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报告文学归体及表征的再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戴前伦

  立异标新二月花――关于报告文学涵义和归体的再认识
  
  报告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其涵义和归体就颇有争议。现择其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观点梳理如下:
  《辞海》释义为: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
  《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道: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
  新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是散文中的一类……通讯、速写、特写等也可统称报告文学。
  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把报告文学编入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单元,因为编辑家认为报告文学属于新闻体裁。
  全国写作协会会长裴显生的《写作学新稿》定义为:报告文学是以真实的人物事件为中心内容,以文学的表现为主要手段,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西南大学董小玉主编的《现代写作教程》则解释道: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手法,及时地报告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的一种文体。新闻性是报告文学的主导方面,文学性是它的次要方面,因而我们把它看作新闻文体。
  一些著名作家的观点则比较模糊,如大作家茅盾、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广田和李鸣生等,他们既不明说报告文学属于新闻体裁,也不明说它属于文学体裁。
  如果将上述诸多观点加以概括,那么这些观点可归纳为三类:一是“新闻说”,认为报告文学属于新闻体裁,这以中学《语文》教科书、董小玉为代表;二是“文学说”,认为报告文学属于文学(包括散文)体裁,这以《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汉语词典》、裴显生为代表;三是“模糊说”,这种观点对报告文学的解释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既不明说它属于新闻体裁,也不明说它属于文学体裁,最终不予归类定体,这以茅盾、李广田、李鸣生为代表。
  如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怎样为报告文学定义、归体才比较恰当呢?
  笔者认为,从文章内容来看,报告文学的材料必须是真人真事,时空必须真实无误,要求“用事实说话”,必须杜绝虚构,它具有鲜明的新闻色彩,因此不能把它归入文学体裁。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来看,报告文学要运用多种文学手段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事件过程、描写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它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因此不能把它归入新闻体裁。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任何文章都有可以归属的体裁,所以更不能因为报告文学归体不易,就含糊其辞,不为其归体,使之成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弃儿。因此,综合多种因素考虑,笔者认为:报告文学是以文学手段处理现实或历史题材,表现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或重大问题的一种独立的文体。
  报告文学在百花争艳的文苑中,是一枝“标新立异”的奇葩。在文章学中,应当单独为报告文学立一个体裁种类。
  
  亦实亦虚总关情――关于报告文学表征的再认识
  
  所谓表征,就是“信息在头脑中呈现的方式”,①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特征”。②报告文学之所以能够独立于文章体例之林,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表征。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报告文学的表征为真实性、文学性和政论性。而笔者认为,这样的概括尚不足以反映报告文学的“庐山真面目”,因此笔者对报告文学的表征有如下的再认识。
  纪实性。这是报告文学的首要表征,它包括真实性、文献性和历史感三个层面的特点。
  真实性:根据报告文学的定义,它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写真人真事。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力之所在。这种“真实性”包括“三个统一”。具体事实的真实和社会生活整体真实的统一。具体事实的真实是指报告文学所选择的材料、写入文章的“个别的”人和事必须是真实的;作品人物的真实和作者情思真实的统一。在这里,作品人物的真实不仅指报告文学所写的人物必须是现实生活或历史进程中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这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感都是真实可信的,不用虚构和运用合理想象的统一。毋庸置疑,报告文学不能用虚构。这是它与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杨逵先生认为,报告文学的基本要素是“思考与观察”的二位一体,必须绝对地排除虚构。陈映真说:“报告文学有异于一般文学的,是它对‘纪实’的严厉要求,容不得丝毫虚构。”③但是,我们认为报告文学可以恰当地运用“合理想象”来塑造人物。“想象≠虚构”,这是必须划清的界限。
  文献性:报告文学常写重大事件,常用许多事例、数据来写人叙事,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文献性的特征。这里的文献性,主要指信息量(材料)和信息化(手段)的结合。它的文献性,有时还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例如陈祖芬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引用了若干数据和事例,这对于大连一跃而成为最宜人居住的花园式城市发展史、对于怎样才能成为深得民心的领导者,都具有文献性。
  历史感:报告文学不仅应取材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而且也可取材于沉寂的历史生活。即使写现实,也应在纪实中渗入历史感。比如,《中国西北角》以延安军民艰苦抗战的雄伟壮举,坚定了我们在逆境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步伐。
  文学性。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手段处理真人真事、暴露社会问题的,因此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学性。其文学性的主要表现为:
  一是报告对象的典型性。典型性是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报告文学的典型性指所选取的人物、事件都必须典型。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哥德巴赫猜想》的青年数学家陈景润,《中国航天员飞天纪实》的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这些人物和事件都具有典型性。
  二是刻画对象的形象性。这里主要指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性,尤其是人物性报告文学,要求作者调动除虚构以外的一切文学手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刻画人物形象,使之生动感人、呼之欲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富有雕塑的立体感和真人的动态感。
  三是感情色彩的浓郁性。高尔基对文学有个著名的判断:“文学是人学”。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这“人”字太泛;笔者认为,“文学是情学”,这也许不是人们举额称善的真理,但似乎这“情”字更准。世所公认,“无情不成文”。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其感情色彩相当浓郁,读者莫不为作品浓郁的感情所感动。
  政论性。报告文学的政论性包括政治性、评论性和思想性。
  政治性。常表现于选材。如《中国农村大写意》,取材于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三农”问题;《神圣忧思录》,则取材于未来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教育问题”、“人才问题”。
  评论性。在表达方面,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的特征就是:后者一般不能直接发表议论、评价,而前者可以直接发表议论、评价。
  思想性。深刻的作家往往是思想家。作品的思想性是作家对生活、社会、人生、人性的洞察和认识的结晶,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定的预见性、启示性和警策性。报告文学的思想性主要所指的,一是作品的主题(思想性常常是隐性的);二是问题型报告文学提出的问题(思想性一般是显性的)。
  边缘性。报告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徘徊于新闻与文学、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兼容了许多的学科,充分体现了“边缘性”的特征。
  传统的报告文学观认为,报告文学就是报告(即新闻)与文学的结合体。
  而现代报告文学观认为,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边缘性,这种边缘性包括:
  报告文学结构的边缘性:它是新闻、文学、调查报告、社会科学论文等文体交叉而成的相对独立的文体。
  报告文学创作的边缘性:报告文学的创作涉及众多学科,除主要运用新闻、文学、调查报告的写法之外,还要较多地涉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军事学等社会学科的知识群和方法论。可见,它的创作具有广泛而复杂的边缘性。
  综上所述,关于报告文学的归体及表征的再认识,仅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以作引玉之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报告文学的归体及表征的认识必将获得新的进展。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精粹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②《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③陈映真:《台湾报导文学的历程》,《报告文学》,2002(7)。
  (作者为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校:张红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89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