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翠玲

  在我国高校,只要说到教育,说到人才培养,就会提到素质教育。学术界通常将人的综合素质分为非智力素质、智力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三大方面,非智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这是我们常说的“情商”,智力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工程素质等方面,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智商”。也有人认为,通常所说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三个方面。但是,可以这样说,不管学术界如何界定,说到人的综合素质的组成,不外乎我们一直所说的“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在我们以往的教育中,往往过分地强调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全面发展”四个字,才有了需要不断地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一、当前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
  
  21世纪是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完美的人格,使受教育者发挥主体地位,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满足时代的需要。然而, 推行素质教育这么多年来,素质教育工作依旧举步为艰。素质教育当前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高校对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从不同方面总结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高校的素质教育并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还应该注意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各个环节中的素质教育问题。我国实施的高考制度,是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制度,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的中小学阶段,片面追求高分数,追求升学率。高考录取过程,从强调高考公平性的角度而言无疑是正确的,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强调了“一分也不能少”,最后还是以分数定高低,一些高校在录取时甚至1:1投档,这种“一分定终身”的政策导向对于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不利的。这种在应试教育下培养的学生,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刹那,即刻就成为了素质教育的载体,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素质教育,恐怕也让人为难了。
  
  2.部分大学教学内容脱离社会需求
  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校对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形成牢固的思想观念;素质教育还停留在知识传授和开展活动层面,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文化素质教育学科及其课程建设还没有形成应有的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部分学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严重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部分老师的讲授,只是面向少数优秀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机械的、重复的训练方法,造成课业负担过重等。这些状况已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
  
  3.专才教育风靡经年
  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概念是针对以往我国高校片面地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又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让学生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都学不深,从而忽视了专业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涵盖了高等教育所有方面的概念,当然也包括了专业教育在内。素质教育不是一个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这个提法可能会更恰当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对矛盾。我国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自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专才教育模式,过分强调“专业对口”,造成长期以来局限于“狭窄专业”的影响。我们必须明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可偏废。大学教育的本质正是通过专业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专业的素养、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4.另外一种“应试教育”悄然兴起
  素质教育实际上涉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它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员教育,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人的素质往往是在细微处显示出来的,我们说一个人素质很高,不会有一个定量的衡量标准,只能是“模糊”地去把握它。现在国内的许多高校尤其是以理工为主的大学,为了推行素质教育,都设立了素质教育课程,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说一些课程是素质教育课,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其他课程就不是素质教育了呢?从素质教育的内容来看,答案是否定的。素质教育是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的,人文课程、艺术课程是素质教育,数、理、化、生、地等理工科的专业课程同样也是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是设几门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聘几个人文素质教育的老师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无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片面地强调每个学生一定要修多少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素质教育就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
  
  5.教育以教育者为中心
  人是社会的主体,决定了高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也就是以被教育者为本。但是, 从中国多年的教育状况来看, 我们的教育却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 即老师在课堂上讲, 学生在课堂上听, 课后照书本考。这种“以教育者为本”的教学模式, 极大地限制了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好好”学生。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1.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和灵魂,高校素质教育,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把育人贯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国高校中普遍推行的“两课”教育,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非常重要。经验告诉我们,要上好“两课”,使学生没有厌倦心理,其教学方式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改革。“两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种政治理论的阐释上,而更应该直面各类现实问题,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各种模糊的认识。学校应通过大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校园文化包括观念、制度、器物等不同层次,要坚持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把握观念、制度、器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机制和整体效应的发挥。只有这样,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才可能落在实处。
  
  2.提出“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个性
  高校素质教育应针对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共性化的学习而忽视学生个体因素的教学方式, 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即认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造就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 而不是选拔和培养适应教育的学生。因此, 素质教育真正把人当成社会化的主体, 提倡“以人为本”。高校素质教育针对应试教育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把学生看作人而不是物, 看作自主的生命体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真正确立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以“激发式”、“启发式”、“个性化”教育倡导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树立这样的高校素质教育理念,才是真正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团队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做不成大事的。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科研团队的协作,要完成重大的科研项目,是不可想象的。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表明,社会实践可以将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内在的精神、素质。高等学校要建立大学生长期开展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建立社会实验基地,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融入群众中去,在社会实践中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的人,不仅要善于领导别人,还要善于被领导。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具有一种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素质,而且也是为了使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后与人更好地合作与沟通。
  
  4.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教育者的素质,包括教师的素质和机关干部的素质,是一所大学中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古人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所谓“经师”,就是“专门名家,教授有师法者”,可以讲解经义,教人以学问的人;而所谓“人师”,则是“谨身修行,足以范俗者”,自己的人品修养很好,足以成为学生楷模的人。我们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但在记忆深处的,却总是只有那么几个,每每想起他们,心生感激。因为这些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在成为“经师”的同时,更要为人师表,成为“人师”。教师的人格和修养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目前,很多高校都强调名教授要为本科生授课,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名师授课的方式,让学生们切身体验到名教授们的学问之道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这些知名教授在上课的同时,已把知识的力量转化成了人格的力量,他们会以自己的学问、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大学就需要这样的“人师”,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3011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