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体育教师的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鑫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走访、座谈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相应能力,供各位同行、朋友共同塑造更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体育教师;班级管理;教学;评价
  
  1.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是指为了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让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具备的能力。通常包括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选拔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等。
  1.1设计、创造教书育人环境的能力
  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周而复始地高效运转,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管理者和实践者,必须具备设计、创造教书育人环境的能力。这种环境,不仅是指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还要创造班级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和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1.2选拔、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是教师的助手,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中的作用,常常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师能否选拔和培养好学生干部,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乃是能不能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因素。主体作用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很好的挖掘, 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影响教学效果较大的非智力因素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1.3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于活跃班级文化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老师,必须具备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这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1.4组织各方面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
  教师自身要和其他有关教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教师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把学校的共团、学生会等组织和学生家长、校外教育机关、派出所、街道组织等联系起来,从各方面去影响学生,给学生造成一个有利于培养优良品德的环境。把各方面教育力量汇集起来,促使学生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是教师育人的重要能力之一。
  1.5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之间关系和谐、群体有内聚力的班集体,是教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而学生之间能够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则是形成这种班集体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
  2.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全面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所应具备的能力。通常包括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能力、在课中的教学能力、在课后的评价能力等。
  2.1课前准备的能力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重点和难点,具备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实施方案,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地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关系,对每一节课设计的教学蓝图,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一般说来,教案设计得越科学、越周密、越实用,教师讲课时也就越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设计编写教案,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能力。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教师能否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
  2.2 课程中的教学能力
  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力,是指把教材中抽象概括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抽象的知识有活生生的内容,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东西,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能力。教师能否深入浅出地讲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它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也就是把思想、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是使用语言来进行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程度和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个教师知识再丰富再渊博,如果言语表达不清,学生也是难以学到的。所以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板书是提示教材内容、纲目标题、演示试题及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板书布局合理,简明扼要,字迹工整,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准确的掌握,并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设计板书的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教师直观教学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直观教具的选择、设计、制作,出示的时机、方位、方式,学生已有的经验等,支配与利用这些因素则是教师演示实验的能力。各科教师都应具备这种能力,能够编制演示材料、资料,操纵电化器材,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于某一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仅在课内注意听讲,课外也会想方设法寻找有关读物,寻幽探奇,向该学科的纵深处钻研。所以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自己所教的学科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乃是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更加主动,求知欲望也会大大增强。日复一日,就会迁移、内化,逐步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切实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不仅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除具有许多共性特征外,还在性格品行、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师只有从各方面去观察学生,摸清他们的个别特点,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因材施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构成,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因素构成的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来决定。因此,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就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
  2.3课后的评价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条撬动学生发展的无形杠杆,正确的学习评价可以培养人才、造就人才,错误的学习评价则可能扼杀人才、埋没人才。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在课后评价中应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在评价标准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家长评价落到实处,并保证各类主体评价的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避免虚假评价。正确处理评价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将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廖嗣德.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0,6:49-51.
  [2]胡桐旺.浅议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5,2:119-12.
  [3]齐桂莲.信息化时代教师能力结构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127-132.
  [4]刘传新.略谈中小学教师教研意识及其培养[J].绥化学院学报,2005,7:78-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62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