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记者怎样面对学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为一名社会学研究者,多年来我与多家媒体记者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也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把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服务于社会现实的言论。是媒体和记者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学者价值最大化方面,做了学者自身不能做的事情。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媒体和记者,在与学者打交道、报道学者意见时存在种种问题。我没当过记者,不了解记者的工作规范和工作习惯,但是我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20余载,在与各路记者打交道过程中,有着酸甜苦辣不同的感受,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收益也有损失……写下这篇文章,是想以自己切身的经历和感受,对记者朋友们采访专家学者给出一些提示:
  
  一、做好“功课”再采访
  
  一位我不认识的女记者打来电话:“您是关老师吗?我是《××××报》的记者,我知道您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很有研究,我特别想采访您,您能谈谈这方面的看法吗?……
  ――我从来都不是心理学专家!当一个记者还没弄清学者是干什么的就贸然采访是最令人反感的事了,或许她不知道社会学和心理学并不是一回事?或许是她打错了电话?而且她提了一个漫无边际的、没有任何目的性的问题,我真是不知道她想干什么,我怎么回答她。
  提示: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但凡是个“专家”,总能被任何人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渠道查到有关他的学术背景的信息:个人博客、所属工作单位网站的介绍、各类学术期刊网……本人的研究领域、学术观点、代表作……别小看了这简单的“功课”,做得多一点、细一点,与学者沟通便有了更具针对性的话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与学者的距离。尤其是初次与某位学者打交道,对于在学者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印象、得到学者的配合具有重要作用。
  
  二、用调查数据说话,千万别随心所欲
  
  兔年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发了一篇对我的采访稿件《教育专家忠告:压岁钱多了,教孩子理财要早准备》,有若干媒体转发。其中一段原文是“前不久天津市少工委等部门联合进行的对城乡中小学1666名在校学生的调查表明,在虎年春节期间,有91.5%的孩子得到了压岁钱,每人平均得到1470.44元”。而某机关报以《压岁钱水涨船高理财教育要趁早》为题转发此文时略去了“虎年”。
  ――略去“虎年”二字或许是一时疏忽,或许是篇幅所限,或许是记者需要拉近调查数字与现在的时间距离……如果是后者就大错特错了。就每一项社会调查而言,都有其特定的时点。“春节期间”很有可能使读者误解为是当下的“兔年春节”,而事实是与获取的调查数字的真实时点已有一年之隔,如果这个数据再被引用,就很有可能成为对兔年春节压岁钱的调查了,与现实情况并不符合,这便失去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提示:社会调查是一门严谨的、了解和反映社会现实的方法,记者采用调查数据尤其应注重其科学性、权威性、准确性。任何一个有关调查数字的报道都不可缺少调查的主持者、调查的时点和调查样本三个基本要素,其次才是调查的内容、专家的见解等。主持者说明调查的出处、调查时点反映特定的调查背景,调查样本则体现调查的代表性。比如对一所学校1000名学生的调查与在全市抽样获得的1000个样本调查结果会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不能以此推论总体。切记:任何断辛取义、随心所欲使用学者的调查数据都有可能对读者产生误导。
  
  三、学者没有义务承担记者赶截稿时间的压力
  
  这是一名我不认识的记者在打电话要求采访被我婉拒后发给我的短信:“关老师,很抱歉打扰剑您了,我是《中国×××报》的编辑记者××,我能理解您现在肯定不太方便,我可能是有点着急了。因为我们今天晚上就要发稿,我这边就有四个问题,您看我是给您打电话还是发邮件好呢?时间您来定!非常感谢您!”
  ――作为学者没有义务承担记者着急发稿的压力,而且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学者对记者的提问也需要有一个思考或理清思路的过程,除非对采访的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有现成的研究成果。记者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以强迫的方式要求采访学者而“吃闭门羹”在所难免。
  提示:记者急于发稿,没有理由向被采访的学者施加任何压力。对一个记者要求采访最不能说服我的就是表述你着急。一般来说,我所看重的:一是这个问题的社会意义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二是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有所研究或思考;三是记者本身对要采访问题的认识和基本思路是否清晰,这是最重要的。作为学者有判断采访内容急迫程度并积极应对的能力,与有准备、有思想的记者打交道,即便连夜赶写采访素材我也心甘情愿。
  
  四、追捧“伪专家”当心毁了记者的声誉
  
  某大城市晚报曾发过一篇“访××教育之父”的报道,看到标题便不禁使我大倒胃口!类似的内容还有诸如“××教育第一人”、“××方法发明人”等等。主流媒体以这种极端词汇对某些人的追捧往往是并无科学依据的造势,甚至有的是“伪专家”。其并不科学的论述早已被学术界嗤之以鼻,而记者却一无所知。
  ――某些“专家”是造出来的,特别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鼓吹自己。他们一般没有学术研究背景,不知道自己的所谓“学说”、“发明”在古今中外并不鲜见,属于无知无畏一类。而记者被他们“忽悠”了之后的盲目追捧,不仅蒙蔽了受众,也由于表现出的肤浅和轻率毁了记者和媒体自身的名声。
  提示:如果某人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必然在这方面有研究成果或有发明创造。识别“伪专家”最直接的方法是查查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者获得的发明专利,这些货真价实的东西便是最好的证明。而且“正宗”的学者无需“戴高帽”,不必靠别人的过度渲染,有一个名副其实的职称足矣。记者报道专家学者首先应辨别真伪,传播其见解更需实事求是。
  
  五、有尊重才有更多回报
  
  我时常有这样的经历,接受采访或约稿时记者或编辑很是热情,一旦采访结束了或者稿件发出了,就犹如“肉包子打狗”、“石沉大海”,他就跟你没关系了。直到有一天偶尔看到网上的信息或者收到了文章被发表的稿费,才知道我的劳动在他那里派上了用场,而我自己连一份报纸或刊物也没见到。
  ――记者对学者的“为我所用”和过于功利,或许解决了记者的“燃眉之急”,但是没有给学者最简单的信息反馈,表明缺少对学者基本的尊重,会失去学者的信任,失去更多的自身赖以生存的社会资源。
  提示:就我自己来说,很在乎记者是否守信用,是否真心诚意与学者打交道。我有一些交往多年的记者朋友,平时一个电话、节日里的一句祝福,相互间自然亲切的关系成为了彼此相互帮助、优势互补的最好铺垫,这其中包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学者很在乎的事情,也是与记者合作最给力的支撑。尊重学者,记者从中得到的是比学者更多的回报。
  
  六、善于学习是当好记者的源头活水
  
  某电视台对我的一个访谈节目播出后不禁令我有些遗憾。比如对我的介绍把学术专著说成“普及读物”;在字幕上把心理学的“保护性抑制”写成了“保护性意志”等等,完全不是我所表达的本意。
  ――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是缺乏对某些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对记者来说,对学者采访的问题往往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不可能样样精通,但是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是不应该的。反映学术观点,尤其需要严谨、准确,曲解学者本意的宣传报道无异于以讹传讹。
  提示:近年来我越发感到当一名好记者很不容易,需要广博的知识和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意识。在我心目中真正的好记者不在于名声多大、学历多高,而是善于学习的人。面对不断更新的海量知识、纷繁复杂且多变的社会现象和新鲜事物,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准确把握。我觉得这种学习不仅仅来自书本和网络的知识,还有在与学者互动中虚心、求学的态度。不耻下问、不断探索、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当好记者的源头活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1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