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唐瑜入川600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健

  唐瑜原籍浙江金华府兰溪县,系宋朝宰相唐介十世孙,元末明初著名大将、明开国功臣唐胜宗之孙,是明代教育家、思想家、达州市第一位帝师。其父为明代五经博士、都御使唐祥泰,弟兄三人,瑜为长,次唐瓒,三唐瑞。唐瑜一生知识渊博,智慧超群,中庸清贫,为人低调,潜心授业解惑,躬身辅佐朱棣,主张“以人为本”治国理念,推行“强国富民”政策,倡导“平民教育”,合力推崇文化交融、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为巩固大明政权、开创永乐盛世、推动国家强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唐瑜为中国培育了一代明君“永乐大帝”。公元1381年,唐瑜任朱元璋四皇子朱棣的老师,潜心教诲,砥砺雄鹰。公元1402年,朱棣称帝,唐瑜荣升为帝师,躬身辅佐朱棣完善了明朝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编修《永乐大典》、七派郑和下西洋、疏浚大运河,使明朝发展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唐瑜奉旨入川任官分职,游宦人蜀,定居宣汉南坝镇鲲池官池坝,至今已600年。仙逝后,殁葬南坝镇东阳溪前河岸边的圣墩山下,与妻熊氏同茔共墓。公元1427年,宣德皇帝朱瞻基赦旨请入东乡县乡贤祠受享,命朝廷钦差、历届绥定知府和东乡知县到唐瑜墓地祭拜,春秋两祭,岁以为常。
  唐瑜俯身平民,敢于践行“平民教育”思想,为国育才。中国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就是唐瑜这一思想的受益者。人川期间唐瑜客观地造就了思想家唐甄。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祖籍四川宣汉,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和政论家,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同称“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唐甄一生拥有启蒙元勋、民主先驱、市民哲学家、平民政论家、农贾经济家、兵学军事家、诗人等头衔,是达州历史上彪炳史册的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唐甄一生著述颇丰,呕心沥血三十载而成的《潜书》是其主要代表作,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号称为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的两面旗帜,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唐甄被收录入《中国一百位杰出思想家》《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等书。
  唐甄是唐瑜的十一世孙,他提出的尊重人性、尊重人格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兴军强国”的军事思想、“富民兴邦”的经济思想、人人接受平等教育的“平民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受到唐瑜的深刻影响。在“口耳相授”的封建家族文化教育年代,长期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和世代“口耳相传”的家庭教育环境熏陶,使唐甄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唐瑜的思想。唐甄的进步思想源于家族的教育,是唐瑜思想的延续和升华。
  坐落在四川宣汉县南坝圣墩山下前河岸边的明朝帝师唐瑜墓,透过坍塌残破的墓状,我们仍能依稀感受到它往日宏大的气势和逝去的悠远历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7068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