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教师的生命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琴琴

  [摘要]教师该如何自由化教学,学生该如何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在其中该扮何种角色,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师生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现当代哲学认为,人与物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是主客体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则是主体间关系。”本文主要阐述教师的生命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指出教师的自由教育方式对师生的影响,从自由角度的角度考虑,来测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师的生命化教学,使学生逐步成为学习的研究者,这样就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民主、平等、合作关系,为教师的教学提出挑战,也促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也容易创造良好的师生交往气氛。
  [关键词]教师 生命化教学 自由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220-02
  
  课堂上存在不同的教学类型,心理学家林格伦讲述了课堂中相互作用的四种类型,分别是:第一种,传统的教师讲课是教师提出问题而不要求学生及时反馈。第二种有所改进,因为教师寻求反馈,想弄清学生是否明白教师所讲内容。第三种交往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第四种类型则更优,为师生间的交往打开了更多的渠道。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传统课堂上的师生交往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信息反馈很少,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接受多少,能否理解,有没有问题需要提问,这些都没有任何反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交往是双向的,信息传输与信息反馈构成了师生间教学交往的过程。这样的反馈特点就需要师生双方都要提高自己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要关注对方所反馈信息的情况,以此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这样的教学境界,是师生之间进行心灵交流和互动的结果。”
  笔者认为,师生主体间关系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认识老师的过程中是主体,在被老师认识和教育时也是主体。与此相反的过程也一样,教师在这种相互关系中也是主体。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这二者之间是共存的。如何形成课堂上的民主、平等、积极合作的关系,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而从自由的角度审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领域中,对于“自由”二字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教师的自由和学生的自由,也就是主体间师生关系生成和彰显的是师生的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关系则强调主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一、教师教学必须自由化
  只有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对话、尊重、理解的主体间关系,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首先,给予教师教的自由。在教师教的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如:认识能力、知识结构、性格、气质等,各方面都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把握。因此,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提高自身的技能和修养来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实现教学效果。
  从情的角度来讲师生平等,二者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都有各自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情感表达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沟通。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培养,都需要教师的自由教育。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的自由空间,如果仅仅依靠讲解书上现成的内容,这样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在电脑几乎普及的年代,知识的获取已不再像从前那么难,而将知识模式化地硬塞给学生,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许更多的是逆反心理。而如果不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这样一来不但不能很好地传授知识,而且容易形成师生间对立的关系。学生也就不可能获得自认为满意的答案,更别提进一步形成新的观点,达到培养创新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仅仅复制书本内容,毫无特色,那么,不仅他的教学淡如死水,也容易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有时会在讲授中对自己提出的假定有所质疑,认识到自己处在伦理两难问题之中,也会在讲授中提到一些理论和不太常见的事实及一些不多见的哲学思想,而这些问题的提出或讲解,有时是必要的。由此也可得知,教学的独立性对教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教学自由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学术研究,这样也有利于学术自由合理性的保护。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程度在不同层次的学校是各不相同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统一的教育目标和标准,教师必须根据这些目标和标准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自由度就相对小一点;而在高等教育阶段,统一的目标或标准会相对少一些,因此,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空间就会相对大一些。教师的教学自由有时是需要保护的。
   教学的自由度越大,教学的难度也会随之加大,教师是否有效教学并且懂研究,这决定着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他们就可能设计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课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满足学生的需要都会有很好的效果,由此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业绩。
  二、生命化教学
  教学关系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理解、沟通。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我们重视的是知识的传递,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等。这些现象体现了传统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完成认识性的教学任务;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或者唯一任务就是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而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一个过程。这样与我们教育面向未来的要求是相悖的,我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忽视教学中人的因素,必然会导致教学变得机械和程式化,进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该从生命的层次,重新认识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步骤。
  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杜威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作出了不同的论述。杜威建议学校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也就是学校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这是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的主张。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应该从活动中获取知识而不是由听课和读书来获得的知识,他认为那样的知识是虚渺的。
  生命化的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从不同的方面来培养学生,如从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等方面来培养学生,这在不同程度上对教师的职业提出挑战,焕发教师的职业生命力;师生在彼此的影响下共同成长和进步,当然教师的自由化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前面。
  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的正当途径。杜威主张,教师应该把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各方面的成长和改造。教育内容不是一个先于教育活动的东西,而应该是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也应该是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师生面对教材应该是在实践中挖掘出来的。
  如何看待教材以及如何选取教材都是需要教师正确面对的问题,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事先的一种预定,这种预先准备好的教材对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也限制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来操控教材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把教材的作用发挥出来,否则教材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也就不能成为学生交流的资料。教师应该能自如地掌控教材,而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要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作为根基,教师要品质开放。我们知道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教师不仅应该教会学生能够生存的技能,更应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爱心、热爱和平的人。只有既关注学生自身活动又关注教师生存状态的教学内容,才是真正教学上的自由。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当下以及以后多方面的发展;但是课堂教学也是教师职业活动的最基本的构成,课堂教学的质量也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感受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和他们生命价值的体现。

  三、推动学生成为研究性学习者
  不仅教师应该进行研究性教学,学生也应该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认为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很多学生已经对学校僵化而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厌烦情绪,这种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这些情绪的研究,以及了解学生的困惑与现实的联系。教师就可以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尽可能把学生的各方面的兴趣和需要联系在一起时,以此来消除学生的困惑。让学生从思想上理解这种意识上的解放,指导他们寻找塑造自身能力的各种力量,知道如何发现自我以及如何认识世界,并且最终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最终明白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就应该沿着这种对生活、生命的探索而对学生教育,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帮助学生探究自己的人生规划,教师在这里就应当成为学生的指路人,与此同时,推动学生成为研究型的学习者。
  有的学生是以学习作为取向,而有的学生是以成绩作为取向的目标。以学习为目标的学生认为学习本身是有意义的,在他们看来,学到知识和获得能力的时候,也是他们满足的时候,从中得到学习的乐趣。而以成绩为取向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对他们更有吸引力,他们不注重学习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以“做得比别人好”来作为标准,他们片面地追求分数,学习知识和增强能力不是他们的目标。学生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就要将学习看作是一项研究且兼有使自身自由的活动,将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才会更容易的向研究性学习发展,这也成为教学活动的根本所在。
  用“自由”的角度,使教师进行生命化的教学,并且学生可以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氛围。
  【参考文献】
  [1](美)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 S.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5.
  [2]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7.
  [3]陈旭波,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含义和特征[J].早期教育,2004(7).
  [4]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53.
  [5]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8.
  [6]吴岳军.浅论教学过程中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7712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