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受众对负面新闻的接受心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贤斌

  每天大量的新闻报道中,总是存在正面新闻、负面新闻,还有一些中性新闻,这些新闻都会对受众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负面新闻经常获得更多的关注。所谓负面新闻,是指能对个人或社会团体产生不利影响、带来负面社会效果的新闻,其显著特点是强调新闻的新奇与反常。
  国内外负面新闻盛行的表现
  在国外的新闻实践和新闻研究方面,人们对负面新闻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882年,美国纽约《太阳报》的主编之一约翰・博加特就提出了一个经典的新闻定义,即“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个定义反映出了美国新闻界的新闻价值标准:越是超出人们常识和常规范围内的行为和事件,就越具有新闻价值,也就越值得报道。
  从这个定义里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媒体对新闻新奇性和反常性的热衷。以普利策新闻奖为例,从1917年开始,在历届的获奖作品中,揭露性的负面报道成了主流,在所有获奖作品中占据绝对优势。2014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共有14项,实际颁发13项,其中负面新闻有10项,占总数的74.6%。
  负面新闻的盛行,使得一些新闻研究专家对负面新闻形成了相同的看法。如英国传媒研究者卡尔通和罗杰在论述新闻价值的原则时说:“一个事件负面因素越多,它构成新闻的可能性就越火。”美国大众传媒专家约翰・马丁博士认为:“报纸之所以对负面新闻感兴趣是因为这种新闻有一种缺憾,而有缺憾的东西才更有吸引力。”另一位传媒专家罗宾奥斯伯尼教授甚至说:“好新闻就是没新闻(Good news is no news)。”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体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具有负面因素的新闻题材对记者来说更加重要”。从这些国外新闻研究者的话语中,我们不难发现,新奇和反常新闻的出现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在国内,负面新闻也扮演着重要角色。2004年,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教师张国良、廖圣清在调查报告《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与满足》中认为:“受众对各种性质的信息,大多数人持均衡态度,即不偏好或兼好正面和负面信息,其次是偏好负面信息,最低比例是偏好正面信息,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1.4%、34.3%、24.3%。其中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整整高出了10个百分点。在受众选择新闻的相关因素的调查中,反常性排在第三位,占到16.9%。”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受众偏好负面信息,选择新闻的时候也会把反常性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选择依据。
  受众偏好负面新闻的心理分析
  1.好奇心理。日本新闻学者很甲.就开始关注到好奇心理与新闻的关系。在解释新闻的起源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见解:“心理学者在谈到知欲的基础本能时,首先举出好奇的本能。因此,我们可以说好奇的本能是形成报刊的最根本的心理条件。”认为好奇心理是新闻的起源有失偏颇,但用它来解释人们为何关注新闻是有一定道理的。
  好奇心理表现在人们总是乐于接受反常的、新奇的罕见信息。负面新闻具有反常性,更能激起公众强烈的好奇心和知晓欲望。如“老人倒地,无人敢扶”或者“老人倒地,扶者被讹”等新闻被报道出来后,受众通常会感觉到很好奇: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怎么变成了一个问题?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受众关注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
  在“刻板印象”心理的支配下,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固有经验去评判某类人或物,这容易使人产生社会偏见。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人们的好奇心理就会被激发。例如,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老师应该为人师表,当有与老师的形象相违背的事情发生时,就会引发公众的好奇心。2014年6月18日,一则“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猥亵诱奸女学生”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又如,人们认为名人应该阳光正派,当有的明星吸毒、家暴的新闻出现时也会刺激公众的好奇心。2014年3月以来,李代沫、宁财神、张元、张默等多个娱乐圈名人的涉毒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2.恐惧心理。从心理分析角度看,负面新闻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可以看成是民众恐惧心理的表达,它给民众提供了释放压力的渠道。
  恐惧心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占人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我们有忧患意识。国外甚至还有学者认为,人们对负面新闻的偏好可以追溯到人类起源时的遗传,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危机四伏,进化中必须对坏新闻保持关注。如果不能对不利的环境迅速做出反应,基因就很难延续。
  负面新闻可以看成是民众恐惧心理的表达。当下媒体大量传播负面新闻,公众也过度关注负面新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安全感的欠缺。同时,这些负面新闻所包含的内容可能承载着与公众共通的命运。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拆迁是必然的,只要双方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拆迁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但当拆迁演变成暴力拆迁的时候,相关的负面新闻报道就会使受众缺乏安全感,进而产生恐惧心理,对与暴力拆迁相关的负面新闻的进展情况尤为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时刻关注负面新闻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另外,浏览负面新闻也能成为受众心理压力宣泄的一种方式。有些人遇事不顺时,会拿负面新闻进行自我暗示,缓解压力;当遭遇失败时,可以用负面新闻做挡箭牌,将不满都推给外在环境。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使自己紧张的心情得以舒缓。
  3.体验心理。负面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但是由于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们也有亲身经历的可能。受众在接触这些负面新闻的时候,存在一种心理体验,在心理层面上把可能破坏我们日常生活的意外事件体验了一遍,对这些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意识的形式。
  比如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央视进行了现场直播,尽管地震发生的地点与观众相距很远,但是很多观众坚持守在电视机旁,关注着现场的进展,泪流满面。受众就是通过这种关注,了解了地震中可能发生的事情。虽然这种经历只是一种心理参与,但它是一种带有感情的心理体验。体验过后,受众更多地希望永远不要发生这样的事,灾难防范意识增强。
  结语
  综上所述,好奇心理让受众产生了“怎么发生了这样的事”的想法,恐惧心理则让受众考虑“如何避免发生这样的事”,体验心理则让受众产生了,“希望永远不要发生这样的事”的愿望。止是受众的这三种心理作用促成了其对负面新闻的关注。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负面新闻的过度传播,会让公众失去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习惯,也会产生消极情绪和阴暗心理,而盲目的从众和理性判断的缺失则会导致极端行为。因此,我们要对负面新闻进行理性引导。只有在理性的引导下,负面新闻才能发挥正面效应,社会才能够正常地向前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7887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