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经济报道的多元话语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 骐 吴楚轩

  我们的经济报道中经常是专家在唱“独角戏”。不可否认这种专业视角在经济报道中不可或缺,但如果仅仅只有专家视角却未免显得单薄。要真正学会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经济动态和经济现象,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细节,实现平民化视角与专家视角的融合,让读者在了解经济事件是什么的同时,也能了解这些事件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实际影响。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到中国加入WTO,经济已逐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这一趋势格格不入的是,当前国内很多媒体对经济新闻的报道还缺乏正确的认识,经济新闻一味政治化、硬化的倾向仍十分严重。于是,一方面是连篇累牍“数字+术语”的天书式经济报道,另一方面却是广大民众抱怨没有可读的经济新闻。如何搞好经济报道的改革与创新,目前已成为各大媒体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想让经济报道真正“活”起来,笔者以为,在媒体上打造一个经济报道的多元话语场,不失为一条可行之举。具体到操作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 专家视角与平民视角的组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经济报道中经常是专家在唱“独角戏”。无论是专业化的经济类报纸还是一般性的综合类报纸,其经济报道都习惯构建所谓的“专家模式”,如“据专家预测”、“据专家分析”等等。不可否认,这种专业视角在经济报道中不可或缺,但如果仅仅只有专家视角却未免显得单薄。姑且不说这样做是否真的就能将某一经济事件或经济现象分析清楚,单从其不能充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来看就是失败的。经济新闻的读者大多是非专家的普通民众,由此可见,经济报道的平民化视角很重要。要真正学会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经济动态和经济现象,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细节,实现平民化视角与专家视角的融合,让读者在了解经济事件是什么的同时,也能了解这些事件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实际影响。
  以2005年5月对中、美、欧盟三方纺织品贸易争端的报道为例,21世纪经济报道采用了传统的单一型“专家模式”,在其5月30日第4版推出了超强的专家阵容,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赵晋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资部副部长)、左小蕾(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和单忠东(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中国经济与WTO研究所所长)五位专家“开坛布道”,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纺织业背后的利益格局和国际冲突。而同为专业类经济报纸的经济观察报则另辟蹊径,在其6月6日的A4版同时推出了专家视角与平民视角的组合报道。《跛足的自由贸易主义者》一文深刻揭示了中国纺织业在加入WTO后的生存状态,剖析了其从开局、变局、僵局再到难局的种种变数,并做了相应的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而就在同一版的右下方位置,另一篇报道《叶榭故事》则风格迥异,这是一个典型的平民化个案,记者用娴熟的笔法记录了“叶榭”这个江南纺织古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所遭遇的种种打击,其中对于争端、利益的描写完全来自普通民众的感受。如谈到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现状时,记者采用了当地一位纺织业商家的一段叙述――“这段时间美国的业务加起来可能有20多万的订单,协议已经完全都敲定了,但我们没敢做,因为美国人可能会把风险完全转嫁到我们头上,对我们来说还是不生产的好。”文章从老百姓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普通的小镇,普通的员工,写得有血有肉,让人感觉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一样,平添了几分亲切感,读起来就更容易接受。
  一般说来,专家视角能够提升经济报道的层次,而平民视角有利于实现报纸与受众的互动。专家视角多侧重理性剖析,而平民视角多侧重感性白描。笔者以为,对于一个重大经济事件的报道,最好是构建具有多元视角的报道群。
  
