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党项仁多氏东迁与静宁“仁大”地名的出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小宁 王科社

  [摘要]“仁大”是甘肃省静宁县的一个历史地名。关于“仁大”的得名,有人认为与传说中伏羲之母华胥氏“履大人迹”中的“大人”有关,但是此论缺乏历史根据且与实际不符。“仁大”属党项羌语,是党项族的一支姓氏。文章通过对元初党项族仁多氏东迁问题探讨,根据仁多元初随庄浪唐兀千户所东调德顺州而移徙仁大川,逐渐走上先“土达化”后汉化的史实,提出“仁大”地名的发生应与仁多氏调驻静宁仁大川有关的观点。
  [关键词]仁大;仁当;仁多族;庄浪唐兀千户所;仁当川;庄浪路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05-04
  甘肃省静宁县有“仁大”的历史地名。20世纪末,范三畏先生研究微观神话,在《旷古逸史》一书中提出“仁”、“人” 二字相通,“仁大”可写作“人大”,“人大”就是“大人”,而这个“大人”应是伏羲之母华胥氏“履大人迹”中的“大人”,进而认为仁大地名的发生与伏羲神话有关。①翻检史籍,仁大地名的出现时间大约在元、明时期,明赵时春《平凉府志》卷7静宁州“山川”条和清黄廷钰《静宁州志》卷1“形胜”条下俱有“人当川”的记载,清王烜《静宁州志》卷2“道里”条作“仁当川”,又民国十八年《静宁县政区图》标为“仁当川”,到新中国建立后才逐渐改为“仁大川”。因此,从明代至民国时期一直没有将“仁当”或“人当”写作“大人”,范先生的“大人”之说没有根据,与实际不符。笔者以为,“仁大”一词本属党项语,是党项族的一个姓氏,可以音译为“仁多”或“仁当”,《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宋史》等宋元时期的史籍中有仁多姓的党项人,仁大地名的产生很可能与元代初年征调仁多姓的唐兀(即西夏)军人到此屯驻有关。
  一、仁多族是西夏的一个望族
  党项族源于我国古代羌族,自称为“弥”或“弭药”,②吐蕃人称之为“缅药”,③即汉文史籍中的“猕猴种”,原本居住在古析支④(或作赐支,即今青海和四川西北部黄河曲折处)。公元8、9世纪时因反抗吐蕃的统治而迁徙至今甘肃、宁夏和陕西西北部一带。唐末,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因助唐镇压黄巢起义军,受封为夏绥银节度使,并赐李姓,成为西夏始祖。北宋早期,李继迁因不满民族欺压而起兵反抗北宋统治,逐渐统一党项各部。北宋宝元元年(1038)十月,李继迁之孙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了大夏政权,史称西夏。在西夏政权内部,作为党项贵族的“仁多”氏曾在西夏中期担任要职,或为统军使,或为监军使,掌握军事大权,最著名的是仁多嵬丁(或作星多哩鼎)和仁多保忠叔侄。⑤仁多,汉文史籍中又写作“人多”、“星多”,如苏辙《颍滨遗老传(下)》载,“人多保忠以兵袭泾原,杀掠弓箭手数千人而去”;⑥李焘《长编》记载,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批会苗授“闻贼豪星多哩鼎者,用兵颇凶忍”,六年手诏李宪“西贼首领最为凶黠者惟人多嵬丁”。⑦
