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奇幻瑰丽 惟妙惟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施林欣

  摘 要:陶瓷风格演变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工艺技术史,也是一部社会文化史,一部和古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风尚史。技艺精湛的陶瓷匠人们在模仿中融汇、在融汇中推陈出新,通过他们的艺术创造,来实现自我价值并展现时代精神。文章精选孔子博物馆馆藏珍品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重点从宋代哥窑瓷器的艺术特点、传世哥窑与仿哥窑瓷的艺术特征、锦灰堆艺术的创作难度和美学风格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让大家深切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感受到瓷器里的中国胸怀。
  关键词:宋代哥窑;仿哥窑瓷;锦灰堆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1.004
  陶瓷L格演变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工艺技术史,也是一部社会文化史,一部和古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风尚史。陶瓷匠人将道家思想的“抱朴守一”和“道法自然”、儒家思想的“兼容并包”和“经世济民”理念融会贯通,通过他们的艺术创造,来实现自我价值并展现时代精神。
  雍正时期是清代制瓷工艺水平最高的时期,仿制的作品最为逼真。这个时期的哥窑瓷是由督陶史唐英受命驻御窑厂督陶而制成的,技艺高超的匠师们刻意仿古制作,古朴典雅,惟妙惟肖。
  本文抛砖引玉,希望通过对孔子博物馆馆藏珍品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图1)的分析研究,让大家感受到瓷器里的中国胸怀,并为现代陶瓷文化艺术的研究提供现实的借鉴意义。
  1 神秘的宋代哥窑
  哥窑专为宫廷烧制的御器,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至今存在争议,作品稀少且珍贵。据统计,全世界总共有一百多件哥窑器,远远少于元青花瓷器的存世数量。在国外拍卖市场上,近几年每出现一件哥窑器成交价一般都在百万美元以上。现在古玩市场上出现的哥窑瓷大部分都是现代的仿品。
  哥窑瓷是一种青釉开片的瓷器。哥窑瓷的开片本来是由于工艺处理失误造成的缺陷,后来把这种缺陷化残为美,反倒形成了一种古拙朴实、独一无二的风格。哥窑瓷上的开片又被称为“鱼子纹”“百圾碎”“牛毛纹”。大开片中通常套着小裂纹。
  通过对这对孔子博物馆馆藏珍品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的分析研究得知,它们呈现出哥窑瓷器的两个重要特点:金丝铁线和铁足紫口(图2)。有金丝铁线之称的哥窑瓷器素以优美的开片而与众不同。大开片在烧造中形成后,工匠用一种呈褐色的紫金土嵌进其中,状如铁丝网,这就是“铁线”。出窑后,由于继续收缩,釉面进一步形成小开片,呈金黄色,这就是“金丝”。“紫口”是因为胎骨黑,器口上釉薄而呈现紫黑色。“铁足”是指足底施的是一种酱色釉。铁足紫口,交相辉映,金丝铁线,布满器身。
  宋代哥窑瓷特征鲜明:瓷器的造型多仿制青铜器,质朴、浑厚、古拙。胎质坚硬细密,可分为灰色、油灰色、黑赭等颜色。有的胎质疏松,叩之声音沙哑,呈土黄色,似欠火候。釉质淳厚如堆脂,颜色有油灰色、粉青色、灰青色、月白色、灰黄色、深米黄色、浅米黄色等多种。在口沿边稍下处垂釉略微高起形成环形带,这是哥窑瓷器的特色之一,除了宋代官窑的作品之外,后世各窑口的作品以及历代仿宋哥窑器都没有这种特殊的现象,形成了宋代哥窑瓷器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哥窑瓷器的底足工艺有两种,分别是施釉裹足支钉烧与露胎圈足。支钉烧的钉痕小如芝麻,这是宋带瓷器的共同特征。比较小的器物的支钉数量以三五个为多,像盘、碗,碟等;大件器物能够达到六七个,如洗等。鼎炉也大多留有数量不等的支钉痕,是叠放套烧所导致的,此后就没有这一烧法了。宋哥窑瓷器露胎圈足,足背平齐或略圆,修足干净且利落,手抓不起。它的盘、碗器型多在晚唐、五代至宋初最为流行,如花形口器、L斗和葵瓣六出口器,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葵口折腰碗,常见于越窑、定窑、汝窑、官窑和耀州窑,八方杯常见于钧窑,贯耳瓶、鼎、壶、炉、洗也是宋初流行的造型。由此可见,宋哥窑瓷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雍正时期的哥窑瓷是由督陶史唐英受命驻御窑厂督陶而制成的。技艺高超的匠师们刻意仿古制作,瓷器造型新颖丰富,独具特色。胎体经火烧结后,外表呈现铁灰色或泛油亮光泽,釉质光滑温润,呈现油灰、铁黑、灰青及粉青等颜色。雍正时期是清代制瓷工艺水平最高的时期,仿制的作品最为逼真,古朴典雅,惟妙惟肖。从这对孔子博物馆馆藏珍品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来看,这评价可谓名副其实。不过,尽管仿制技艺高超,仍难与宋时哥窑瓷器相媲美。
