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贴近历史的平民史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许光 杨雨彤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大型年代剧《人世间》,以周家三兄妹的命运轨迹为主线,记录了自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展现了半个世纪辛酸苦楚又饱满充盈的家史和筚路蓝缕又波澜壮阔的国史,书写了一部感人肺腑而又荡气回肠的平民史诗。本文从集体记忆的影像回溯与群像重构、以小见大的叙事与可视呈现、历史记录的艺术渲染与史诗表达三个维度对《人世间》的艺术表达进行探讨,对年代剧的创作提供启发性思考。
  关键词:人世间 集体记忆 平民史诗 历史记录
  细观近年来热播的《觉醒年代》《大江大河》《乔家的儿女》等主旋律革命历史剧、年代剧,不难发现,人们对与自身经历有关的题材更加青睐。根据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作品《人世间》改编的58集电视剧播出后好评如潮,收视一路飙升登顶为收视冠军,创下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电视剧近八年来的收视新高。年代剧《人世间》之所以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是因为其剧情内容贴近人民生活、展现人民风采、突出人民群众精神面貌,记录和书写了人民群众的光辉岁月。《人世间》以周家三兄妹的命运轨迹为主线,穿插记录了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热、国企改革及其带来的下岗再就业、个体经营,还有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动向和历史史实。《人世间》的成功离不开贴近历史、走近人民的中心思想,也离不开与人民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格局胸怀,更离不开集体记忆的影像回溯与群像重构、以小见大的叙事与可视呈现、历史记录的艺术渲染与史诗表达的艺术创作表现手法。
  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创作呈现出群像化趋势。区别于以往的主角光环和单一叙事,群像塑造更多元、更丰富、更立体地呈现了同一历史时空定位下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尤其是群像塑造能通过微观个体的细腻呈现,让“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活画面为同步共情的观众提供一套镜像般的社会认知体系。《人世间》以周秉义、周蓉、周秉坤三兄妹为主线,辅以德宝和春燕等副线,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经历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民间责任下的“情”“义”书写,写出了基层青年的奋斗和拼搏历程,写出了普通百姓的梦想和光荣奋进之路。不论是跌宕起伏的爱情诗篇,还是惊心动魄的命运轨迹,无不展现出人民群众手挽手,心连心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温情图景。其中周家三兄妹传奇的爱情书写是导演对集体记忆进行影像创作与表达的典型代表。
  周家三兄妹的情感故事都历经曲折离奇、缠绵悱恻。大哥周秉义的形象定位是一位平民家庭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好儿子、好干部。可他却与高干家庭出身的郝冬梅展开了一段浓情蜜意的爱情故事。在大众看来“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人,却一路互相搀扶,最后白头偕老。剧中郝冬梅的父母不愿意见亲家的情节呈现,引起了大家广泛讨论,勾起了许多人对于自身情感经历的回顾。
  周家老二“周蓉”的爱情之路在这部剧中可以说最为轰轰烈烈、近乎疯狂。周蓉骨子里的那种桀骜不驯、向往自由的独特性格,使她遇到落魄诗人冯化成时就一心一意要与其厮守终身。可是命运沉浮、世事无常,周蓉的爱情美梦被现实锤击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冯化成的出轨让周蓉心灰意冷,两人也因此分道扬镳,一起共苦的人最后却没能同甘收场。富有传奇性的是,成为导演的蔡晓光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对周蓉一见钟情,几十年来矢志不渝,一直给予周蓉帮助,最后还与周蓉结为夫妻。
  周秉坤和哥哥姐姐不同,不是块“读书的料”,没有去北京求学,而是留在当地,过着普通的工人生活。然而周秉坤与郑娟的爱情故事却颇为人称道。郑娟经历了丧夫丧母的苦痛以后,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命运的安排下,周秉坤对郑娟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来二往两人之间暗生情愫,最后周秉坤在责任心和同情心召唤下,加之对郑娟的喜爱,和郑娟走在了一起。两人在日后的婚姻生活中一路跌跌撞撞,兜兜转转,经历苦难磨练后相伴终生。
  兄妹三人的爱情故事各有各的传奇,各有各的文章,观众看剧时情不自禁就会联想起自己的感情经历,这种集体记忆的回溯是导演对文学原著改编后,用镜头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所达到的效果。三兄妹的爱情故事,以爱为依托,以情为主线,是穿插交织的生活实录,让人们对过去的生活产生回想。除了爱情,亲情、友情、道义的书写和刻画更是从不同维度再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人物经历和沧桑巨变,因而集体记忆得以通过影像回溯与群像重构被唤醒、被书写、被铭记。
  对于年代剧而言,长时间跨度的叙事是显著特点,这也决定了宏大叙事是其基本表现手法。《人世间》作为一部年代剧,面对宏大叙事的处理方式是将故事寄寓于个体表达中,实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人世间》中那些“平凡的家事”背后都映射着时代烙印下“不平凡的国事”。电视剧开场以三兄妹和父母的去留告别作为引子拉开帷幕,看似是一个小家庭的悲喜离合,实则反映的是支援“大三线”建设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大时代背景。在支援“大三线”建设中,无数人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将自己的美好年华都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剧中周父就是这样一位老工人,兄妹三人中的大哥周秉义更是刚送走父亲去支援“大三线”,又将登上“上山下乡”的列车。除了剧情开始的支援大三建设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之外,剧中还有很多重要历史节点的复现。比如,恢复高考后,周秉义周蓉两兄妹都考上了北大,前往北京读书。在北大求学的经历为日后二人从政、从教提供了可能。蔡晓光也考上北京广播学院,这为他后来的导演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心想弥补父爱的骆士宾赶上了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这无疑是由点及面的展开过程,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电视剧后半段来到21世纪,当周秉义事业有成、荣归故里,看到家乡光字片还是一片破败潦倒的景象时,便下决心要改造光字片,进而有了后面的棚户区改造、拆迁分房。这也都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反映了国家建设是如何一步一步深入推进,向远、向深、向未来。