  仁多嵬丁主要活跃于李谅祚和李秉常二代,曾任西夏右厢卓罗监军司的监军使和统军使。他很有军事才能,但为人凶残狡黠,经常率兵侵犯北宋兰州一带,掠杀宋属蕃汉帐户。宋元丰四年(1081)九月,熙河经制使李宪袭击西夏南牟城(今宁夏海原县西安乡),焚烧了城中供西夏国主游幸的宫殿以及府库、官舍。仁多嵬丁和酋首嵬名率兵来争,结果一败涂地,伤亡很多。十一月,宋泾原路副总管刘昌祚和环庆路经略使高遵裕兵围灵州,仁多嵬丁率兵数万增援,激战中被刘昌祚射中而逃,损失器甲不可胜数。元丰五年(1082)九月,仁多嵬丁参与永乐战役,率军攻陷了永乐城(今陕西榆林县龙镇马湖峪村大庙梁)。为此,宋神宗曾手诏李宪,命其“多方选委将佐,广募蕃兵有能别识之人,令密结敢死侪类,遇事谋生擒致。不然,斩首前来,以团练蕃部钤辖及皇城使蕃兵将官酬之”。⑧于是李宪招募勇士多次前去捉拿仁多嵬丁,但都没有成功。元丰七年(1084)六月,仁多嵬丁率军2万由泾原第17堡袭入德顺军的蹂塔岭岔,杀死巡检使王友。九月,由德顺军向西围困定西城,烧毁了龛谷族帐落。十月,复由定西东寇德顺军静边寨,围第16堡。宋渭州知军事卢秉获知仁多嵬丁的准确情报,派遣姚麟和彭孙分两路连夜急忙到静边寨伏击,断其归路。仁多嵬丁刚至静边寨外就遭遇彭孙军的伏击,被彭孙斩杀于阵。⑨
  仁多嵬丁死后,其职位由侄儿仁多保忠袭任。仁多保忠之所以袭任叔职,一方面是因为他长期跟随仁多嵬丁征战,足智多谋,经验丰富,具备领军作战的能力,另一方面西夏梁太后对他欣赏、看重,命其袭任统军使。但是仁多嵬丁之子仁多楚清对这一人事变动十分不满。仁多楚清当时虽然很年轻,却担任西夏御史中丞,职位很高,仅位在宰相、枢密使之下。可惜他没有执掌过兵权,曾向梁太后请求兵权但没有得到准许。元符元年(1098)十月,仁多楚清携带家人40余口投奔宋熙河经略司,并贡献出大量的冠服、宝玩、鞍鞯、绣龙帐等物。宋哲宗诏命其赴阙朝见,一到汴京即归还他所贡献原物,而且授予甘州团练使、右厢卓罗一带都巡检使等职。但是,仁多楚清的叛逃行径使他最终失去了仁多族首领的地位。
  仁多保忠的凶狠狡黠不亚于仁多嵬丁。宋元祐二年(1087)七月,他率兵万人入侵泾原路,刚入境就遭遇总管刘昌祚大军的拦截被迫还军。同年九月,他又率10万夏兵袭击宋镇戎军,焚烧房屋,毁坏坟墓。庆州知军事范纯粹派遣副总管曲珍领军深入敌后牵制,迫使仁多保忠退兵,遂解镇戎之围。元符元年(1098),环庆将李杰忠出兵偷袭锉子山,计划擒捉仁多保忠,但仁多保忠脱逃而去,偷袭无功。次年闰九月,河湟蕃族首领心牟钦毡、篯罗结聚集数千人围攻宋新收复的湟州,并多次请求西夏派兵增援。西夏国主李乾顺派仁多保忠等三监军司约10万兵相助,先断炳灵寺桥,烧星章峡栈道,接着从四面急攻湟州。宋总管王愍率军顽强坚守,夏蕃联军连攻16天也没有攻下。仁多保忠正指挥军士积聚数万捆柴薪焚烧湟州城门,幸好苗履、姚雄、李忠杰等熙河诸将率军来援,迫使仁多保忠率军渡过湟水返回西夏境。崇宁元年(1102)三月,蕃人多巴尊奉溪赊罗撒为主,举兵数万围攻鄯州,河西节度使赵怀德向西夏求援,夏主李乾顺派遣仁多保忠率军救援。元祐年间(1086~1094),仁多保忠因对梁太后的专权心怀不满,一度产生内附北宋的想法。崇宁三年(1104),蔡京指使熙河帅王厚招引仁多保忠,因使者王厚之弟被西夏巡逻人员捉拿而泄密,李乾顺派人追回仁多保忠,其统军使职务、兵权全部被剥夺。   仁多保忠之弟叫仁多洗忠,是仁多族的首领。元符二年(1099)八月,北宋熙河路的硬探(即武装侦察人员)进入夏界掠杀,仁多洗忠挺身相斗终被杀。夏军出援夺回其尸体。后来仁多保忠向梁太后请求,授予仁多洗忠的儿子官职。
  二、西夏时期仁多族居地在浩亹河流域
  从上述仁多嵬丁、仁多楚清、仁多保忠、仁多洗忠等人的事迹来看,仁多家族在西夏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仁多家族及其部落早期居住地在哪里呢?
