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丰富性”中追求“简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灶华

  学校需要安排各类活动,有学校层面的接待、考察活动,有教师培训层面的“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有学生层面的节日庆祝活动、学科竞赛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一学年或一学期安排的活动应该是适量的,安排少了学校就缺乏“丰富性”,影响学校内涵的发展,一味地追求“丰富性”也会产生另一些弊端,造成学校领导精力分散,教师花在教学研究上的时间大量减少。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在设计一学年或一学期的活动时,应考虑“丰富性”与“简洁性”的统一。
  笔者经常去农村学校考察,发现大多数农村学校最典型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活动太单一,仅仅关照到了课堂教学,学生、教师就生活在上课、作业、考试的单一教育教学活动中。农村教育具有“简洁性”,校园环境简洁,简洁得只剩下白白的四壁;课堂教学简洁,简洁得只有教例题与做作业;教学管理简洁,除了考试还是考试……这种“简洁性”其实是一种原始性,是落后的表现,这样的“简洁”产生的是低质量,是学校、教师的自给自足。在看到农村学校过于“简洁”的同时,城里某些学校则表现为另一种“丰富性”,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宣传,这是好听的说法,说得难听点就是“每天小折腾,每周大折腾”,折腾得行政、教师团团转,根本无法把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相对城里学校来说,农村学校天高皇帝远,可以耐得住寂寞,用单一的教育教学形式,但城里学校有城里学校的难处,如果不去“折腾”,学校就没有影响力了。记得在一次会议上,市教育局的一位领导就说“现在某某学校听不见声音了”,不折腾领导就“听不见声音”,领导听不见声音就意味着这所学校走向衰落,这是个谁当校长都不得不担心的问题。为了“影响力”而折腾,这是学校管理者的另一头痛处所在。我们在一线的教师都知道,学校需要安静,安静才能心平气和,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课堂教学上,太折腾了,表面看热闹,其实内在的本质却受到损害。学校不需要新闻,学校成长就像孩子成长一样,是无声无息的,是不知不觉的,任何拔苗助长式的成长都有害。
  鉴于以上两个极端,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是“丰富性”与“简洁性”的统一。“丰富性”指的是要让学生在学校有丰富的学习内容。首先,体现在学校教育活动设计的丰富性。在一学年中,庆祝类活动、竞赛类活动、专题类活动,每类活动都应该有所考虑,要让人人都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有较深刻的学校学习生活体验。其次,体现在校园环境建设的丰富性。学校环境要会“说话”,每堵墙、每个角落都应该有教育的意义,每个教室都应发挥出最大的教育功效。“一草一木皆传情”,这对教育更有意义。第三,要追求课堂教学的丰富性。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饱满、教学方法多样、学习情境有趣,这些均指向教学的丰富性。在丰富性的课堂中,学生在学习,同时也在享受。教育要有丰富性,丰富的教育过程磨砺学生的内涵。“山里读书不如街上听钵”说的就是人成长过程中“丰富性”所起的作用。除了面向学生的“丰富性”设计外,学校管理者还应考虑教师成长的“丰富性”。教师成长也是在丰富的过程中实现的,要有一定量的教师培训安排,要让教师走出去,与外面的专家、名师交流,要让教师经常有成长体验。
  “简洁性”指的是学校活动的总量要适度,活动安排的流程要简洁有序,要让校园运作忙而不乱。活动的“简洁性”可从以下方面来实施:过程的计划性,内容安排的合理性,目标的适度性,运作方式的模块性。学校教育、学校事务计划在前,做有计划的事。提前制订学年、学期计划,活动有计划,教学有计划,班级管理有计划,人人做计划内的事,尽量减少“急事”“紧急会议”等干扰。内容安排合理,需要减少非教育性工作的干扰,教育的内容要强调教育性,那些低效的、无效的活动要少之又少。教育活动内容要精选,要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得最大的收益。目标的适度性,指教育要求不能太高,对学校各种教育活动要从教育的角度去考虑,而不应过度。“粗糙才是真正的美”是对适度性最好的解释,“规范而不死板,灵活而不散乱”也是在追求这种适度。活动效果的设定要适度,对考试成绩的追求要适度。如对“六一节”演出节目提出专业化要求,这是超出“适度性”的表现。适度最好,过度就乱。运作方式的模块性,指的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尽量让一些固定的教育内容、形式成为模块,用不着时变时新,这样可以省去很多精力。该创新时要有新意,该守旧时则要用足原有的经验。有效的经验成为模块,省时、省力、省心,用最大的精力去研究该研究的部分。
  没有“丰富性”的教育是低效的,没有“简洁性”的教育是杂乱的。我们要追求教育的效果,不能贪多求全,要考虑教师、学生的承受力,不能为了丰富性而搞得师生晕头转向,厌学厌教。“丰富性”与“简洁性”是一对矛盾,当我们掌握教育规律,掌握师生心理特点后,我们却可以将这对矛盾统一起来,使之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安市晨曦小学)
   (责任编辑:郭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70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