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终极”步兵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木叶君山

  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自行火炮的发展与繁荣。在各大洲的地面战场上,主要交战国纷纷投入了各自研发的自行火炮,种类包括自行反坦克炮、自行榴弹炮、自行高炮……
  不过在其中,有一种类别却是德国人的“专利”,那就是自行重步兵炮。战争期间,德军先后使用过4种采用不同装甲底盘的自行重步兵炮,而基于Pzkpfw 38(t)坦克底盘的“蟋蟀”式(Grille)则是其中出现最晚、产量最大、也是性能最好的一种。
  
  “独门兵器”?
  
  要介绍自行重步兵炮,当然首先得介绍步兵炮。所谓步兵炮,就是直接为步兵部队提供中、近距离直瞄火力支援的压制兵器,其打击威力小于野战炮,但大于追击炮。
  当时,没有哪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对步兵炮投入如此大的热情,无论是种类还是质量。不过要说到重型步兵炮,那么即便是在拥有多种口径步兵炮的德军装备库中,也只能找到一种而已,那就是150毫米口径的sIG 33型。既然这种重型步兵炮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那么以此为基础开发的自行重步兵炮自然也就是德军的“独门兵器”了。
  作为“世界上最大口径步兵炮”的sIG 33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开发,于1933年装备部队,其使用贯穿整个二战,在战场上赢得了火力强大和坚固耐用的口碑。但是对于强调机动作战的德军地面部队来说,它存在运动性能差的显著缺陷。该炮自重高达18吨,以畜力或机械牵引都不能令人完全满意,更不要说是伴随装甲部队作战,有时就连响应步兵的攻坚需要都显得反应迟缓。
  于是,装备部门便想到了为这种武器装上“腿和脚”――履带式底盘。
  波兰战役结束后,这项工作便告展开,于是便有了后来投入法国战场的第一种自行重步兵炮――基于1号B型坦克底盘的Ⅰ号自行重步兵炮,制式名称150毫米sIG 33/Sf)attfPzkpfw I Ausf B;以及投入北非战场的第二种自行重步兵炮,基于II号坦克底盘的Ⅱ号自行重步兵炮,制式名称150毫米sIG 33 Ⅱ/Sf)。
  这两种自行炮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和制造,在结构上相当简单,其中的第一种甚至是将sIG 33整个炮架和路轮直接架到了坦克底盘上!很显然,这种临时草就的方案根本无法满足较长时间内的需要。另外,Ⅰ号和Ⅱ号坦克都属于早期轻型坦克,用它们来做重型步兵炮的底盘也不是什么理想的选择。
  
  捷克工厂接单
  
  基于已有的两种自行重步兵炮并不令人满意这一现实,在1942年3月6日柏林举行的装备会议上,军方提出了开发新型自行重步兵炮的提议,具体要求是:延用sIG 33型步兵炮、底盘性能可靠、整车能满足相当一段时期内前线部队对中、近距离压制兵器的需求。
  军方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位于布拉格的BMM工厂。BMM这个名称让人感觉非常陌生,但如果换成其在战前的名字那就如雷贯耳了,斯柯达工厂。没错,德军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后,将这家久负盛名的重工企业改名易帜,并纳入到德军重型武器的生产基地序列中。
  BMM选择了38(t)坦克的底盘,这一决定顺理成章,因为该坦克的制造商就是斯柯达工厂。战前,捷克陆军称38 LI)坦克为LT-38,而当德军使用后称其为Pzkpfw 38(t)。它不仅是战前捷克斯洛伐克军事工业最成功的产品,也在二战爆发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在闪电战中充当着颇为重要的角色。到柏林的这次装备会议举行时,BMM的38(c)坦克生产线仍然在全速运转着。
  而在以这种坦克底盘为基础试制变型车之后,德国人发现这是一种理想的武器搭载平台,于是便产生了多种知名的武器,比如“黄鼠狼”Ⅲ(MarderⅢ)自行反坦克炮,又比如以“小车扛大炮”而著称的“追猎者”(Hetzer)驱逐坦克。
  当时,BMM推出的“黄鼠狼”Ⅲ是德军自行反坦克炮家族的最新成员。有意思的是,即将推出的自行重步兵炮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黄鼠狼”Ⅲ的附带产品,毕竟两者都使用同一种底盘。德军装备部门的负责人应该也是这样看问题的,因为从车辆序号便不难看出:“黄鼠狼”Ⅲ的序号是Sd.Kfz.138,而新型的自行重步兵炮则是在此基础上加了后缀的Sd.Kfz 138/1。
  