  总体而言,仁多家族及其部落居住地应在西夏境内的卓罗监军司。卓罗监军司的首府卓罗城在喀罗川红城子(今永登县红城镇)。仁多嵬丁、仁多保忠曾先后任西夏卓罗监军司的统军使和监军使,总领西夏的西南部族。仁多楚清投宋后被授予甘州团练使、卓罗一带都巡检使,大致也在熙河路河州境与卓罗监军司邻近的地方活动。西夏有12个监军司,卓罗监军司东邻西寿保泰监军司,西接甘肃监军司,位于西夏的西南部,其地理范围大致在从兰州至会州段(今靖远县城附近)的黄河北岸、腾格里沙漠之南、祁连山脉东段雪山之间的广阔地域,包括今青海门源和甘肃武威市的凉州、古浪、天祝、兰州市的永登、皋兰、白银市的景泰、白银等县区,境内有浩亹河(今大通河)、喀罗川(今永登县庄浪河)等河流。因与宋熙河路接壤,两国间汉、蕃、党项等族常发生关系,或互市贸易,或侵犯掠杀。
  具体而言,仁多家族及其部落居住地在浩亹河流域的仁多泉城和锉子山。
  据《宋史·何灌传》记载,政和六年(1116)何灌在刘法指挥下领军“攻仁多泉城……卒拔城,斩首五千级”。⑩《宋史·西夏传》亦载,是年刘法、刘仲武“合熙秦之师十万攻夏仁多泉城……法受其降而屠之,获首三千级”。宣和元年(1119),西夏察哥领军大败刘法军并获刘法首级,声言“刘(法)将军前败我于古骨龙、仁多泉”。11古骨龙(又作古骨隆,蕃语“隆”意为河谷)地在今永登县连城附近,仁多泉城在西宁北170里即今门源县城珠固乡楚麻沟完卓口东台地上,两城相去不远。由于仁多家族及其部落世居此城,因而城名前多冠以“仁多”之名来标识,这也说明仁多族在西夏国西南部是很有影响的。
  仁多族与邈川吐蕃邻境而居,虽然包括仁多族在内的西夏西南部族与河湟蕃人的关系复杂而多变,但是在元祐二年至政和五年间(1087~1115)双方以连衡为主,12那时仁多保忠“与邈川首领温溪心邻境相善”,一度产生了通过温溪心向宋“请内附”的举动。13邈川即湟水,元符二年(1099),宋收复后改为湟州(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当时湟水因属新收复地,对当地蕃人的统治并不稳固。此年闰九月,心牟钦毡等数千人发动叛乱并围攻湟州,西夏派仁多保忠率军助攻。西夏之所以派仁多保忠出兵助攻,就是因为两地邻近,一旦宋人在邈川稳固后势必对其西南部族造成威胁。
  在此,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宋将何灌攻仁多泉城斩首5000,而刘法攻仁多泉城又杀3000,可见此城人口不少,确为西夏西南部的战略要地;二是仁多楚清被宋廷授予甘州团练使,其目的在于利用他联络甘凉诸蕃势力,以便将来通过大斗拔谷道继续向甘州发展,说明仁多族所据的仁多泉城一带因处在丝绸之路南线祁连东段出扁都口至西宁、河州、秦州等地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
  锉子山是与仁多族有关的一个重要地方。此山今名桌子山,位于永登、天祝、乐都、互助四县之间,也在浩亹河中游。仁多保忠曾常驻此山,具体居地就在仁多泉城。元符元年(1098),北宋调援熙河路的环庆将李杰忠奉命偷袭锉子山,计划活捉仁多保忠而未果。
  三、蒙元初期仁多族东迁静宁仁大川
  仁多族世居浩亹河流域,那么,他们何时迁徙至静宁仁大川的呢?党项族原居析支,公元8、9世纪时大规模向东迁徙,至宋代,今静宁、庄浪等县境内已有不少的蕃人,例如水洛有大王之族,治平有讹节之族,天麻川有卫埋族,南市城有郭厮敦之族,同家堡有同家族等,14但是关于仁多族人迁到静宁仁大川的清情况缺乏史料记载。元符元年(1098)仁多楚清携家口40多人内投熙河经略司后,宋廷授予他甘州团练使、右厢卓罗一带都巡检使,说明他与家人仍活动在卓罗军司附近,并没有迁至静宁仁大川。但是,西夏亡国之后,党项族大部分被编入蒙古军中,征调到安徽、江苏、江西、四川、山东、河南等地,渐渐被汉、藏、蒙古等民族同化,15而仁多族人在同样历史背景下东迁到静宁仁大川驻防,并因此逐渐走上汉化之路。笔者认为,探讨仁多族人东迁的问题,应与庄浪唐兀千户所调驻德顺州及庄浪路的设立结合起来考察。
  (一)庄浪唐兀千户所调驻德顺州