nlc202302091837



  在长时段的历史叙事中,导演通过小人物、大命运的手法烘托呈现出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周秉义”“周秉坤”,才有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因为无数老百姓的默默坚守和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才缔造了无数的丰功伟绩;正是因为有无数普通人的梦想和血泪的交替,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可爱的中国。英雄并非从天而降,他们从人民群众中走来,并同人民群众一道记录春秋、书写历史。
  波澜壮阔五十载,如果不是导演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以个体细节描擘射广阔宏大的历史背景,将我们一路走来的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用影像可视化呈现出来,我们也许感受不到历史洪流里到底裹挟过什么。可见,《人世间》不仅书写了家事,也记录了国史。历史叙事得以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将史实清晰、全面、生动、立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故事再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口号,而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历史时空的三维复现、真实还原。
  年代剧需要平衡历史真实与艺术渲染的复杂关系。一味地注重对历史的记录和还原,将会显得古板、单调、无趣;一味地注重艺术渲染又将滑向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文学创作,缺少真实性。《人世间》能够做到将历史与艺术二者完美结合,实际上是把握了艺术渲染的尺度,运用史诗表达的方法进行叙事、记录、创作、传播。《人世间》在历史纪录的艺术渲染与史诗表达上的成功离不开以下两点。
  一是剧本改编自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获奖作品,这奠定了文学艺术性的总基调。2019年8月16日,梁晓声的《人世间》以最高票拿下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从《人世间》的起点来看,这是一部抒写回忆的怀旧文学,也是一部回望过去的历史文学,这就从根本上奠定了电视剧《人世间》现实主义叙事的总基调,因此,电视剧《人世间》的历史纪录性得以展现。《人世间》导演李路曾说:“只有细节真实了,故事才能真实,这样人物的情感和选择才能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引发观众的共鸣。”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场景,《人世间》的剧组工作人员在搜集历史资料方面下了大功夫。剧中不论是街头的老式照相馆、煤油灯、有轨电车,还是屋内的搪瓷茶缸、红绿暖壶、黑白电视机,乃至屋外的大水缸、玻璃弹珠等,都是《人世间》剧组竭尽全力重现历史的表现。
  二是得益于导演和主创团队的精心改编和策划,使得《人世间》的艺术性、可传播性得到极大提高。在创作团队进行史实与诗意交融的史诗表达下,历史不再只是空洞乏味的两个字,而是眼见为实的一封封家书、一床床棉被、一个个具有年代感的镜头,让历史焕发出了无限的生机。一般来说,英雄史诗较为常见,而电视剧《人世间》的难得之处在于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史诗”。白山黑水间上演的一幕又一幕温情与感动,无一不在诉说着“英雄出自人民,人民就是英雄”的历史真理。正是秉持了这样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人世间》才得以实现历史记录的艺术渲染和史诗表达。因此,看《人世间》好像是在看一部意趣盎然的纪录片,出于纪录,但不止于纪录。
  《人世间》为观众勾勒了一副别样的历史图景,既饱含浓厚的怀旧情愫,又充满了新时代的精神追求。中国百姓生活史被浓缩又被放大,这是艰苦奋斗的五十年,也是璀璨夺目的五十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那个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尽管文化教育水平有限,尽管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缺乏,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像周家三兄妹一样的青年人,在每一个祖国需要他们的地方挥洒着他们的青春,坚毅地、顽强地谱写了新中国光辉的每一页,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世间》在构建民族集体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民众的社会认同和情感联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在集体记忆的影像回溯与群像重构、以小见大的叙事与可视呈现、历史记录的艺术渲染与史诗表达方面为年代剧的创作提供了普适思路和良好范例。当下主旋律影视创作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作者单位 许光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杨雨彤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张新玲.年代剧的意识形态表达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9.
  【编辑:杨石华】

nlc2023020918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4505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