  “前仆后继”
  
  试制工作于柏林会议决定做出的当月即告启动,由于要大幅改进1号自行重步兵炮的“原始”设计,BMM的工程师们精心布局,对每一处细节都详加考虑。结果,因为这样的精耕细作,加上BMM同时要推进“黄鼠狼”Ⅲ的制造,以及东线战场形势趋紧,在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另外一种同类武器后来居上,成为德军自行重步兵炮家族的第三个成员,并抢先装备部队。
  这便是由德国阿尔凯特公司应东线部队要求而紧急开发出来的33B型白行重步兵炮。它以Ⅲ号突击炮为底盘,制式名称Sturm―Infanterlegeschutz 33B。这种武器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类似突击炮的封闭式战斗舱,而不是自行火炮惯用的敞开式战斗舱。33B主要被紧急送往斯大林格勒参战,但是到1943年2月这场大会战结束时,有限的数辆几乎全部损耗在那座城市了。
  而就在那时,BMM的新型自行重步兵炮终于正式量产。新型自行重步兵炮和33B型一样,主要武器采用了经过改良的sIG 33/1型步兵炮。这一改动的目的是利于将该炮更方便地搭载到履带式底盘上,炮身并未做任何改动,炮架和制动装置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重新设计,以减小其在底盘上所占据的空间。这一工作原本也是由BMM工厂负责的,不过后来转给了sIG 33的“娘家”莱茵金属公司。
  sIG 33/1虽然更适合底盘改装,但后来却暴露出炮管使用寿命较短的毛病。平均每发射1500发炮弹就得更换炮管,只有标准型s10 33炮管平均寿命的十分之一。具体原因并不很明确,估计应该是和改动过的后坐力制动装置和炮架有关。
  不管怎样,第四种、也是最后一种自行重步兵炮终于呼之欲出了,而在所有4种同类型武器中,BMM的新产品无疑是最出色的一种。它不像其他几种自行重步兵炮那样或是设计草率、或是仓促上马,而是具有精心打造的整体构架。此外,38 Ct)的坦克底盘,也是比另外几种底盘更为优秀的火炮载体。
  
  第一款:日型
  
  BMM的自行重步兵炮共有两种变型,它们的战斗舱布局不同,被分别称作H型和M型。有趣的是,前面曾说过该炮和同一底盘的“黄鼠狼”Ⅲ自行反坦克炮被看作是“亲戚”。BMM自行重步兵炮的H型是炮身居前,这一点和“黄鼠狼”Ⅲ H型的布局一样:而自行重步炮的M型则是炮身居后,这一点又和“黄鼠狼”Ⅲ M型的布局一致。
  不过,H型的诞生实际上是一个折衷结果。按照军方的要求,原本订购的200辆是要采用38(t)M型坦克底盘的,只是由于底盘的交付延迟,才临时改用较早型的38(t)H型坦克底盘而成为H型,制式名称15cm sIG 33(sf)aufPzkpfw 38(t)AusfH。

  全车长4.95米、宽2.15米、高2.4米,战斗全重115吨。BMM的设计师在去除了38(t)坦克的炮塔后,在底盘靠前部的位置开辟了一个战斗舱,其内安装了1门sIG 33/1型步兵炮,炮身高低射界一3°至+72°,水平射界左右各5°,最大射程4700米。
  发动机舱则位于底盘的后部位置,内装有1台6缸水冷110千瓦发动机。全车理论最大速度42公里/时,公路最大速度35公里/时,越野最大速度20公里/时。该车最多可携行燃料218升,最大公路行程185公里,最大越野行程140公里,最大越壕宽19米。
  为了给战斗舱提供防护,去掉了底盘上原有的驾驶舱前部装甲板和机枪座,代之以一块高15米、厚250毫米的装甲板,同时作为战斗舱的正面和步兵炮的防盾来使用。在这块装甲板上分别开有供驾驶员和炮手使用的观察孔。构成战斗舱后部的两片装甲板,则是以铰接形式与战斗舱两侧的装甲板相连,可以朝外打开,供人员进出。整车的防护能力为:底盘正面装甲50毫米,侧面和后部装甲15毫米,战斗舱正面装甲25毫米,侧面装甲14.5毫米。
  H型配有1挺7°92毫米MG 42机枪和2支9毫米MP 38/40冲锋枪。值得注意的是,该车成为诸多38(t)改型车辆中第一种去除了原装的捷克制机枪、改用德国制式机枪的型号。至于在自行重步兵炮上加上机枪,也是吸取了前面同类武器没有配备机枪而时常陷入被动的教训。
  车体上的其他设计细节包括:配备了天线:战斗舱两侧架有一具弧形金属架,以便于在雨雪天气张挂帆布罩之用,战斗舱前装有一具H型支架,用于行军时支撑处于水平位置的炮身。
  首批完成的H型共计25辆,于1943年2月装运前线。接着,BMM分别于当年3月和4月完成了40辆和25辆,另外在4月还交付了使用38(t)K型坦克底盘的另外27辆。5月和6月的产量分别是52辆和31辆,此后还在10月额外生产了10辆。
  