  南宋宝庆二年(1226),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亲征西夏,次年六月西夏国末主李睍率文武出降,举族随蒙古军至成吉思汗避暑的萨里兀川(在宁夏固原开城,一说在甘肃清水县),七月李睍被杀。西夏亡国之后,西夏人成为蒙古臣民,属于色目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的人还在元朝为官,如余阙、杨朵儿只、察罕等。16据汤开建先生统计,元代在朝为官的西夏人数达229人。17蒙古人将西夏称为唐兀(或唐古、唐古特),大部分唐古人被编入探马赤军,签调各地,其中一部分唐兀军人被签发、征调至六盘山区屯田,18并保卫六盘山基地。六盘山是蒙古灭金和南宋的军事基地,也是从和林南下的重要兵站,蒙哥汗和忽必烈时期先后签发数万人守卫此地。那时六盘山西侧的庄浪、静宁等县境就有不少的唐兀人,他们把原先的族名或姓氏带至这里,有许多地名就以其族名或姓氏命名。原居于庄浪河流域的庄浪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迁至今庄浪县南湖一带。
  元太宗二年(1229)十一月,蒙古在新占领区始置10路,庄浪路即其中1路,位于德顺州的东南及中部。大德八年(1304),庄浪路降为庄浪县。庄浪路、庄浪县的产生与庄浪族的迁徙有直接的关系,19而庄浪族东迁的时间要稍早于元太宗二年。庄浪路在元初本隶属西夏中兴等路行省(至元十八年(1281)改名甘肃行省)管辖,至元二十六年(1289),因“庄浪路去甘肃省远,改隶安西省”,20这个安西省即后来的陕西行省。由此可见,庄浪路的唐兀人应从庄浪河流域调来,与西夏中兴等路行省关系很密切。   大德八年(1034),庄浪降路为州,但是在军事上属巩昌便宜都总帅府统辖,汪安昌在至大三年(1310)仍担任庄浪总管,21管理驻防在这里的唐兀千户所。皇庆元年(1312)元朝撤消了庄浪州唐兀千户所,改设为守御。22事实上,庄浪唐兀千户所原驻于庄浪河流域,所属军人以庄浪族为主,因此调驻德顺州境后于其所驻区域专设庄浪路。
  (二)仁多族随庄浪唐兀千户所东迁
  部分仁多族人在西夏亡国后随庄浪唐兀千户所东调而迁徙至今静宁仁大川。可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直到明代庄浪、静宁一带仍有不少唐兀(西夏)人的后裔。这些人中既有河西东迁的汉族,也有包括庄浪族、仁多族在内的河西东部的党项人,他们逐渐走上“土达化”之路。他们在元末属平凉万户把丹管辖,把丹降明后又受其招募,仍为屯军,平时屯耕或放牧,战时自备战马出征。这些唐兀人后裔混在当地“土达”之中,被误以为是蒙古人。明赵时春《平凉府志》“庄浪条”所记的土达梁观音保、杨僦僦、锁锁、张五十、高明、巨乙、丁卜、马五儿、田三保等都是唐兀军人的后裔。他们的姓名很有特点,有俗语如观音保、僦僦、锁锁等,有数字如五十、五儿、三保等,赵氏记载庄浪县有牛三保墩、刘六住墩、孙八□墩,墩因人而名,牛三保、刘六住、孙八□三人名中也有数字,如同元代蒙古人汉化过程中的起名方式。23此外,庄浪县明代堡墩中有“曹失力嵬堡”、“曹失力嵬墩”、“魏昝卜堡”24与两个唐兀人有关,“曹失力嵬”姓名中带有西夏人名惯用的“嵬”字(如嵬名妹精嵬、梁格嵬等),其为唐兀人,也是庄浪县南湖镇及静宁曹务、古城一带曹姓人的先祖;“魏昝卜”中的“昝卜”应不属汉语,似为党项语,与蕃语“臧卜(或赞普、藏布)”相同,意为雄伟强壮的男子汉,此人很可能也是唐兀人。庄、静地带的唐兀人在元代被蒙古人同化至明代被视为“土达”。成化四年(1468),居住在固原开城的把丹之孙满俊等聚众反叛,庄、静一带的土达纷纷响应,一度截断了通向甘州的粮道。25当时,地方官府从庄浪县土达中招募了苗刚、郭通、席友、程政、王顺、蒙得兴、蔡宁、张友、温海、田俊、田文秀、任俊、刘纪、杨安等五十人为民兵,“自备骑械从征”。26
  第二,今静宁仁大川大部分地方在1942年以前属于庄浪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静宁县普查人员在仁大乡李河村村民李彦宏家中发现一套世代祖传的明代石碾,碾砣上刻有楷体阴文“大明嘉靖二十四年庄浪后学李实置立”16字铭文。李实为李河村李氏的祖先。该铭文记载李河村李实是庄浪县人,显示此地原属庄浪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调整县界时,甘肃省政府把庄浪县所属的广盈、云翠等乡(即今静宁县的仁大、李店、双岘、治平、后梁、余湾、雷大、曹务等乡的大部分地方)划归静宁,同时又把静宁县的通野、朱店、章麻、良野、水洛、焦韩店、朱家店、宁阳、计都及阳川的部分地方划入庄浪县。27