  明清时期论述哥窑的文献渐多,对其外在特征描述清晰:胎色有黑色、浅灰色、深灰色和土黄色多种,釉均是不透明的乳浊釉,灰青色是主流釉色。常见的器物造型有碗、炉、瓶、洗、盘等,它们质地优良,做工精湛且细致,全是宫廷式样,和民窑瓷器的风格迥然不同。
  2 传世哥窑瓷与仿哥窑瓷
  传世哥窑瓷的研究近年来逐渐深化,其最早是由郭葆昌先生定名,特指一批形似官窑器物的青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极少数馆内。
  通过研究清宫旧藏的传世哥窑瓷得知,它们并不全都具备紫口铁足的特点,有的有紫口无铁足,有的有铁足无紫口。哥窑瓷器从元代末期到明清时期以及到现代都有仿制,明清时期仿制的哥窑瓷器大多数都有年款,而且与哥窑瓷器的特征区别明显。
  目前,传世哥窑瓷器有三个特征是无法仿制的:一是传世哥窑瓷器的釉面并不光亮,有一层酥光,看上去就像器物的釉面出汗了;二是传世哥窑瓷器上的“金丝”和“铁线”各是一张网纹,互不相关,看上去好像金丝线纹上面又覆盖了一层铁线网纹;三是底足呈铁锈红色并有包浆,铁线的颜色呈现出黑色中闪耀着蓝色的效果,并有晕散般的感觉。
  明清时期的仿哥窑瓷主要是由景德镇仿制的,通过这对孔子博物馆馆藏珍品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我们可以窥见其特征:胎体呈现瓷白色;釉面有一层自然空气氧化而成的宝光,与明清时期的单色釉瓷釉面的宝光类似;金丝和铁线相互交织在同一张网纹线上;铁线的颜色发黑,和传世哥窑瓷器的发黑闪蓝区别明显;器物口沿和足底施的是酱色釉,模仿传世哥窑紫口铁足的特点,底部露胎处呈现自然空气氧化的包浆,体现出一种陈旧的感觉。

  而现代的仿哥窑瓷仿制的器物造型、釉面的开片、作旧的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但是与传世哥窑瓷和明清时期的仿哥窑瓷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现代仿哥窑瓷器特征如下:釉面有一层火光,如果刻意作旧,就会留下人工作旧的痕迹,使釉面的光不自然,既没有传世哥窑瓷釉面上的酥光,也没有明清时期仿哥窑瓷釉面上的宝光。现代高仿品能够仿造出传世哥窑瓷金丝和铁线两种网纹互不相干的特点,但是与宋代哥窑瓷器的金丝铁线还是区别挺大的:宋代哥窑瓷器的金丝铁线就像用钢笔在宣纸上画了一条线,自然而然地向外晕散;现代高仿品哥窑瓷的金丝铁线,就像圆珠笔在宣纸上画了一条线,很生硬,没有自然晕散的感觉。
  3 “化残为美”的孔子博物馆馆藏珍品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
  \灰堆是一个怪名字,很多人知道“锦灰堆”这个词应该是来自王世襄先生的著作《锦灰堆》。书里提到元代画家钱舜举,在一次聚会上趁着酒劲儿,意兴阑珊,将残羹冷炙随手绘制成卷,起名为《锦灰堆》。而王世襄先生把自己谈论书画、饮食、古旧家具、养鸽、放鹰等文字编成文集,就像是锦灰堆创作,于是把它当作书名再合适不过了。这虽然是王世襄先生的自嘲之语,但是也一语双关了“锦灰堆”一词的来历。
  锦灰堆是一种体现残缺美的艺术,它的出现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揭示了19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了转变,列强入侵,战乱频仍,硝烟四起,废墟中残留的片书寸纸和残缺文物,令人格外地惋惜。锦灰堆古色古香的艺术风格,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锦灰堆艺术的出现体现了当时艺术家们的“废墟情节”,即对失落文物和文化的珍惜之情。
  锦灰堆又谓“八破图”,特点是画面由残破的文物片段构成。从字面意思来看:“锦”是美好、繁华,“灰”代表灰烬、残破,“堆”就是堆砌。锦灰堆起初是画家完成绘画作品后对剩余笔墨的即兴发挥,通常是随意勾勒书房的一角,无论是翻开的字帖,还是废弃的画稿,层层叠叠、杂乱无章地堆进画稿,看上去就像是字纸篓被打翻了,所以又被形象地叫作“打翻字纸篓”。如这对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的画面中有书籍、字画、器物(图3),而且大多数还是破破烂烂的样子,就像从灰堆里拣出来的。古人把这些残破、废弃之物重新排列组织堆砌成画,竟然别有韵味。画面采用火焚、折叠、水浸、粘连、虫蛀等视觉效果,既充分展现了独特的艺术趣味,又暗合了解构主义,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小众、趣味横生又非常独特的绘画艺术品种。
  最开始锦灰堆仅是一种书画形式,但到了明清时期锦灰堆逐渐扩展到瓷器、鼻烟壶和玉雕的创作上,制作出很多非常有特点的器物,用于朋友间的礼尚往来或者自我欣赏,成为文人雅士间的一种游戏之举。
  孔子博物馆馆藏珍品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因其错落有致的交叠效果而产生的空间错觉,使人很容易地联想到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拼贴画。甚至有的学者认为锦灰堆的创作者正在通过文物碎片“解构”中国传统的文人艺术,西方学术界产生过八破画是拼贴画源头的观点。还有人把锦灰堆与波普艺术联系起来,称它为“中国的波普”。其实,西方的拼贴艺术是将纸、布和其他材料拼贴一起,创作出一件完整的抽象艺术作品,而与波普艺术明显不同,锦灰堆没有拼凑和粘贴,而是基于写实的手法来绘制画面的内容。这两种艺术手法都对后世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却有明显不同的命运。古色古香的锦灰堆艺术濒临失传,与西方拼贴艺术的蓬勃发展差距悬殊。