  第二款:M型
  
  当军方看中的38(t)M型坦克底盘终于可以交付后,BMM的自行重步兵炮就以之为基础而成为M型,制式名称150毫米sIG 33/1aufPzkpfw 38(1)AusfM。需要指出的是,正是从这个型号开始,这种武器才获得了“蟋蟀”这一正式名称。
  由于M型的发动机舱位于车体中部,再加上重新设计了战斗舱,该型的外观和H型看起来是截然不同的。最明显的是M型的战斗舱移至车身后部,全车重心明显偏后,而且该战斗舱与H型的相比略显“苗条”,同时高度有所增加。
  战斗舱的一个内在变化则是其底部位置降至坦克底盘内部,这样车上人员就获得了较为宽敞的操作空间,炮手可以以站姿操作步兵炮。战斗舱后移的另一个好处是给前部的驾驶舱留出了空间,这样M型得以在车体前部右侧单独设置了高出底盘的观察塔,该车给驾驶员提供的视野明显好于H型的观察孔。
  M型的装甲防护水平也有所提高。尽管底盘仍然保留了38(c)坦克的铆接装甲板,但是战斗舱改用整体焊接结构,从而提升了坚固度。另外一个设计细节是,在步兵炮后坐力制动装置下方附加了一块可以滑动的装甲板。这样,当炮身在发射时摇至最大仰角时,这块装甲板就可以滑至竖立状态,从而为暴露的战斗舱前部提供额外的保护。
  从行动装置来看,M型的上部结构调整有利于悬挂装置受力均衡,而增大马力的发动机也使全车的行驶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虽然调整了战斗舱位置,但是M型的各项性能数据和H型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两种型号的“蟋蟀”车组成员均为5人,包括驾驶员和车长各1人、炮组3人(其中1人兼任无线电操作员)。其中驾驶员居前部右侧,装填手座椅位于炮身右后方,车长座椅位于炮身左后方,炮手的位置分别处于炮身后侧。
  “蟋蟀”M型的量产是德军自行重步兵炮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生产。1943年11月,BMM向前线交付了第一批共计14辆,接着在1944年又交付了160余辆。之后,由于军方提出要将基于同一底盘的“追猎者”式驱逐坦克列为优先生产项目,“蟋蟀”的生产在当年9月就基本停顿了。不过,到了1945年三四月问,BMM又额外完成了几辆M型,从而使得“蟋蟀”和“追猎者”一样,成为少数几种一直生产到“末日”来临的德国装甲车辆。
  H型和M型相加的总产量在400辆左右,这个数字虽然并不算多,但已使“蟋蟀”成为德国4种自行重步兵炮中的“老大”。
  
