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梨树县农机发展现状及推广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守海

  摘要阐述了梨树县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对策,以期发挥大型农业机械在提高整地质量方面的作用,促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现状;推广对策;吉林梨树
  中图分类号S2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270-01
  
  梨树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农业机械化为梨树县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县每年采用农业机械整地面积14.3万hm2,小型农机灭茬整地面积占整地总面积的91.6%,大型农机整地面积仅占8.4%。长时间应用小型农业机械作业整地,致使耕地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影响了作物产量的稳定和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对大型农业机械作用认识极大提高,现在大型农业机械又走进耕地发挥作用。它不仅局限于整地、播种作业,还能进行小四轮等小型机械无法取代的深松和一次性完成秋季收获等农业生产作业。因而大型农业机械化必然很快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1-4]。
  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1.1农机发展历程
  梨树县是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较早的县。20世纪80年代农业机械化就在全县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基本采用大型农机作业,机械化程度和技术水平都达到了历史的一定高度。80年代末期,随着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推进,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和管理,这势必给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带来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至此使大型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在一定时期内被搁浅。以小四轮为代表的小型农业机械在短时间内扑向农业走进家家户户,充当了整地作业的主力军。随着小型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上作业时间的延伸,广大农民渐渐地认识到小型农业机械整地对农业生产的制约。
  1.2农机在整地中推广应用情况
  从整地方式方法来看,梨树县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可分为2个阶段:一是大型农业机械推广和应用,大型机械化作业基本上是从深耕整地到播种。整地基本上是秋翻秋耙,使整地实现了碎、平、细和上实下虚,耕层厚度保持在20~23 cm;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广泛地接纳降水,有利于土壤的保水提墒,有利于促进作物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条件的形成,从而增强了作物的抗御干旱、倒伏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以小四轮为代表的小型农业机械在整地作业中的广泛应用。由于小型农业机械价格低廉、生产作业灵活,它不仅在农业田间播种到秋收拉地灭茬中发挥作用,而且农闲时还可以进行运输,因此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20世纪90年代末以小型农业机械化整地作业已经全面普及。由于长期采用小型农业机械整地作业,致使土壤耕层质量下降,耕层越种越薄,犁底层越来越厚,耕地板结更为严重。据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008年梨树县土壤犁底层的情况调查”,梨树县的6个主要土壤类型,除风沙土壤外,黑土、黑钙土、冲击土、草甸土及山地棕壤土的犁底层都出现异常变化。对耕作土壤来说,正常的犁底层出现的位置应距地面18~22 cm,厚度5~7 cm。但被调查地块犁底层出现的位置平均在距地表12.79 cm,比正常高出5.21~9.21 cm,犁底层厚度平均为16.60 cm,比正常增厚9.60~11.60 cm,犁底层厚度增加了165.78%~232.00%。不合理的机械作业给本来脆弱的农业又加薄霜。
  2推广大型农业机械的对策
  2.1把握政策促推广,因地制宜谋发展
  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搞一刀切。除了抓住机遇利用好国家政策,各地一定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经济条件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过去,梨树县曾经是农业机械化强县,因此一定要利用好这一历史优势,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农机的有利时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加大型农机装备总量,改善机群结构,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2.2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农机技术培训
  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充分展示大型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让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开展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的示范,也极大地促进各类农业机械的完善配套和技术的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作业机手的培训,提高作业水平,使农机和农艺得到更好的整合。提高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通过观摩学习等方式,各地从实际出发引领农民走农机合作发展的道路,帮助农民组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性组织,减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带来的不必要的投入。推进农机产业化,促使农机服务队伍素质高效化、服务专业化、农业生产现代化。
  3参考文献
  [1] 杨立才,陈鹏宇,明道麟.湖北省农机推广基本现状及对策浅析[J].湖北农机化,2010(5):18-22.
  [2] 丛福滋.我国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2):12-14.
  [3] 刘晓明.设施农业新型耕作机械化技术[J].当代农机,2007(11):56-57.
  [4] 方修义.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安庆科技,2006(2):22-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56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