文认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应从三个途径入手,包括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创新、信息传播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创新和媒介环境的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 SWOT分析 创新
新媒体是区别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介质。从狭义角度分析,新媒体特指新兴的互联网传播媒体,如网站和社交网络以及移动网络媒体等,如微博、微信、各种手机客户端。新媒体具有其独特性和先进性,侧重于用户交互和使用体验,满足了当代社会对于信息传递快速、及时和开放的需求。当前,新媒体已经走进了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笔者通过开展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变革和传播现状的SWOT分析,力图为找寻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打下基础。本研究旨在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播效果和覆盖率,寻找符合新媒体时代信仰教育的最佳鞑ゲ呗浴
新媒体视域下,信息传播主客体间的界限、信息传播环境、信息传播模式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相应地,高校思政教育也产生了新的变化。
1.模糊了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界限。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中,教师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学生是信息传播的客体。信息传播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引导着信息传播的全过程。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增强了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平等性。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于千禧年后,高度了解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环境,能够通过多种移动设备和终端获取新的知识、了解社会热点,对未知世界保持高涨的求知欲望。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信息传播主体角色的性质产生了改变。而学生作为信息传播客体从被动转为主动,挑战了信息传播主体的权威性,进一步模糊了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界限。
2.改善了信息传播环境。新媒体的诞生使信息传播环境产生了更多的变化。无论是在传播空间、传播方式还是在传播介质上都产生了新的变革方式。这些变化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政治信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创建了更好的环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新媒体的普及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播效能,为学生政治思维的养成和政治理想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信息传播环境的改善也提升了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形成政治意识营造了良好氛围。
3.推动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推动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使其从最初的单向传播转为了双向传播,提升了信息传播主体和信息传播客体的互动频率。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信息传播模式呈现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信息交流方式上。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再限制在课堂内,而是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实时交流和互动。此时,高校思政教育不再是一味地信息单向输出,而是教学双方的意见交换,也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讨论和思考,提升了教育的信息传播效果。
新媒体视域下,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使高校思政教育出现了优势和劣势,也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优势。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高校思政教育在满足信息需求和提升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方面产生了独特的优势。
一方面,满足了信息传播客体的新需求。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发展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更好地满足了信息传播客体对于信息传播的新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习惯于使用新媒体客户端进行信息阅读和信息分享,使“两微一端”等移动应用程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传播渠道。这在无形中也加速了思政教育知识和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信息传播,减少了传统思政教育在信息传播客体中的刻板印象,“润物细无声”地完成了信息传播,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
另一方面,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在以往的思政课堂中,教学重点大多集中于理论学习和历史事件的回顾,鲜有涉及对时事政治事件的学习和讨论。新媒体环境开阔了信息传播空间,帮助教师在充分依托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热门政治事件和重大问题引进到日常教学中来,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教师作为信息传播主体可以将思政理论与当前重大时政事件联系到一起,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导向性,提升信息传播客体对于接受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实现对高校思政教育态度和认知的根本转变。
2.劣势。新媒体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如信息传播主体自身存在局限性,以及信息传播方式过于单一化等,降低了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
一方面,信息传播主体自身存在局限性。在新媒体视域下,部分教师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缺乏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更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思政课堂教育方式。其自身的局限性阻碍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变革。简单地说,部分信息传播主体缺乏对多媒体平台、视频剪辑软件和新的移动应用软件等的使用技能,或缺乏对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引入新媒体资源的重要认识,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对信息传播客体缺乏吸引力,从而降低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信息传播方式过于单一化。由于缺乏对于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资源的了解,大多数教师作为信息传播主体认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仅在使用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或在课堂上使用播放PPT和视频等方式。这就限制了高校思政教学实践中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使其出现明显的单一化问题。同时,新媒体技术大多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使用,这也限制了其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失去了将新媒体引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信息传播方式过于单一化成为了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高校思政教育较为明显的劣势之一。
3.机遇。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增添了新的发展机遇。不仅体现在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平台,还有效提升了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间的信任感。