  二、本位思考与换位思考的互补
  
  在全国经济一盘棋的大环境中,许多经济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这样,囿于本位的常态思维方式很容易让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2005年7月26日的南方日报为例,作为最早报道广东油荒的报纸之一,该报以《佛山油荒持续!昨日缺油量达到百吨》为题,第一时间对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加油站排队加油现象进行了报道。然而,该篇报道仅仅停留在对排队加油现象的描述,原因分析也只是引用了官方的一些解释条款,将油荒归咎于台风导致的运输紧张。而随着油荒的进一步加剧,油荒对经济生活的广泛影响开始逐步显现,油荒的成因也进一步明朗,矛头直指两大石油巨头,甚至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针对垄断企业行为的讨论。回过头来我们不难发现,南方日报就这样错失了一次成为全国舆论中心的机会,而其中作祟的便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本位思考模式。
  如果说本位思考是就事论事,换位思考则是由此及彼。前者是一种单一思维,后者则是发散思维。现如今,在同题报道比比皆是的大环境中,常态的思维方式很容易让经济报道陷入雷同的尴尬局面,而且过分专注于某一个角度的报道容易异化为“本位主义”。换位思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1.逆向思考
  如在纺织品贸易争端的相关报道中,常规的报道模式是关注中国纺织业本身,直接分析贸易战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但21世纪经济报道敢于打破常规,其在5月30日推出了《美国纺织品采购团追踪――“不敢接单”、“不愿接单”》的相关报道,记者连续追踪了72家美国贸易商在浙江的组团采购活动,将思路切换到对立面美国的角度,着重谈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纺织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关联思考
  如在对石油提价的报道中,5月30日中国经营报A8版的《“南亚”管道外交触动美国敏感神经》一文也谈到了能源问题,只不过记者巧妙地将能源问题引到了对两国政治关系的思考上,着重分析能源危机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政治势力角逐与政治关系变化。而A6版的《从“消费主义”手中拯救能源》一文则从文化角度进行思考,谈到了能源危机与能源浪费的悖论,指出所谓的消费主义观念在脆弱的金融系统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下意味着更大的能源危机,呼唤建立健全的能源观念和国家发展观念。这两则报道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了石油提价对全社会的关联影响,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泛的视角。
  由上可见,换位思考对于经济报道的完整性具有重大意义。当然,换位思考也是要以本位思考的实现为前提的,必须先有详尽的就事论事,然后才会有后面的由点及面、展示经济活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的换位思考。
  
  三、通俗话语与专业话语的融合
  
  同其他报道一样,经济报道不仅涉及报道什么,还存在一个如何报道的问题。对于经济报道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述,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经济报道的语言应该高深一些,晦涩一些,仿佛惟其如此才能显出经济报道的档次。其实不然,任何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的信息都应该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尤其是处于现在这样一个“泛信息化”时代,信息是否具备可接近性将直接决定信息是否会被接受。具体在经济报道中,便是对平民化语言的要求。
  首先要学会在报道中用老百姓自己的语言说话。例如在《叶榭故事》中,那位普通的民营纺织公司董事长有几段发自肺腑的表述:“我还花了100万装修改造了厂房,这一块的工作是最辛苦,真的是勉强维持,工人都跟了我这么久,我可不能让工厂倒闭。”“工厂死掉一批还是会有一批冒出来,这个行业大家都觉得有钱赚,其实这种循环是恶性的。政府没有加强正确的引导,没有宏观上的调控,作坊式的企业太多。”又比如在《中国股市,六年剧变》(南方周末2005年6月2日)中,普通股民在看到新股发行跌破发行价的现象屡屡再现时不禁感叹:“上半年频繁的新股发行,就像对一个垂危病人连续抽血”。这种表述方式最大的优势是能唤起共鸣,产生一种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感觉,有利于文章的内容被读者接受。
  其次,要善于使用数字。数字是经济报道的“大头”,基本上每篇经济报道都离不开数字的支撑。但数字经常被滥用,所以我们强调要善于使用数字。例如在谈到美、欧盟的纺织品特保政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时,经济观察报《跛足的自由贸易主义者》一文中是这样表述的:“这意味着本来可以向欧美卖1500条裤子的现在只能卖107条了。”相对于其他报纸抽象地说中国的裤子出口将下降多少百分比,这里虽然只有1500和107这两个数字,却已经足够浅显而明白地说明特保政策给中国纺织业带来的沉重打击。同样,当谈到股市狂跌对股民的巨大影响时,“昨天还能买5套房子的,今天只剩下半套了”(中国经营报2005年5月30日)这句话就远比说什么股市跌了多少点有冲击力。
  当然,在我们强调用通俗的平民化语言来表述时,并不意味着对专业话语要全盘抛弃。对于必要的专业术语还是要采用,既可以在文中加以解释,也可以另列一个小栏目加以说明。如在2005年9月5日经济观察报的《与汇率计算公式的战争》一文中,提到了一个专业术语“NDF”,作者就在文章的末尾专门列出一个栏目“名词解释”,里面对“NDF”的全称、中英文名和用途做了简明扼要的解释,这样不仅有助于读者读懂报纸,更能在无形之中增加读者的知识积累,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经济报道的视角、位置与话语都会影响经济报道的质量,其实,经济报道的多元话语场的构建不单是媒介走出经济报道不经济之怪圈的良方,从更深层次意义上来看,它还体现了媒介市场意识、信息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提升。而对于所有依赖受众才能生存的大众媒介来说,构建有效的多元话语场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49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