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中学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克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俞剑贤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结合青少年时期特殊的心理特征,分析青少年初学游泳恐惧心理因素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同时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有效克服和消除恐惧心理的对策,有利于青少年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游泳技术。
  [关键词]中学生;游泳教学;恐惧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57-02
  
  游泳既是一项极具健身价值的运动项目,又是生活中的生存技能之一,在中学开展游泳教学具有较大意义。游泳是人体在水中改变正常身体姿势而进行的一种运动项目,由于受运动姿势、运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学生在初学游泳时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影响到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教学效果,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正确地调整教学方式,对其恐惧心理因素的消除和正确技术动作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其心理发展特征是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其表现为身体急剧地生长和变化,肌肉、骨骼等组织全面地急剧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显露。青春期形成运算的出现而使思维完善,摆脱了儿童时期的单一的具体运算和简单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阶段。即已懂得试验、假说、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运用理论来推想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杂的信息或资料,他们学会自我批评,各个方面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能力听取他人意见,处理问题时能考虑更多的可能性,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因此,对初学游泳的青少年来说,其游泳技术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克服心理困扰相一致的。所以,对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并能在实际教学和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有助于青少年较快地掌握与学好游泳的技术动作。
  (二)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由于游泳运动和其他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一样,人体是在水中活动的,水的特殊环境和运动形式,使游泳者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的生理或心理现象。在日常游泳教学中笔者总结发现,中学生学习游泳产生恐惧心理主要受自身因素、环境因素、游泳运动特点及教师因素的影响。
  1.自身因素的影响
  中学生对游泳课的恐惧心理在自身方面主要是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这两部分。第一,生理方面的因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大部分青少年缺乏锻炼,各项身体素质相当薄弱,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运动练习的基本条件。第二,心理方面的因素:青少年在面对每个新的教学项目中,由于对所学的内容感到陌生,加上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产生畏缩或自卑的心理。加上学生本身对水有一种恐惧心理,因此会使学生的内心深处缺乏勇气,缺乏自信,于是便会导致学生不敢放开思想练习,限制能力的发挥。
  2.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习环境的影响:在教学环境好的水池,水质较好,水的温度适宜,外界干扰少,这样学生会有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的心理状态。相反,恶劣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产生紧张心理,对学习技术有较大影响。在游泳教学中过低的水温、气温,容易诱发学生在水中肌肉僵硬、痉挛、头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更有甚者发生教学事故。同学之间的影响:在中学生初学游泳时看见其他同学出现喝水、呛水情况出现就会自身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技术学习。还有就是看见游泳比较优秀的同学动作好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其学习效果。
  3.游泳运动特点的影响
  游泳是在一种不能作为固定支撑的水中进行的运动项目。由于水的特性,重力、浮力和压力的作用,人在水中由于受到水压的作用,容易产生胸闷、呼气容易吸气难等感觉。加之水中呼吸方式与陆上不同,呼吸时候容易喝水,在水中还有睁不开眼睛、耳朵进水等不适应感。人体在陆地上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人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一个支点或有可抓握的物品,而人在水中有失重感,初学者在泳池中会出现恐惧心理;游泳不同于其他的陆上运动方式,在水中对运动者的协调配合以及发力顺序要求更高,若初学者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顺序,就会出现手忙脚乱、呛水等现象,给初学者带来恐惧心理。
  4.教师因素的影响
  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自身示范,学生跟着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统一要求进度,不顾学生个体之间有个体差异事实,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长期遭受失败的困扰,再加上教师偏爱技术动作完成较好的学生,使得余下的那部分学生自尊心受到打击,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造成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分心,不认真听老师讲解,从而更怕参加练习,怕同学嘲笑,使学生在学习游泳时产生畏惧情绪。
  (三)中学生游泳学习恐惧心理的表现形式
  1.对水的恐惧
  中学生初学游泳对水的恐惧表现在,教师组学生初次下水练习时,有些学生不敢下水练习,或无论做什么动作都要抓住池边;另外就是很多学生不敢把头完全浸入水中,害怕呛水或喝水,害怕水进入耳道。即使他们偶尔有勇气把头放进水中也会马上抬起,不会屏气,始终紧闭嘴巴不敢张嘴吐气。
  2.练习时动作僵硬
  初学游泳的学生由于心里紧张,在动作技术学习与练习中,手脚动作特别僵硬。在做游泳的各项基本动作练习时,肩、膝、踝关节特别紧张僵硬。僵硬的动作导致姿势不准确,用力不协调,无用功多,身体不走水或者是出现下沉现象。
  3.动作节奏混乱
  初学游泳的学生在做练习时,经常出现动作速率快、节奏感差的现象。这是学生害怕自己下沉的表现之一,在练习中学生误认为快就不会下沉而忽略了刨水和划水的效果。
  (四)消除恐惧心理的对策
  明确学习动机,加强自信心培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情境。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灵活机动,运用成功体验教学模式。
  在游泳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游泳基础不同分批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学到运动技能,使学生体验完成教学任务而带来的成功感。老师多使用肯定性的语言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以利于学生克服和消除恐惧心理。
  
  二、小结
  
  在中学生游泳教学研究中,大多数的教学者都很注重技术动作这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心理方面的教学。心理因素的好坏会影响学习者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与及对游泳的兴趣,特别对中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
  恐惧心理因素产生受自身因素、环境因素、游泳运动特点及教师因素的影响。重视应用心理法,消除学生对水的恐惧感。因此教训中应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学校对游泳课教学环境的建设,使中学游泳教学有良好的硬件设施。
  在中学生的游泳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在教学模式上建议运用成功体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变,根据不同基础的同学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
  心理因素与技术动作是连在一体、相互制约的。帮助学生克服初学游泳恐惧心理的障碍,是提高教学进度和效果的措施。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控制和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之向有利教学方向转化,重视应用心理法,消除学生对水的恐惧感。教学中必须做到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一玉,运动心理学在游泳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2004(2):48-49
  [2]孙云龙,初学游泳者的心理障碍与调控[J],浙江体育科学,1996(3):40-42
  [3]李鸿飞,游泳教学中产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5):37-39
  [4]胡艳秋,浅谈游泳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J],辽宁师专学报,2007(1):69-70
  [5]刘铁刚,马国齐,姚兰发,女生初学游泳心理障碍如何消除[J],科技信息,2006(9):93
  [6]张引,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与消除[J],韩山师范学院,2007(7):163-164
  [7]李进,游泳教学中少儿的心理浅析[J],重庆师专学报,1994(2):42-43
  [8]翁艺坚:浅谈大专学生初学游泳的恐惧心理与调控[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06(12):117-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3022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