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原经济区在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传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绚

  【摘要】中原经济区自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共识。本文以河南在澳大利亚的传播为例,面对跨文化的差异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英语国家;跨文化传播
  
  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西、山东、安徽、湖北省部分地区的综合性经济区。从1985年成立至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2011年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被写进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河南崛起的重要战略。中原经济区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地区的接合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东西南北经济交流的中转站和交会点。同时,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原地区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这里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诞生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和曹操高陵所在地。从战略的发展角度看,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农产品深加工业、能源原材料业、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河南更是在此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其区位优势、人口优势、粮食优势、文化优势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中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中原经济区从最初一个概念的提出到今天经济发展的一个个成果,用了将近30年时间才被国人所了解,那么外国对中原经济区的了解又有多少,评论又如何呢?一直以来,国内学者都是注重对中原经济区在国内层面的发展和讨论,鲜有学者对中原经济区的国外传播发表观点,本文将就中原经济区在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传播(以澳大利亚为研究目标)为例与大家共飨。
  澳大利亚媒体对中原经济区的报道调查
  本搜索主要来自2006年6月至2011年1月澳大利亚的主要媒体《先驱太阳报》对河南的相关报道。
   表1:澳洲媒体《先驱太阳报》对中部六省的报道数量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在澳洲媒体《先驱太阳报》对中部六省的报道频率中,对河南的报道频次最高,为78次,山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分列其后。其中对河南有实质性内容的报道中,正面报道占19%,负面报道占69%,中性报道占12%。
  在对河南的经济报道上,更加关注安全生产问题。尤其以煤矿事故最多。在各项报道中多出现“危险(dangerous)”和“事(accident)”等词。
  例1.河南省平顶山矿难35人死亡,44人被困,报道中称中国的煤矿安全是世界上最差的,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亡,受利益的驱动和对生产安全的忽略是发生矿难的主要原因。
  例2.化工火焰死亡4人,伤108人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一家化工染料厂的含化工染料的油罐爆炸所引起的火灾致4人死亡,108人受伤。
  例3.中国煤矿爆炸致26人死亡河南渑池煤矿爆炸26人死亡。
  在社会报道上,主要涉及安全保障、医疗卫生、网络安全、违法犯罪等方面。从整体来看,这些报道大多为负面报道,“污染(pollution)”、“拐卖(abduct)”、“欺骗(cheat)”、“暴力(violence)”等消极词语常见于报道。
  例1.卖淫女的裸照曝光激起众怒河南郑州的警察在扫黄打非活动中暴力执法揪住全裸的卖淫女的头发并在媒体上公布,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超过90%的人对这种做法产生非议,认为这本身也是一种犯罪,甚至比卖淫还要严重。
  关于文化方面,中原文化因其固有的悠久与灿烂,在外文媒体中一直广受赞誉。尤其是位于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更是吸引了西方国家的诸多眼球。在澳洲媒体关于中原文化的报道中,“历史悠久(long history)”、“中国功夫(Chinese Kung-Fu)”、“震撼(shocked)”这些褒义性词语则经常出现。
  例1.东西方在舞蹈中的精神融合主要是讲述享誉国外的一个舞蹈家来到中国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所感受到的少林精神后的震撼。
  例2.30处地方竞逐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当年胜出的两者中,其中之一是河南的登封。
  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所反映出的问题
  近些年来河南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在经济增长迅速的表层下,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生产安全的严重懈怠,相关行政部门的严重渎职,生产部门的不负责任,给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这是我们值得反思和改变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有许多好的经济建设实例,如“郑东新区CBD”的建成等却少有报道,这也是河南在未来的几年内,应该着重向外国媒体所宣传的。对社会问题的报道上,澳洲媒体过度关注负面信息,有意回避一些正面的新闻,不利于外国人民对河南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容易形成两国人民之间的偏见和隔阂。对于文化方面,澳洲媒体却大力美化和神秘化,河南厚重的文化,尤其是少林文化,吸引了外国友人的眼球。
  中原经济区对外传播策略
  搞好硬传播和软传播。所谓的硬传播,主要是指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意识形态的各种传播。这类传播主要有新闻传播、政治传播和宗教传播。所谓软传播,主要是指很少带有甚至不带有政治色彩、宗教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各种传播。这类传播涉及娱乐、休闲、文艺、文化传播等。[1]中国与澳大利亚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容易受到来自与我们在政治、宗教和意识形态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的澳洲民众的抵制,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其传播不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可能产生零效果和负效果。而软传播,因其很少带有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等色彩,因此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亲和力和渗透力,更加方便有效地进行跨文化、跨国界和跨民族的传播。软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兴趣爱好、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立场、观点、态度,促进了各国人民的沟通和了解。针对硬传播和软传播的各自特点,我们应该在搞好硬传播的同时,大力发展软传播。通过一些媒介诸如因特网、报纸杂志、电影、动漫、音像制品,把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亮点及时有效地传播给澳洲的民众。2009年河南省省长郭庚茂率领河南代表团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就是一场政府层面的成功的软传播,让更多的澳大利亚人民了解到了河南厚重的文化和旅游亮点。
  在应对跨文化传播的同时,更好地面对文化差异。美国学者霍夫斯泰德界定了四种价值观维度,这些维度对所有文化中的行为都有深刻影响。这四种维度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阴性主义和阳性主义。[2]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前两个维度中有各自的特征: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注重和关心集体的感受;而澳大利亚是个体主义的国家,关心在乎个人的感受。中国是权力距离大的社会,人们认为权力是生活中的事实,人与人在社会地位方面存在等级差异;而澳大利亚是权力距离小的社会,认为社会上的不平等应该减少到最小。针对这样的跨文化差异,我们就需要针对传播对象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差异性传播。比如可口可乐在美国的广告突出的是个人的自我享受和快乐,而在中国却针对中国集体主义的特点,表现了大家同乐的集体主义的精髓。除此之外,中国和澳大利亚在阴性主义和阳性主义维度方面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阳性主义是指社会主导价值观在多大程度上以男性为导向,其特征诸如追求成就和金钱、展示野心、不同的性别角色。与此相对的阴性主义文化着重于关心、理解别人的行为,提倡性别上的平等,认为人和环境非常重要。[3]和中国相比,澳大利亚是个阴性主义文化的国家,更提倡妇女在社会工作中的平等角色和地位,更注重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差异,不难理解为什么澳洲媒体在对河南的报道方面在比如机动车大气污染、妇女权益等一些问题上大做文章。进行差异化传播的同时,我们也要立足河南本土文化进行特色化传播。河南省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对澳洲人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少林功夫,被其津津乐道。我们应该以少林文化为载体,更好地传播河南省的周易文化、甲骨文文化、炎黄二帝文化,让中原文化在澳洲大地全面开花。