  第三,西夏时期仁多族与庄浪族比邻而居。据《西夏纪》记载,广运六年(1036)甘州一带的吐蕃部族进入“扑丁原、庄浪族、乔家族诸路,以麻宗山、乳酪河为界堠,内包斫龙川、采木岭”等地。28这条史料中的“斫龙”与“喀罗”、“卓罗”、“庄浪”在蕃语中实为一词,意为野牛河谷,因而斫龙川又叫喀罗川,即今永登庄浪河,原本是庄浪族所居住、活动的地方。西夏设监军司于此地,又以地名命其为“卓罗监军司”。仁多族居住、活动于浩亹河流域,两族相邻而居,并且仁多嵬丁、仁多保忠曾先后任卓罗军司的统军使和监军使,长期管辖包括庄浪族在内的西夏西南部族,说明两族关系十分密切。西夏亡国后,蒙古统治者将包括仁多族、庄浪族在内的部分西夏人编入驻守庄浪河、浩亹河两河流域的唐兀千户所,不久将该千户所调驻到德顺州。东迁后,庄浪族人驻在今庄浪县南湖镇一带,而仁多族人驻在今静宁县仁大川一带。
  第四,仁大川地名表明仁多族人东迁的历史痕迹。东迁至庄、静一带的唐兀人原本以骑兵为主。静宁县博物馆现藏有一枚仁大川高家沟村出土的西夏文方形铜烙印,印面边长7.6厘米,窄边框内有一个西夏文阳文楷体“ ”字,读为mji即木雅或弭药。印有该烙印的军马属庄浪唐兀千户所无疑,表明使用西夏文字的庄浪唐兀千户所军人在仁大川一带驻防过,这件文物正是仁多族迁驻仁大川的重要物证。而距高沟村不远的阳坡乡周家峡口村有个叫“仁家门”的自然村,据传以前曾有仁姓之人居住,这个仁姓可能是从“仁多”变来的。仁大川在元代是从兰州东越陇关前往关中的必经之地,仁多族人驻防于此正是出于战略需要。他们在仁大川住久了,就产生了“仁多”地名,到明代音变为“仁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改作“仁大”。仁大川的仁多氏后来变为土达,最后融入汉族改为任姓。今静宁县南部的仁大、阳坡、贾河一带多有任姓人,而这一区域的方言将“任”读为“仁”,表明这里的任姓并非汉族任姓,很可能是从“仁当”发展来的。仁多姓氏因汉化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仁当川地名却变化不大,成为仁多族东迁的历史证据。
  总之,静宁县“仁当(或仁大)”的地名在元代已经出现,是党项仁多族人东迁的结果,反映了仁多族人在西夏亡国后随庄浪唐兀千户调驻而东迁静宁仁当川的史实。
  [注 释]
  ①范三畏:《旷古逸史——陇右神话与古史传说》,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
  ②《夫子巧式歌》,见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第八章,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黄颢:《藏文史书中的弭药(西夏)》,《青海民院学报》,1985年第4期。
  ③北宋元丰八年,西蕃阿里骨送给代理熙河经略赵普济的信中称“探得缅药家点集人马,告汉家边上做大准备,早奏知东京阿舅官家着”,其中的“缅药”即指西夏(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3,元丰八年十二月丙子,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④唐·魏征等:《隋书》卷83《党项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98《党项羌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331《卢秉传》、卷486《夏国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清·吴广成:《西夏书事校证》(龚世俊等校证)卷25、27、28、30、31、32,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⑥宋·苏辙:《栾城后集》卷13,载《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⑦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1,元丰五年十二月乙巳;卷341,元丰六年十二月癸酉。
  ⑧《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1,元丰六年十二月癸酉。
  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9,元丰七年十月壬申、乙未。
  ⑩《宋史》卷357。
