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想创业,先给自己铺条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方

  今天的职场,你不能只做一件事情,你一定要将自己视做一个企业体,美国《新闻周刊》在谈到美国一人公司趋势时建议。
  
  大组织的磨练
  
  要成功创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经历过大组织的磨练。因为组织可以提供较大的视野。
  当过海尔集团部门副经理的周女士,在海尔集团服务过十年,才出来创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关顾问公司,她认为在海尔集团的十年让她见多识广,不仅集团内产业多,累积了不少产业知识,同时,也参与过企业上市、办过邀请包括国家有关领导人层次出席的数千人聚会等,这些都是她后来独立的最好资历。 而若是服务过的公司较具知名度则更好。今年40岁的张先生,在1998年加入那时成立不久的某科技公司,从管理16人的设计部总监离职后,目前与另二位不同专长的好友,成立了科技有限公司,除了承接企业的网页设计、规划、上线维护等,也将开发虚拟实境业务。
  张先生表示,独立后虽然一切都要靠自己,但原来工作的公司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只要说我在那里做到一定职位,就会加分,信誉和知名度就会随之大大提高”。一些新客户就是冲着他原来的资历来的。
  
  树立个人品牌形象
  
  在组织内工作的员工,除了要擦亮公司的品牌,也要把自己当成品牌来经营。个人品牌的价值也就在于由“名”到“利”的转化能力,或者说个人品牌的价值在于它的套现能力,也就是能从“出名”这件事上挣多少钱。一个人的“名气”能为他挣出来的钱越多,那么这个人的个人品牌的价值也就越大。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也就是个人品牌的含金量越高。
  品牌也有一个The Seven-Year Itch(七年之痒)。大概六七年,必须把品牌重新包装,推陈出新。否则的话,这个品牌也就死了。但要是不断地推陈出新,那么这个人就必须有“后劲儿”。比如,冯小刚,拍一部片子,火一部。所以这么多年了,他个人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大。当然也有人担心他到底能火多久,这就要看他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和生活积累了。如果他有后劲儿,能不断地拍出新的好片子,那么他这个品牌的生命力就会越来越旺盛。举一个失败的例子,那就是吴士宏。她从中国微软出来的时候多红啊!如日中天,可惜毕竟底子太薄,没有什么后劲儿。现在无声无息了,她的个人品牌几乎死了。
  
  广结善源,建立人脉
  
  人脉,可以说是创业时最大的资本之一。尤其脱离组织初期,一定要靠亲朋好友来提拔。建立人脉,即便是小秘书也可以出头。32岁的晓钟,过去只是日商贸易公司的秘书,但是她加入日商秘书协会之后,意外得到即席翻译的兼职工作,她除了事前做好准备,事后检讨缺失,还会去进修相关知识,让她不断得到即席翻译的机会。
  不仅拓展人脉,还进入日资公司做了三年的公关、企划与节目制作,现在她成立了个人公关工作室,负责日本表演团体或企业来台湾的窗口与活动企划,以及规划日本旅游。“人们只要想到日本就会想到我。”晓钟自我期许。
  
  加强专业能力、整合能力
  
  没有专业,人脉只能用一次而已,没有第二次机会,一位独立工作者强调,无可挑剔的专业能力是一切的基础。除了专业,要能从众多的自由工作中脱颖而出,则要有不同专业领域的整合能力。
  今天的职场,你不能只做一件事情,你一定要视自己就是一个企业体,美国《新闻周刊》在谈到美国一人公司趋势时建议。
  从信息科技工作者转型为个人理财顾问,现在掌管十多位客户的某外企资产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李先生是个典型例子。
  李先生曾在外企投资顾问公司工作5年,只能推销基金,客户选择有限,年薪只有十多万。后来离开组织之后,成立了只有3人的小公司,只服务十几个非常有钱的精英客户,每人最少投资万元人民币,帮他们量身定做国内股市的投资,提供真正贵宾理财的服务。去年整体投资报酬率在七成,让他去年管理资产的佣金高达一千万。
  35岁的李先生,拥有工业工程与财管硕士的学历,一开始是在外企投资顾问担任信息部门的员工,在这个支持部门,他慢慢了解了其他部门的想法,后来又到业务与研究部门工作。“不管在哪个部门,我都把自己当成老板来经营。”李先生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68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