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禅摄影的简约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亚博

  【摘要】作为禅摄影意境美的主要特征之一的简约美,是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追寻一种形式简单而内蕴丰盈的美,这种美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禅摄影的简约美用简单而有内涵的主体、简单而实用的构图、色彩和线条来弥补主体内容缺乏,后期制作突出简约等方式来体现。
  【关键词]禅摄影 简约 简单 简约美 简约主义
  禅摄影是运用禅思维捕捉到禅机,从而创作出蕴含着禅意的照片,其关键是用心感物、用心摄影,其核心是禅思维的借鉴和运用,自始至终禅意绵绵。简约美是禅摄影意境美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精简深刻的简约美
  简约意简省、节俭。简约是力求语辞简洁扼要的文体风格,其特点是简洁洗练,单纯明快,辞少意多。它是经过提炼形成的精约简省,富有言外之意。而简约美是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追寻一种形式简单而内蕴丰盈的美,这种美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
  简约和简单的区别。简单是不复杂、单纯,头绪少;不细致、草率;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等。简约不是简单,简约而不简单,简约是简洁、精致,是形容一种层次的升华。简约是一种品位,是一种大气和最直白的语言,强调内在的魅力;而简单则是相对复杂而言,是一种省事的方法和手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中西方“简约”的异曲同工
  西方的简约主义和我国的简约思想寓意大体相同,但其使用的范围和影响则相去甚远。
  (一)简约主义。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简约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艺术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等简化到最少的程度,力求以少胜多、以简胜繁。
  简约主义作为一种主流设计风格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瑞典,由于这种简约的风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精神内容上,都迎合了在这个背景下所产生的新的美学价值观,从而得到快速地向世界各地蔓延,也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家、消费者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现代主义的建筑师、画家、哲学家、音乐家等,都在寻找那些客观存在的但却往往被掩盖了的东西,寻找研究对象、材料、形式及空间的真正价值,就是寻找事物的精髓及本质。
  (二)我国传统文化的简约思想。简约主义一词来源于西方,但简约主义的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其实早已有所体现,而且比西方首次提出简约主义的时间还要早得多。
  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日“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说目标专一点少一点,就能达到目标,多则容易失去本性,找不到本质。孔子在《乐记・乐论篇》中说:“大乐必易,大礼必简”,意思是说,大的音乐一定是平易近人的;大的礼仪则一定是简朴的。《孟子・离娄下》中讲,“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意思说学习研究由博然后精深最后升华到简约。
  禅宗的精神就是直取事物的本质,不为形式所拘,一切均体现在生活细小之处,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之中。禅宗美学所提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简约,认为简约就是运用最少的手段获得最大的效果;同时认为简约并不是以偷懒或规避复杂问题为出发点,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渴望和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希望通过从简使事物变得简明扼要、清晰明了。
  简洁明晰、纯净精致、实用而朴素无华的简约主义设计理念,与我国所提倡的反对过多的雕饰和纹饰的简洁、纯朴的审美思想不谋而合。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看似简单随意的形式,却包容了饱满而丰富的内涵,北欧人臻于化境的沉默含蓄,与古老东方拈花不语的玄理禅境不谋而合。
  西方的简约主义和中国的简约思想不同的是,前者只局限于艺术设计,而后者则深入到了文化、艺术甚至是哲学思想的层面,并深深的影响了后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
  (三)简约美在文艺中的体现。我国的艺术作品中,广泛地采用了具有传统美学色彩的简约美的创作手法,而且简约已经成为一种文体风格。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名篇的文字表述已精简到极致。如儒家经典之作《易传》中就包含着丰富的简约美学思想。孔子说:“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这句话表现出了孔子对简朴素雅的喜爱。据此有学者认为,这就是最早的简约主义。从儒家思想体系来看,孔子所谓的“简”指的是素朴,不夸饰,视为大雅境界。