  编制和装备
  
  从布拉格的生产线下来之后,保持着出厂时底漆的“蟋蟀”便由铁路运至苏联境内的奥洛莫克(OlomoUc)装备站,然后在那里被分配到不同的前线单位,接着由使用部队在车身涂上各自的徽章图案和战地迷彩。
  从编制上看,虽然步兵炮在理论上应该支援步兵作战,但自行重步兵炮从来就没有被划入步兵师。早在1940年,这些武器就被分配到装甲师属摩托化步兵营的自行重步兵炮连,每连拥有6辆。
  而在德军调整编制后,自行重步兵炮被分配到装甲师或装甲掷弹兵师,不过并不隶属于师属炮兵团,而是作为装甲掷弹兵团的支援炮兵使用。一个标准的自行重炮兵连应该编有6辆“蟋蟀”,另外还有弹药、补给、修理、回收等保障单位,共装备有各种履带式或轮式车辆近40辆
  从德军1943年至1945年的编制表来看,理论上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应该编有12辆“蟋蟀”,但这只是“理论”状态。最初,确实在较大范围内做到了这一点,不过随着战事的推进,有限的补充品就只能优先供给武装党卫队(ss)的装甲师了。
  从1943年春天起,陆军第1、2、4、5、16、17、24、26装甲师,第3、29装甲掷弹兵师以及“大德意志”装甲师,武装党卫队第1SS“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第2SS“帝国”师、第3SS“骷髅”师等部相继接收了“蟋蟀”。
  但是在经过战场损耗之后,补充替换就不能照顾到这么多单位了,到年底就只有“帝国”师和“骷髅”师等部得到了有效补充。而当BMM工厂开始向前线输送新的M型后,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于是有的部队出现了同时使用两种型号“蟋蟀”的情况。
  除了上述单位,还有一支特殊部队也有使用过“蟋蟀”的记录。这就是第1雪地师(Skuager Divlslon),或称第1滑雪师。该部在1944年由旅升级为师,是专门在冬天用于东线战场的特种师,以快速、机动、灵活投送为突出特点。之所以选中“蟋蟀”这样的“重武器”来装备这个快速师,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蟋蟀”拥有良好的机动性能。
  根据德国国防军战时日志记载,到1945年3月时,前线共有173辆“蟋蟀”在役。当年4月10日,最后一批13辆“蟋蟀”出厂,它们被分别配发到3个装甲掷弹兵师:第18和第20师各得到3辆,

第25师则得到了7辆。
  德国战败后,幸存的自行重步兵炮均被销毁。不过在BMM――此时又改回斯柯达的本名――的老家捷克斯洛伐克,却还能看到“蟋蟀”。新成立的捷克陆军在自己的军备仓库里保留了数辆“蟋蟀”,一直使用到1948年末。
  
  投入坦克大会战
  
  “蟋蟀”的首次成规模亮相,是在史上最大规模坦克战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为发起“堡垒”作战而调兵遣将,首批出厂的“蟋蟀”H型也奔赴前线。其中“大德意志”师装备16辆“蟋蟀”,“希特勒警卫旗队”师装备12辆,“帝国”师也装备了12辆。
  有趣的是,库尔斯克成为德军多种自行重步炮集中亮相的舞台,无论是崭新的“蟋蟀”、元老级的Ⅰ号、还是从斯大林格勒城下幸存的若干辆33B型,无不在此齐集。
  伴随着“虎”式和“豹”式坦克、“灰熊”式突击坦克、“斐迪南”式坦克歼击车等新型重装备,“蟋蟀”H型涂装着砂黄底色加深褐色不规则多边形的迷彩,也带着德军方面的厚望投入了这场大战中,
  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布设了大量永固据点,这些目标恰巧符合“蟋蟀”的战术定位。此战中,新型的自行重步兵炮除了向目标投射常规的高爆弹之外,还使用了一种特制的42型炮射榴弹。这种榴弹带有飞行尾翼,采用炮口插入式装填,最大射程可达1000米,在用于打击暗堡和地雷场等目标时效果极佳。
  但是,几乎所有投入库尔斯克的新式武器都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蟋蟀”也不例外。实战表明,这种武器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携弹量有限。通常情况下,“蟋蟀”自身的携弹量为12发。其中6发放置于战斗舱内炮身后方的弹仓内,4发放置于战斗舱右侧内壁,2发横置于战斗舱左侧内壁。但这在库尔斯克的攻坚战中显然不够,于是使用者纷纷向“蟋蟀”的战斗舱里塞入了更多炮弹,最多的记录达到19发。但即便如此,还是不够用。
  炮弹的输送缺乏有效组织,过程显得缓慢而拖沓,其结果便是当“蟋蟀”的自携炮弹打完后,自行重步兵炮连就丧失了应有的炮击强度和密度,也就谈不上对苦战中的掷弹兵们提供什么支援了。
  库尔斯克的教训产生了一个后果,那便是开发了专门的弹药输送版“蟋蟀”。该型号专门用于运送炮弹,去掉了步兵炮,战斗舱内部进行调整以容纳较多炮弹。从1944年1月到5月,BMM工厂共交付了93辆,编制规范为每个自行重步兵炮连配备2辆。在这93辆之中,后出厂的40辆还加配了野战改装套件,从而可以在有需要时在战场上改回为真正的白行重步兵炮。
  除了备弹少,“蟋蟀”的另一个问题是防护能力有限。底盘的正面装甲厚50毫米,在1943年时已难称有效,而战斗舱正面装甲仅有25毫米,抗打击能力更弱。另外,由于和师属炮兵团的榴弹炮相比射程偏近,“蟋蟀”经常要在直接遭受敌火威胁的位置上开火,也就增加了被击毁的风险。
  为了提高“蟋蟀”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兵站勤务人员在前送时曾在车身工具附件中特别加装大量的绳子,其目的是便于实施树叶伪装。按照后方人员的想法,如此一来,这种自行重步兵炮便可以藏身于灌木或矮树林中。不幸的是,这种“善意”在库尔斯克纯属多此一举,因为当地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地貌条件!
  
