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悲惨的“哭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伯江

  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东北侧的林荫深处,耸立着两面黑色大理石磨成的、像镜子般平滑的碑墙,它就是被人称为“哭墙”的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这块横躺在大地上的纪念碑,正面望去很像一本打开的书,“书”页上镌刻着密密麻麻的字――那是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一去不复返的58132个军人的名字。
  有人向我推荐说:“哭墙”值得一看,它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伤痕”。
  我是在1997年11月11日美国的“退伍军人节”这天来参观这座纪念碑的。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只见不少身着当年军装的越战老兵,在阵亡战友的名字前默哀,或伸出手来抚摸那些阵亡者的名字;一些阵亡者的妻子儿女,在阵亡者的姓名下面放上一束红玫瑰;有的阵亡者的母亲会在纪念碑下留下一封信,借以倾吐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有的阵亡者的子女还会在死去亲人的名字下边留下一张自己的近照。一位游人告诉我,除“退伍军人节”外,每年的5月30日“阵亡将士纪念日”这天,来这里的人也特别多。当然,即使在平常的日子里,来这里的人也不少。不少人在此回首往事,往往少不了会倾洒泪水,这大概也是这座纪念碑所以叫做“哭墙”的缘故。
  建造越南战争纪念碑的想法最初是由一个名叫杰恩・赛克罗格思的陆军下士提出来的。1979年4月27日,一群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组织,旨在争取在华盛顿的中心地带即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地带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该组织明确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并必须满足4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二是要与周围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三是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四是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许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1980年7月1日,美NIN会终于批准在靠近林肯纪念堂的宪法公园尽头建造这座纪念碑。之后,便由美国建筑家学会组织在全国范围公开征集设计方案,结果从征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选中了一位名叫林璎的华裔女大学生的作品。当时林璎正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四年级,年仅21岁。林璎在阐述自己的设计时这样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花岗岩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1982年11月13日,纪念碑落成并向公众开放。呈现在人民眼前的这座纪念碑总长152米,两面碑体各长约76米,两碑夹角125度,碑高约3米。据说制作纪念碑的黑色花岗岩来自印度,在美国的佛蒙特州切割,在田纳西州镌刻阵亡者姓名,所刻姓名都一样大小,每个字母高1.34厘米,深0.09厘米。美国从1954年开始直接卷入以越南为主要战场的印度支那战争。后逐步升级,从1965年开始派出地面部队直接投入越南南方战场。之后,美军便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直到1975年5月被彻底赶出越南而告结束,越南也最终取得完全的独立和统一。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先后派遣270万军人到越南参战,最多时参战兵力达54.34万人,总共消耗军费3000多亿美元。差不多在纪念碑建成的时候,于1961年至1968年越南战争期间担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回顾――越南战争的悲剧与教训》。在这本书中,这位参与越南战争决策的人在经过多年的沉默之后这样表示对这场战争的忏悔:“人们总是事后比事前聪明。这一格言在时间的走廊里、在许多人身上、在许多情况下和许多时代中不断回响。人无完人,我们也难免会犯错误,我不得不带着痛苦和沉重的心情坦白承认,这个格言也同样适于我和与越南有关的一代美国人。”“哭墙”的建立,实际上反映的正是美国人这种对越南战争反思和忏悔的心情。
  从“哭墙”回到学校,正好碰上外交学院的几名大学生。其中有一位正好是越南裔女学生。我向他们谈起了参观“哭墙”的经过和在“哭墙”前的见闻。没等我说完,这位快人快语的越南裔女学生便有些愤愤不平地说:“美国仅有‘哭墙’是不够的。‘哭墙’上刻上名字的美军阵亡人员,虽然他们也是越南战争的受害者,但他们同时也是给越南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人。真正值得美国人记住的应当是越南战争的教训。”听了这位越南裔女大学生的话,我在网上查阅了有关越南战争的资料。据越南政府1995年4月3日公布的数字,在从1954年至1975年历时21年的“抗美救国战争”中,越南共死亡、失踪和伤残800多万人。其中,在战场牺牲达110万人,失踪30万人,伤残60万人。此外,还有200万平民被杀害,200万平民致残,200万人遭受化学毒剂、毒气的伤害。而那时越南的总人口只有约4000万人。
  看了这组数字,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知道在“哭墙”前面洒下泪水的美国人,是否会想到那些更多的被他们发动的侵略战争夺去生命的人,我也不知道至今还在热衷于以军事手段干涉他国内政的美国人,是否会想到他们在给别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正在给自己建造更多的“哭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49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