  11《宋史》卷486。
  12陈炳应:《西夏与吐蕃瓣关系史论述》,《陇右文博》,1998年第1期。
  13《宋史》卷486;《西夏书事校证》卷32。
  1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4、271;《宋史》卷257《李继和传》、卷258《曹玮传》、卷325《刘兼济传》
  15参考白滨、史金波:《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邓少琴:《西康木雅乡西吴王考》,南京中国学典1945年版;李范文:《西夏遗民调查记》,《宁夏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史金波、吴峰云:《西夏后裔在安徽》,《安徽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任崇岳、穆朝庆:《〈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笺注》,《宁夏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郑绍宗、王静如:《保定出土明代西夏文经幢》,《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李培业:《西夏皇族后裔考》,《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6明·宋濂等:《元史》卷143《余阙传》、卷183《杨朵儿只传》、卷120《察罕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
  17汤开建:《元代西夏人物表》,《甘肃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
  18《元史》卷11《世祖纪》记载,至元十八年冬十月“命安西王府协济户及南山隘口军,于安西、延安、凤翔、六盘等处屯田”。其中南山隘口指防守祁连山各关隘。
  19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平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7年1月,第183~187页;丁广学:《庄浪名称来历考辨》,庄浪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庄浪文史》第一辑,1989年10月。
  20《元史》卷15《世祖纪》。
  21元·姚燧:《乔木堂记》,载姚燧《牧庵集》卷8,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22庄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庄浪县志》第十编第二章“军事机构”,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04页。
  23清·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卷9,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4《平凉府志》卷7庄浪之“堡墩”。
  25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1“固原平盗”,中华书局1977年版。
  26《平凉府志》卷7庄浪之“兵制”。
  27静宁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甘肃省静宁县地名资料汇编》,1984年12月;庄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庄浪县志》“大事纪”,第18页。
  28清·戴锡章:《西夏纪》(罗矛昆点校)卷6,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4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334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