  “成功”与“失败”
  
  尽管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但“蟋蟀”仍不失为一种出色的战场压制兵器。和其他几种基于38(t)坦克底盘、外形优雅的战斗车辆(尤其是“黄鼠狼”Ⅲ)不同,“蟋蟀”的外观给人以结实有力的感觉,而就其在后来的战事中所担负的多样化的角色来看,表现也确实令人放心。
  库尔斯克之后,“蟋蟀”继续活跃着。从冰天雪地的俄国前线到后来的波兰和匈牙利战场,从山峦起伏的南斯拉夫到阴雨笼罩下的意大利,从灌木丛生的法国乡间到阿登山区,这种自行重步兵炮几乎无役不与。
  战场上,“蟋蟀”可在4300米至4700米的最大距离上对目标实施火力压制;对3500米之内的目标进行直瞄射击;当炮身达到最大仰角75。时,前线士兵们将它视作自己的“榴弹炮”:而在发挥其相对灵活的行驶性能往来驰骋时,士兵制作精良的“蟋蟀”M型模型们又把它当成突击炮――有趣的是,在随车的使用手册里有这么一句话:“蟋蟀”绝不能被当作突击炮来使用。
  总体上来看,在库尔斯克之后直到二战结束的日子里,“蟋蟀”在支援掷弹兵和步兵作战方面表现得很好,被后者认为是“至关重要的武器”。值得一提的是,代表着捷克重装备制造工艺顶峰的38(t)坦克确实经得起考验,其底盘具有很强的生存力,履带和负重轮都坚固可靠,这使得“蟋蟀”拥有其他几种同类武器所不具备的高战场通过性,即使是在糟糕的路段也是如此。
  事实上,当东线德军开始由攻转守时,这种武器更是体现出了至关重要的价值。在战线漫长的俄国战场上,德军主战坦克极度匮乏,这时“蟋蟀”以其灵活的机动性能在冰天雪地里往来奔波,为战壕里奉命“战斗到最后一人”的步兵们及时送去支援火力。
  战斗的目的不再是为夺取阵地,而仅仅是为了保住性命,此时的“蟋蟀”,也算是在真正意义上诠释了什么叫做“步兵炮”。
  当然,这种个体的“成功”对于德国整体的“失败”毫无补益。随着德军在各条战线上的溃败,这种自行重步兵炮也被逐步蚕食分割,最终消失于无形。
  车身编号2115号的“蟋蟀”H型就是这种失败的见证者之一。该车于1943年4月配发“大德意志”师,在经历多场激战后于1944年送厂返修,之后在1944年底成为所谓“元首”装甲掷弹兵旅的一份子。次年,这辆“蟋蟀”转战于维也纳附近,接着且战且退,最终在向萨尔茨堡败退的过程中被丢弃。
  颇令人意外的是,整整54年之后,这辆沉入恩斯河(Enns River)河底的“蟋蟀”,得以重见天日。在这条发源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州的多瑙河支流的河床里,奥地利潜水员经过仔细搜索,发现了这辆“蟋蟀”的残骸。虽然破败,但它在出水后成为今日唯一存世的“蟋蟀”H型――至于M型,则在美国阿伯丁战车博物馆等都有完整的收藏。
  或许是命运的讽刺,这种自行重步兵炮在二战中的最后一幕,发生在制造它的地方:布拉格。1945年5月,捷克首都爆发了反德起义,1辆刚在BMM工厂完成基本组装的“蟋蟀”被匆忙派上场镇压起义者。于是,在文西斯劳斯(Wenceslaus)国王广场,人们看到了一辆独一无二的“蟋蟀”:它还没有来得及装配步兵炮,倒是临时性加装了1门30毫米口径MK 103航空机炮。这种机炮威力颇大,但却是专用于Hs 129这样的对地攻击机的。结果,这辆“蟋蟀”很快就被一群捷克警察包围,接着,苏联坦克开始到场……
  这辆怪异的“蟋蟀”变型车是这种自行重步兵炮一直生产到大战结束前夕的证明,是存在过用履带式底盘搭载航空兵器这一奇特做法的证明,更是曾经强大的德国装甲力量走向灭亡的证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51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