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树种选择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 涛
摘要:通过治沙树种选择试验,提出新疆且末县车尔臣河东岸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防沙治沙植物的最佳选择,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
关键词:治沙;树种选择
1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位于且末县车尔臣河中游东岸的广袤的沙漠上,该沙漠区年降水量12mm,蒸发量3 700mm,空气相对湿度为35%,年均气温10.10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6.40 ℃,夏季极端最高气温43.50 ℃,
7月均温25.20 ℃,1月均温-9.20 ℃,夏季沙表温度可达70 ℃以上,无霜期167d,年均风速≥2.50m/s,年≥8级大风15.80d,最长达37d,主害风为东北风,沙尘暴日数24.50d,最多达53d,浮尘天气193.70d,沙丘活动性极强,年均向西南方向移动距离可达20m,沙漠地貌极易改变。地下水埋藏浅,水位11.30m,几乎无任何天然植被。[1]土壤基本为流动风沙土,沙体呈浅黄棕色,质地0.25~0.35mm粒径的细纱为主。土体结构松散,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0.10%,盐分含量少,仅0.15%左右,土体呈碱性,极个别地段为草甸盐土,地下水位高,盐分含量高,地表有35cm的盐结壳,含盐量大于15%,多为Na、k等,呈碱性,pH值8.60~8.70,有机质含量0.40%。
1.2试验地灌溉情况
试验地钻凿80m深的机井一眼,出水量160L/h,矿化度为0.363g/L,水质良好,采用滴灌灌溉方式。滴头出水量3.60L/h,滴头间距1.50m,一星期滴灌1次,1次滴水10h,每个滴头1次滴水36l,可保证树苗用水。
1.3试验树种
共选择了5个植物种:
柽柳(Tamarix ramossima):柽柳科,柽柳属。
沙拐枣(Calliginummon licum):蓼科,沙拐枣属。
沙枣(Eleagnusangustifliu):胡颓子科,胡颓子属。
胡杨(Populus eughnatica):杨柳科,杨属,胡杨派。
红枣(Zizyphus juujba):鼠枣科,枣属。[2][3]
2试验方法
2.1混交方式及株行距为了减小外界条件影响,使试验的自然条件一致,苗木种植采用株间混交随机排列方式,株行距为1.50m×2m。
2.2种植时间柽柳、胡杨、红枣、沙枣的种植时间为2004年3月30~31日,沙拐枣为2004年4月20日。
2.3种植方式柽柳采用苗圃地1年实生苗,株高0.80m以上,地径4mm以上。
胡杨采用苗圃地2年实生苗,株高1.20m以上,地径5mm以上。
沙枣采用苗圃地2年实生苗,株高1.20m以上,地径5mm以上。
红枣采用苗圃地2年嫁接苗,砧木为酸枣,接穗为灰枣、赞皇大枣。
以上几种树苗均采用植苗造林方式,当天出圃当天种植,未种完的进行假植,第2天再植。在种植前,先把造林地滴灌3d,使湿沙层厚度不小于0.50m。为提高成活率,把各种树苗先按0.60m截干,按照“一提二踩三埋”的技术要求进行种植。
沙拐枣采用种籽挖穴点播方式进行,选取上年采收的饱满、成熟度高的种籽,在流水中浸泡3d进行催芽处理后再点播,覆土厚度为3cm。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试验结果
3.1.1柽柳。种植后15d左右开始发芽,到10月份,98%的柽柳成活,当年新生枝条生长量平均为0.60m,最长达1m以上;第2年约有95%的柽柳成活,平均年生长量为0.80m,最长可达2m以上,约有15%的柽柳于上年新生的枝条死亡,从根部重新生长枝条,经过3a,柽柳平均高度1.50m以上,冠幅2m×2m,生长旺盛,生长势强。
说明:在2004年定植后就随机定下所要调查的300株柽柳,以后3a都依次为依据调查,不再换株数,有死亡的指标就按0计算。
3.1.2胡杨。种植后12d左右天开始发芽,到10月份,80%的胡杨已发芽,当年新生枝条生长量平均为0.40m,最长不到1m;第2年约有75%的胡杨成活,在成活的胡杨中约有85%的胡杨上年新生枝条死亡,从主干上又重新发枝条,经过3a,约有70%的胡杨成活,平均株高0.80m,最高可达2m。
说明:在2004年定植后就随机定下所要调查的300株胡杨,以后3a都以依为依据调查,不再更换株数,有死亡的指标就按0计算。
3.1.3沙枣。种植后天10d左右开始发芽,到10月份,78%的沙枣已发芽,当年新生枝条生长量平均为0.40m,最长不到1m;第二年约有70%的沙枣成活,在成活的沙枣中约有95%的沙枣上年新生枝条死亡,又重新在主干上新发枝条,经过3a,约有65%的沙枣成活,株高1m左右。
说明:在2004年定植后就随机定下所要调查的300株沙枣,以后3a都依次为依据调查,不再更换株数,有死亡的指标就按0计算。
3.1.4红枣。种植后20d左右开始发芽,到10月份,约有60%的红枣发芽,第2年约有50%的红枣成活,在成活的红枣中几乎于上年新生的枝条死亡,又重新在主干上新发枝条新,经过3a,成活率不到40%,株高0.80m左右。
说明:在2004年定植后就随机定下所要调查的300株红枣,以后3a都依次为依据调查,不再更换株数,有死亡的指标就按0计算。
3.1.5沙拐枣。播种后15d左右开始发芽,到10月份,有98%的沙拐枣发芽,当年新生枝条生长量平均为0.50m,最长可达1.20m以上;第2年约有92%的沙拐枣成活,年均生长量平均为0.80m,最长可达1.60m以上。经过3a,沙拐枣平均高度为1.20m,冠幅1.50m×1.50m,生长势开始减弱,约有40%的沙拐枣出现衰退现象。
说明:在2004年定植后就随机定下所要调查的300株沙拐枣,以后3a都依次为依据调查,不再更换株数,有死亡的指标就按0计算。
3.2分析
由于车尔臣河中游东岸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夏季沙表温度高达70 ℃以上,大气温度也在45 ℃以上,空气极端干燥,叶片退化的植物如红柳、沙拐枣可减轻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水份损失来适应干旱环境。冬季-20 ℃左右的气温也可冻死部分当年新生的木质化不好的枝条,另外每年2月开始的大风天气也会造成部分苗木的死亡。
4结论
4.1通过以上树种3a的试验,在且末县车尔臣河中游东岸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上进行植物治沙,首选树种为柽柳,其生长快,生长势强,成活率高,抗逆性强,寿命长,治沙效果明显。
4.2沙拐枣成活率高,抗逆性强,前期生长快,长势好,治沙前期见效快,经过3a以上,开始部分出现衰退现象,必须经过人工平茬复壮,否则地上部分开始死亡,也是主要的治沙树种。
4.3胡杨成活率中等,抗逆性较好,生长较快,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治沙效果,应采取乔灌相结合、合理的立体治沙结构,也是主要的治沙树种。它同柽柳、沙拐枣进行混交,比例为1:3或1:5,在治沙林带前沿只能用灌木。
4.4沙枣成活率中等偏下,抗逆性一般,生长一般,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车尔臣河中游东岸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上表现一般,如选用沙枣为治沙树种,只能种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丘间低地,自然植被较多的地块上进行。
4.5红枣不能作为车尔臣河中游东岸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的治沙树种。
参考文献
[1] 且末县气象资料.
[2] 且末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可行性报告.
[3]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76 1267-1310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68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