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音乐创造在音乐教育中的内涵和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朝辉

  [摘 要]新的国家教育改革再次提倡“能力”教育。音乐新课标也在这一背景下更为关注教学中音乐实践和创造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音乐创造概念的解析来探讨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及其在教育中践行策略。
  [关键词]音乐创造 音乐教育 内涵 启示
  传统的学习观注重的是以知识和课本为中心的认识活动,把学习的本质视为一种认识过程,早在半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对此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评:“中国驾御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教用手的人不用脑。”正切中了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活动的弊端。音乐创造是指音乐教学总的创造性的活动,为了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我国对音乐创造学习已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课程标准也把音乐创造列如音乐教学的领域之一。音乐创造一直被视为音乐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国著名音乐学家王耀华更是重视“创造”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之视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来看待(《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中国音乐教育,2007年第7期)。此外,音乐创造也被美国音乐教育家埃利奥特的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视为极其重要的内容。由此,进一步探讨音乐创造的内涵与本质将非常有利于音乐教育理论研究,也对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概念的基本涵义
  所谓“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214页)。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音乐创造,就是在音乐方面想出新的音乐制作方法、音乐效果、音乐表演形式等,在理论上有新的音乐发现和创见,取得新的,和以前不同的音乐成绩和内容等。单就音乐教育而言,尤其中小学音乐教育来说,音乐创造更倾向于第一种解释内涵。
  一般人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创造往往与音乐制作是一回事。但笔者认为音乐创造与音乐制作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简单来说,音乐创造是音乐及其教育的本质属性,音乐制作是实现音乐创造的途径和手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共同实现和完成音乐教育目标。其教学过程的产物则是学生的音乐创造力的提高。此外,音乐创造和音乐创作也是经常被提及和被混用的两个概念。笔者也认为,这两个概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音乐创作存在于音乐创造范畴之内。但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无论我们把这些行为形式称为创作还是创造性的,都取决于完成作品的水准。创作时一种特殊类型的制作或做法,它能带来人们认为在某些方面有价值的、有用的、非同凡响的实质性作品或成就。”([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第202页)
  二、音乐创造的基础
  音乐创造不是凭空而来的东西。它的实现是需要一定基础(或称条件)的。这一基础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两个条件是必需的——知识和能力。这种知识是一种关于音乐素养的知识,当然这种知识的丰富性是因人而异的,也正是其因人而异性,才使得其音乐创造力的各有不同。在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知识之下,音乐创造的基础性条件就是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正如埃利奥特认为的“另外一个创造力成就的关键则是发现问题。”([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11)换言之,创造性的学生的音乐能力是包括某种创造性音乐的有望发觉者。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决定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实现和体现的关键因素。
  创作教学实践的内容主要有,为歌曲编前奏、间奏、尾奏,为歌曲编配二声部,创作旋律或旋律短句,创作节奏或节奏,短句为指定歌词创作旋律,为旋律填词,采集优秀的民间音乐,创作,改变,用电脑创编音乐等。创造实践教学历来是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领域,它包括了曲式学与和声学,复调音乐写作,作曲技法,乐器法配器法等内容,其专业性强,要求较高,而音乐教学中的创作实践是指学校教育中普及性的音乐创作教学,它与专业音乐创作教学有着鲜明的差别,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生音乐创造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音乐创作的过程,学生创造潜能的发觉。
  在创作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企图发现音乐问题、解决音乐问题来实现自己的音乐理想,超越自己的音乐理想,并实现了音乐的创作——音乐教学的成果。也就是说,这一过程涉及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从一个新手到老手的过度和提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行为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挑战和限制。这种音乐挑战从另一方面则有可以刺激和引发学生的创造冲动和突破能力的培养。这也将迫使学生运用和发展自己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
  三、音乐创造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埃利奥特认为音乐创造的实现和促进依赖于音乐素养。而音乐素养则是音乐教学的目标和归宿。因此,音乐创造就与音乐教育本身建立起了更深刻的内在联系。综上所述,我们已经知道,音乐创造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以更好的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达成。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尝试。第一、创设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这是因为“音乐创造力的发展要求营造一个鼓励冒险和对于学生们创造性成就进行建设性评估的可接受环境。”的确,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生活在环境中,并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学生的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其次,提供学生以音乐创造的机会。具有良好的客观环境是第一步,教师要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条件和机会,让其进行创造和发现。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造动力,让其大胆地研究和选择有创新的音乐作品进行表演和编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需要共同努力,协同行动,即兴演奏或演唱,诠释音乐等。最后,进行教学评估。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从各种维度来评估表演和作品的卓越性以及创造性。这样学生便可以发展那些能够促进他们选择最具有创造性前景的音乐价值观。”([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19)教学评估不仅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音乐创造力培养的关键。通过评估,学生能够产生更多更丰富的思想火花,并在此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思维,存优除劣。因此,评估是一个纯化的创造过程。
  总之,在当今提倡能力第一的教育背景下,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都把目光聚焦到“创造”上来。 在音乐教育中,从来都不缺乏创造。但我们要明确一点,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从来都缺乏“创造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音乐本身不乏创造,我们所缺乏的是教育自身的“创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王耀华.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J].中国音乐教育,2007(7)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6]吴跃跃.音乐教学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刘小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488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