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区新闻报道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爰杰 焦少梅

  什么是社区新闻
  我国报业在经历了都市报的超常规发展后,陷入短暂停滞期,纷纷将注意力转向了社区报或者社区版。①一提起社区新闻,不少人首先想起的是小区里的故事、居民和物业的矛盾、家长里短的琐碎事件。要说清什么是社区新闻,首先要搞清在社区新闻报道中“社区”的含义。《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另外有学者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一方面,社区是具有完整地域性和各种服务功能的生活小区,是居民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由相对完整的组织系统、地缘关系、共同行为规范、居民的心理认同、亲密的人际关系等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它还取决于社区服务功能的覆盖面,这种覆盖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服务项目、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社区范围大小就变成了一个不确定的数值。②
  笔者认为,社区不是某些建筑群体的总称,不是具体某个小区,更不是某个居委会,而是一种在一定的较小的地域范围里,人和人之间形成的特殊的互相依赖、共生共存的社会关系。这样说来,一个社区的范围可以是一个小区,可以是多个小区,甚至可以是一个村落。
  有学者认为,社区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为特定区域受众及时知晓意义的信息的传播。③社区新闻便是上述社区里的新闻故事,包括发生在社区里的重要事件、社区里的集体活动、社区里的好人好事、社区里的奇闻轶事等。但是总体来说,社区是一个小社会,社区新闻的采写应该在整个社会背景下,通过社区新闻折射整个社会的情况。社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应该是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让社区成员增加共同的归属感。
  有关社区新闻的几个不等式
  明确了“社区”的含义,社区新闻报道的内容也逐渐明晰起来。笔者在日常采访中,发现包括媒体同行在内的不少人对社区新闻的理解有偏差,最主要的是把社区新闻与小区新闻、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等混为一谈。虽然社区新闻与这三类新闻都有共通之处,有时候也包含这几类新闻,但是并不完全等于这三类新闻中的某一类。
  1.社区新闻≠小区新闻
  学界和业界并没有“小区新闻”的严格叫法,但是不可否认,小区里发生的事情是社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多次采写过居民小区停车位问题、居民和物业的矛盾问题等,几乎每次采访都有小区居民积极配合,甚至会透露出其他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信息。但是社区新闻与小区新闻并不是相等的,而是包括小区新闻在内。
  2.社区新闻≠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空间,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以笔者的从业经验看,媒体从业者日常采访中对民生新闻的采写,更加注重反映百姓疾苦,以特定的案例打动人心,从而尽可能扩大本媒体的影响范围。社区新闻采写必然也要从个例入手,也必然会牵扯到一些百姓的喜怒哀乐,但是社区新闻追求更深一层的原因,从发生在社区的具体的事件折射整个社会的影子。
  3.社区新闻≠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总的来说,就是比较新鲜刺激,能引起人阅读欲望的新闻报道,是发生在社会上的一个个小故事。社区新闻与社会新闻明显不同,虽然社区也是一个小社会,但是相当多的社会新闻是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感,而社区新闻则是严肃地报道发生在社区里的有着一定社会背景的新闻。
  社区新闻的作用
  第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媒体既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又要让党和政府了解老百姓都在关注什么,有什么切身利益需要得到维护。社区新闻记者深入社区内部,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可以充分了解群众所求,也能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记者在采写社区新闻时,更应该注重群众的呼声,通过新闻报道反映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求。
  第二,提高自身所在媒体的黏性
  本地化永远是做新闻的原则之一,很多报纸都有地方记者站,有的报纸有专门的地方版,一方面可以在有新闻事件时第一时间进行采访,另一方面,地方站和地方版的设立可以有效增加新闻的接近性。虽然在一个城市里设立专为某个社区服务的版面不太可能,但是专门报道各个社区的新闻,却是不少报纸正在追求的。如果市民自己所在的社区上了报纸,而且报道的正好是自己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事,便会增加对这份报纸的亲切感,即便报道的不是自己所在的社区,而是别的社区发生的、自己也比较关心的事件,同样会增加对这张报纸的感情。
  第三,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
  除了新闻报道,报纸还可以做一些服务性的内容,让社区居民知晓某一事件,同时也得到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实际需要的信息,甚至直接介入社区生活,帮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社区居民希望解决的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媒体能介入的都要积极介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通过新闻舆论监督,促成问题解决,让社区新闻报道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④
  第四,增加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媒体对社区新闻的报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甚至会促进居民对本社区事务的关心和参与。
  社区新闻的挖掘
  如何发现并挖掘社区新闻线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寻找社区新闻线索,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让采访对象大说特说
  在社区采访时,除了手头要采访的事,还要多留意居民的其他想法。居民在接受采访时,往往会跑题,但是居民跑题正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如果居民谈论的是与整个社区有关的事情,此时记者不要贸然打断,而是要仔细聆听,说不定就能挖出新的线索。
  第二,多上网络论坛
  网络论坛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已经成为社区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很多居民在生活中遇到难处,就会在网络上发帖子诉苦,此时记者应留心帖子的内容,看是否牵扯到公共利益,此前本地和外地是否有类似报道。如果牵扯到公共利益,就可以考虑介入报道。⑤
  第三,在采访路上多观察
  新闻是跑出来的,也是观察出来的,小事的新闻价值未必小。采访路上,要多注意两种情况,有可能会发现新闻线索:第一种是“不应如此却一直如此”的情况。笔者曾在济南市东泺河路附近采访时,偶然发现河一侧有上百米广告围挡,只有其中一段有画面,其他的都消失了,还能看出画布掉落的痕迹。这显然是不正常的,笔者采访周边群众了解到,这是当地办事处设立的,几年之内从来没有维护过。有群众说办事处不作为,笔者没有先入为主地接受这种观点,而是直接采访了设立广告围挡的当地办事处城管科,发现这其中还有一些曲折,并非城管科不作为,城管科也很委屈。报道见报后,办事处上级部门很重视此事,经过调研,最终决定拆除这些围挡。
  另一种是“一直如此却未必应该如此”的情况。笔者曾得到一个线索,一个老人的老伴过世后,他与儿女商量着要把老伴名下的房子过户给自己,但是在办理公证时要收取数千元费用,这让他和儿女难以接受。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收取这么多费用是国家制定的收费标准,但是这种收费标准已经让很多人难以承担。记者先以个例报道了此事,第二天又深入了解了公证是否必要、公证费的收取是否依然合适等问题,并做了相应报道。
  注释:
  ①贺平涛:《小社区里有大新闻》,《青年记者》,2009年4月下
  ②张晋升 钟之静:《社区新闻的生成背景与采访模式》,《中国报业》,2007年第12期
  ③阳婷 王卫明 马岚:《二线城市报纸社区新闻报道策略――以〈南昌日报〉和〈南昌晚报〉为例》,《青年记者》,2011年5月下
  ④张刚:《社区新闻“六字诀”》,《青年记者》,2003年第5期
  ⑤邢振宇:《一篇差点“错过”的好新闻》,《青年记者》,2012年1月上
  (作者单位:生活日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60495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