  中国古代的诗与画一脉相承,中国的水墨画也注重追求简约的审美思想,并以此创作和刻画出了散淡疏野的自然形象,成为古代山水画的主流。宋代画家马远的作品《水图》,其简练的线条将多变的水展现给观者,仅仅用几笔便勾勒出了水的气韵,简约而唯美。当代艺术作品对简约风格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很多摄影家都崇尚作品的简约美,尤其是微距摄影。如摄影家逆风草拍摄的《露珠》,画面上是朦胧背景上的半片叶子和叶尖上将要滴下的映入下面花草的露珠,简约而有情趣。
  三,在摄影中展现简约美
  简约美在古今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在摄影创作中也屡见不鲜。摄影跟画画不一样,画画是做加法,而摄影是做减法。画画是在一张白纸上不断添加内容,最终实现你想表达的东西;而摄影则是在繁复的景物中不断筛选,通过做减法选择你所需要的画面,力求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思想,画面要越干净越好,要减出拍摄者心中的独特风景,减出拍摄者的艺术追求。一幅好的照片要简洁明了,要选取主体和对主体起重要的衬托作用或有关联的画面,而排除或虚化那些对主题起分散作用的东西。
  (一)简单而有内涵的主体。简约的首要原则就是保持画面的简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空洞、乏味或无趣。一个醒目的有内涵的或者具有吸引力的主体就可以抓住观赏者的眼球。
  在拍摄之前,要考虑哪些景物可以摄入画面,哪些可以舍弃和虚化,力求画面简洁而有内涵。主体是照片中最关键的元素,要注意选取最有力(冲击力、爆发力)的元素作为主体,但这并不代表它要占据大部分画面。主体是一个画面中的点睛之笔,如天空中的一朵云或一只鸟,草原上的一匹马或几只羊,海边水面上的一只帆船或捕鱼人泊船用的几个木桩等。主体可以使画面瞬间激活。它虽然没有占据照片的主要画面或大部分画面,因为一个醒目的或者具有吸引力的主体就可以突出主题。主体周围留出空间能对其起到强调作用,所以可用变焦的方法虚化令人分心的景物。   (二)简单而实用的构图。构图是增强简约风格照片冲击力的关键。景物的舍弃与构图的选取同等重要,所以要根据主体已经处在的位置设计画面的构图一定要保证取景时将焦点对准在主体上,将主体放置在关键的位置上,采用非常简约的构图方式。人们常用简约的三分构图法:可以将影像横切为三等分,如将下面的大海与上面的天空分别采取1/3的方式进行拍摄,然后在中间的1/3处放置视觉重点,这样的构图能强化整体影像的张力。
  另外,有许许多多的构图法则可以拿来探索。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拍摄的海景系列照片都是采用极为简练的两分构图法,他在照片上呈现出各种各样水的造型,将地平线均匀地把天空和水面一分为二,照片上只是光线、空气、水和氛围,空旷而又严谨,平静又内生聚力。
  (三)色彩弥补主体内容缺乏。色彩在简约风格作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简约风格的照片一般比较缺乏主体内容,可以用搭配合理的色彩来弥补。在这种情况下,刨除主体及线条可以作为主体的东西,只是色块的选择与搭配就能起充当主体的作用或者弥补主体内容缺乏的作用,并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拍摄时应注意观察周围的色彩元素,注意寻找那些可作为拍摄的颜色,最好是以亮色系的为主。要注意利用光线给场景增加色彩,很多简约美的照片都有一种主要的基调颜色,包括主体和背景,但这样的环境并不容易找到,所以可以注意寻找可将色彩取得平衡的互补色系,或者形成反差对比的颜色,像是红色配绿色、蓝色对橘色、黄色配灰色,都是能让画面突然亮起来的色系搭配,从而担当起弥补主体内容缺乏的重任,既可突出作品的主体,还能使作品简约而精彩。如德国著名的街拍摄影师尼尔斯的作品《无题》,巧妙且有趣地利用绿色(占满画面的绿地)、白色(一条窄窄的小路)和黑色(一只站在小路上的乌鸦)来进行构图,画面简洁,引人入目。
  (四)线条弥补主体内容缺乏。在简约风格照片中,线条与色彩有着类似的作用,特别是当缺少主体内容时,线条同样能起充当主体的作用或者弥补主体内容缺乏的作用。
  线条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语言,也是摄影构图的主要因素。在传统摄影的构图观念中,线条是引导视觉的重要技法,能让观赏者利用照片中线条的指向性,看见重要的主题。而在简约风格的摄影中,线条将不再只是辅助主题的绿叶,而是化身成为主导影像视觉的红花。以线条在简约照片中的作用来说,当主题照片缺少内容时,线条应该要形成有利的水平线或是垂直线,进而组成有力的构图,架起照片的构成。当照片缺少主体时,线条已成为作品的主角成为主体,此时要注重妥善控制线条的指向性,让画面以最精简的元素去组合而成。线条的运用,要注意一定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要与内容紧密关联,不能脱离内容单纯追求线条的效果。如摄影家宋士敬在新疆和靖县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拍摄的《开都河源头湿地》,就是运用湿地的河流那白色的直线和曲线来表达主题的力作。
  (五)后期制作突出简约。后期制作要按照简洁而有内涵和品位的要求进行,尽可能保留画面真实,呈现出简洁的气氛。拍摄时不小心置入画面的景物,可在制作时删繁就简,也可以进行虚化,创造出纯洁干净有品位的影像。如摄影家姜炎的《轻舟伴我送水行》,是送水的渔夫撑着竹筏在江中逆水行进的情景。作者在后期暗房制作时,将江面的杂景一律摒除,只剩一片白色,使逆水而上的船夫和竹筏更加突出。这幅简单而内涵丰富的画面,不仅具有简约美,还产生了中国画的韵味和情趣,意境天成。
  (责任编辑:晓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6144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