一方面,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平台。在传统模式下,教师作为信息传播主体主要通过理论传授和案例教育进行价值观念的宣讲和分析。其主要的信息来源大多是图书、杂志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多平台查阅最新的资料和信息,保证知识传播的时效性和说服性。同时,新媒体的开放特质提供了海量的高校思政教育文献供教师查阅,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性。同时,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和讨论时事政治、时代热点的传播平台,显著提高了了大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提升了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间的信任感。高校思政教育对于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间的信任感要求十分严格。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权威性,保证师生双方平等的沟通交流。在新媒体视域下,互联网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沟通载体和多重沟通方式,能够帮助提升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间的信任感,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维方式,具有针对性地设计信息传播的目标和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发表政治理想和看法。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师生双方的沟通障碍,加强双方的政治认知和政治共识。
4.挑战。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挑战。比如,信息流动的不可控性会威胁高校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安全,信息的虚拟性会冲击信息接收客体的政治信任。
一方面,威胁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安全。高校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安全是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观和信仰观的保证。新媒体出现后,信息的传递不再受国别和媒介的限制,信息的快速流动和开放共享难免对学校的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威胁。大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政治信仰,在新媒体上容易接收到来自各方的错误政治思想及价值观念的信息,动摇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由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隐蔽性的特点,高校教师很难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政治动摇和思想波动,学生的培养和成长面临挑战。
另一方面,冲击了信息接收客体的政治信任。新媒体的虚拟性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隐藏在社交网络后的用户可以自由地发表政治言论和观点。“意见领袖”的存在具有较高的政治煽动性,其良莠不齐的政治思想和特殊的政治目的会有意识地冲击大学生不成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思想危机,这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由于缺乏正确的判断方法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大学生非常容易迷失在新媒体多元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中,无法坚持自身的政治信仰,为大学生高校思政教育增加了意识形态上的阻力。
针对当前的发展现状,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需要从体系创新、信息传播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创新和媒介环境的创新三个方面开展。
1.创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在新媒体视域下,为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体系创新,应致力于提升传播载体的信息质量、丰富信息传播内容和创设信息传播方法。一是在提升传播载体的信息质量上,应重点关注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个人偏好和接受程度,选择信息传播客体乐于了解和使用频繁的教育载体。比如,利用高校BBS平台等开展时政热点分析,鼓励学生关注热点问题,提升政治敏感性。在微博、微信建立学习小组,将高校思政教育从单独的线下单向信息流动转换为线上线下共通的知识双向传递。二是在丰富信息传播内容上,积极关注教育体系设计的时代性和思想性。高校应关注大学生在人文素质和思想意识上的内容需求,从提升精神文明和政治信念的角度制定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如高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将红色历史传播至大学生课堂,坚定政治信仰,提升政治信念。三是在设信息传播方法上,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位置。比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倡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来增加政治信心,以及通过多媒介平台开展互动等,从而保证信息传播方法的创新性。
2.创新信息传播主体的角色内涵。在新媒体视域下,信息传播的主体和客体呈现了地位平等化、角色模糊化的发展趋势。此时,教师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引导者应适应传播环境的变化,提升自身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只有了解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和类型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实践提升对新媒体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提升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媒体使用能力和接收方式,完善信息传播主体的信息传播技巧,培养信息传播的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另外,信息传播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创新还体现在教师自身信息传播能力和监管能力的提升上。如何提升教师作为信息传播主体对于新媒体资源的挖掘、传播和监管能力,提升自身的媒体素养和政治信仰也是创新途径之一。
3.创新媒介环境。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媒介环境的构建和创新息息相关。首先,应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到新媒体环境中,通过在校报设置专题栏目、校电视台设置专访项目以及开设专题网站来实现传播媒介的创新。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该校创立的“理海泛舟”高校思政教育专题网站开设了新闻栏目、教育栏目、思想动态栏目和学习栏目等,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新媒体环境中的“三全育人”。其次,媒介环境的创新要以人为本,坚持监管为主、管理为辅的理念。在创设媒介环境时,要以当代大学生能够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新媒介为主,保证信息传播客体的高关注度。同时,针对新媒体环境中虚假、不实和煽动性的政治言论和不法分子,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进行约束和惩戒,肃清高校思政教育的不利因素。对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应加大国家网络信息审查力度,重点打击影响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的负面意识形态,从制度上实施环境保障。另外,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应积极提升对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的升级,减少校园环境中的不良信息,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健康的高校思政教育媒介环境。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颜廷宏.新媒体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探析[J].大学教育,2021(02).
[2]牛海,刘诗铭.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之“轻”传播[J].传媒,2019(18).
[3]李远洋,唐述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评《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02).
[4]李红坦,周柯,金鑫.融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传媒,2019(11).
[5]冯丹丹.融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01).
[6]张凤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评《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探索与文化意义阐释》[J].新闻与写作,2021(10).
【编辑:钱尔赫】
nlc2022092714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40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