  做好对外宣传的形象定位。城市的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通过挖掘城市的特色和内涵进行有效地传播,将城市形象推向市场,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好的形象定位有利于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因此河南形象在对外传播中应该有个明确的定位。例如,湖北的形象定位为“灵秀湖北”,山东为“好客山东,文化齐鲁”,广东为“活力广东”。河南要结合自己的本省情况,充分地挖掘我们的特色和内涵,利用我们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做好自己的形象定位。
  中原经济区的传播途径
  首先,要充分发挥好媒体的力量,很好地利用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新闻采编和传输手段,健全的现代化网络、卫星电视、无线广播等传播手段,以及大批的翻译人才,积极挖掘中原文化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重塑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提高传统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其次,借助孔子学院和海外华人团体。目前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的建立为世界的汉语爱好和学习者提供了学习汉语的正规渠道,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另外,海外华人团体在促进中国文化和形象建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一些海外华人团体比如海外中华文化中心、河南海外商会、海外华人媒体等,更好地传播中原文化。最后,通过民间的旅游互访、文化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也有助于中原经济区的跨文化传播。
  中原经济区形象的推广和促进
  2009年1月26日至2月2日,河南省省长郭庚茂率领河南省代表团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中原文化澳洲行。此次中原文化澳洲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化展示、招商引资以及旅游推介。在文化展示方面,涉及少林功夫、太极和龙门石窟等文化与澳洲人民的面对面接触。招商引资方面,据澳大利亚中文门户网站雪梨网报道,此次中原文化澳洲行参加签约项目22个,签约合同金额达27亿美元,其中河南省煤层气公司、平煤集团与澳大利亚CFT公司合作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项目签约金额达到12亿美元。在旅游推介方面,此次旅游推介的目的之一是使澳大利亚人民对河南的文化、经济、社会生活和其他方面有更好的了解。
  结语
  中原经济区自2011年1月以来从地区战略纳入到全国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如何更好地跨文化传播中原经济区也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课题。明确我们河南省的形象定位,充分地利用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我们更好地注意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差异,从而有效地制定跨文化传播策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传播途径,让中原经济区在有效的传播中,从一个国家课题上升为世界课题。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与社会课题规划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BYY004,项目题目为“中原经济区多语种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明安香.传媒全球化与中国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G.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Beverly Hills:Sage,1980.
  [3]拉里・A・萨默瓦.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
  编校:张红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694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