  锦灰堆呈现出一种“废纸残卷”之美,任何元素比如古旧字画、青铜铭文或碑拓片、虫蛀古籍、残破扇面,甚至火烧过的文献都能成为画面中的元素。这对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残缺的文字与图案,既拓展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又流露出一份遗憾之美。在日本的传统艺术中,也有类似的艺术形式,但是以“物哀美学”著称于世的日本人并没有运用残破的书页和画稿来进行创作,他们是用完整的图案进行拼贴,统一之中又富有变化,是另一种装饰美的风格。相较之下,中国的锦灰堆作品画面一般是无题材可言。这对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集合了很多不相关的素材于一身,注重写实的绘画手法惟妙惟肖,显得更加奇肆自由、洒脱不羁。
  古人有诗云:“颠倒横斜任意铺,半页仍存半页无。莫道几幅残缺处,描来不易得相符。”将“破烂”集合为宝,是一种别出心裁的艺术风格。细品之下,孔子博物馆馆藏珍品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就体现出这种抑扬顿挫的凌乱美,废纸残卷中蕴含着一份高古之气,可谓玄妙无穷。“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缺陷美正是它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创作锦灰堆看着好像很随意,实际上绘制锦灰堆技术含量极高。以这对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为例,创作者需要多才多艺,要善写真,懂篆刻,还要能模仿各名家字体,要懂字画,擅长画花鸟鱼虫和山水人物,熟知各种青铜器造型、碑石拓片等文物造型。锦灰堆的制作难度大,花费时间长,创作者需要耐得住寂寞,自古至今能胜任者很少,如今几成绝响。据悉,几位在山东、江苏等地的锦灰堆艺术传承人已将此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3年,锦灰堆被正式收录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郑达甫先生是这一创作领域公认的能手,他的绘画生涯有60多年。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流行的锦灰堆作品大多出自郑先生之手。
  锦灰堆艺术具有残缺美,这种影响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方面。锦灰堆艺术除了运用在鼻烟壶、玉雕、瓷器、首饰盒等工艺品的装饰上,更开创性地延伸到室内装饰领域。它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为现代的平面设计提供了与众不同的灵感,不但体现出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为现代艺术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灵感。
  孔子博物馆的这对馆藏珍品可以说是清雍正时期仿哥窑瓷锦灰堆瓷器的代表之作,无论是器物造型还是其质料釉色都难分伯仲。器身布满纤细而泛黄褐色的冰裂纹开片,胎薄釉厚、紫口铁足,凝重端庄。釉色均匀纯净,光亮如油脂。器腹外壁用破旧字画、拓片和古籍等图案装饰。其中题签“大清雍正时宪书”字样更是相传由元代画家钱选首创并亲手书写,同类图案在瓷器中非常少见。雍正以后的仿制作品大多难以与其凝重温润的气质和风貌相媲美。这对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极具稀缺性,其历史研究价值之高以及绘制难度之大,决定了它拥有不菲的艺术价值。
  4 结语
  瓷器是火与土的艺术,是自然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
  “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这是郭沫若先生曾说过的名言。这对孔子博物馆馆藏珍品清雍正时期的仿哥窑瓷锦灰堆纹碗,经过几百年工匠们的精心创作、提炼和创新,显得风采无限,神韵浓郁,散发出恒久的魅力。
  笔者认为,只有植根于本土民族文化的灵魂中,才能深切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未来的孔子博物馆,将利用丰富的馆藏珍品,继续讲述好中国故事,传递出中国声音,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胡涛.锦灰堆:“破”中见雅的艺术[N].江西日报,2020-06-26(004)
  [2]唐丽.孔府旧藏文房清供[J].山东艺术,2019(1):84-95.
  [3]谢治.宋代哥窑瓷器的“分形”解读[J].中国陶瓷,2011,47(8):61-63.
  [4]张瑜.“锦灰堆”残缺美的表现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探析[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7.
  [5]曾于里.让国风展示盛世中国的风范[J].时代邮刊,2021(21):16-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4596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