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及其利用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爱华 鲁鸿佩
摘要:简要介绍了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 ,并结合临夏州紫花苜蓿的栽培及其利用现状,从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割、贮存、利用等方面,总结提出了适合北方地区的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及其利用技术。
关键词: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利用技术
紫花苜蓿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豆科牧草,原产于波斯(今伊朗)一带,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早在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时,便带回大宛马、葡萄和苜蓿等,紫花苜蓿首先在长安种植,作为马的牧草[1]。紫花苜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栽培牧草。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广泛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也有少量种植[2]。随着临夏回族自治州草产业发展及畜牧业对饲草需求的快速增加,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草产业正在大规模兴起,紫花苜蓿栽培面积呈迅速扩大之势。
1生物学特性
1.1温度紫花苜蓿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1 ℃左右,种子在5~6 ℃即能发芽,在35 ℃以上的酷热条件生长受阻。紫花苜蓿的根和越冬芽能耐受-20 ℃以上的低温,在厚的积雪覆盖时也能安全越冬。
1.2水分紫花苜蓿有极强的耐旱性,其根系发达,能从土壤深处有效吸收水分,因此在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上下的地区即能正常生长。但紫花苜蓿又是需水较多的牧草,雨水充足,空气湿润对其生长最为有利,其种植价值也能充分体现。
1.3光照紫花苜蓿是喜光、长日照植物。在气温20 ℃以上时光照时间越长,干物质积累越多,光能利用率达12%以上。同时,紫花苜蓿对光照长短又不敏感,所以我国的南、北方适时种植都能正常开花结实。
2植物学特征
紫花苜蓿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在疏松深厚的土壤中,可达3~4m,侧根较少。60%~70%的根系分布于0~30cm的土层。由根颈处生长新芽和分枝,一般有25~40个分枝,多者达100个以上。株高100~150cm。茎直立或斜上,较柔软,粗2~4mm。紫花苜蓿为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顶端的一片稍大,小叶先端略凹,为一针状物。蝶形花,各花在主茎或分枝上集生为总状花序。花蓝色或紫色,异花授粉,虫媒为主。荚果螺旋形,不开裂,盘旋2~4叠,每荚有种子2~8粒。种子肾形,黄色或黄绿色,千粒重1.50~2g。种子有硬实现象,经处理才能发芽[3]。
3栽培技术
3.1品种选择紫花苜蓿品种的秋眠级有1~9共9个级别,不同秋眠级对气候要求差异较大[4]。秋眠级越低的品种,其春季返青迟,收割后的再生速度也慢,生产潜能也就越低,适宜在北方寒冷地区种植;而秋眠级高的品种,其春季返青早,收割后的再生速度快,生产潜能明显高于秋眠级低的品种,但抗寒力差些,适宜在气温较高的地区种植。因此,根据临夏州的气候特点,可选择的秋眠级2~5为宜。近10a来我州引进试种的紫花苜蓿新品种中,国外品种以阿尔冈金(Algongiun)、牧歌(Amerigraze)、皇后(Phabulous)、多叶苜蓿(M.stiua.cv.duoye)、三得利(Sanditi)等产量较高、表现较好。
3.2播前准备
3.2.1选地。种植紫花苜蓿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很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水田土。不宜选择沙地、低洼易积水地块、干旱缺水和强酸性土壤(pH<5)的地块。
3.2.2施足基肥。每亩撒施农家肥1 500~2 000kg或三元复合肥50~80kg、钙镁磷肥100kg,然后拉沟整畦。
3.2.3整地。翻犁深度在20cm以上,并做到地面平整,土壤颗粒细匀,紧实度适宜,以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田块四周要挖好灌溉和排水沟。
3.2.4种子接菌。播种之前应对苜蓿种子进行根瘤菌接种。接菌之后,种子应尽可能避光、防热保存,且应在接种后的几小时内种完。
3.2.5播前杂草防除。种植苜蓿时应充分进行除草,杂草较多的地块,在耕翻前15~20d喷施草甘磷或克无踪,除草剂的用法和用量可参照厂家说明。
3.3播种
3.3.1播期:苜蓿播种一般分春播、夏播和秋播3个时期。北方地区最好采用春播,一般在4月初至5月中旬进行。秋播时要在农历“立秋”前种完,以便生根越冬。
3.3.2播种方式:宜采用条播,行距为30cm,播量为1~1.25kg/亩。播种时种子应加细砂拌匀后撒播,然后覆土,覆土深度为0.50~1cm。坡度较大的地块,应采用等高线条播的办法以蓄水保肥。播后要适当镇压土壤,以提高出苗率。
3.4田间管理
3.4.1杂草防除。在没有施用苗前除草剂或施用效果不佳而导致苗期杂草危害严重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杂草防除。苗后除草剂的施用是最常用的苗期杂草管理措施,可选用氟乐灵、高级盖草能防治单子叶杂草,苯达松可防治双子叶杂草。但应注意除草剂宜在苜蓿2~3叶期,杂草3~4叶期之前施用。其用法及用量参照厂家的说明即可。3.4.2灌水与排水。苗期苜蓿遇旱则生长不良,有条件时应随时进行灌溉;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苜蓿幼苗又会因淹水而死亡,因此必须做好田间排水工作。
3.4.3施肥。苜蓿苗期因根瘤菌尚未形成,无固氮能力,需追施适量氮肥,一般亩施尿素6~8kg。苜蓿种子田应根据作物长势状况,及时追施适量的复合肥和钾、硼、钼等微肥;每次刈割后,应结合中耕松土追施适量的农家肥或化肥。
3.5刈割
紫花苜蓿在临夏地区一般1a可刈割3~4茬(当年割2茬),刈割时的留桩高度为5~7cm。春后第1茬一般在返青60d左右即初花期10%花蕾开放时刈割,以后各茬的刈割视饲喂需要或以植株高于30cm以上时刈割为宜。当田间有病害发生时,应先刈割有病地块,再收割无病地块,以防止交感染。采用机械刈割时,田块间转移作业之前应彻底清洁机具,以防带菌。
3.6病、虫害防治
3.6.1病害防治
3.6.2虫害防治
4饲用价值
紫花苜蓿的鲜草和干草是家畜的优良豆科饲草。在灌溉条件下,一般亩产鲜草3 000~5 000kg,折合干草1 000~1 500kg。紫花苜蓿营养丰富,粗蛋白占干物质的18%~26%,矿物质中钙、磷和各种维生素丰富。另外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与生育时期关系极大,营养生长期蛋白质含量高,随着生长期延长,蛋白质含量下降,粗纤维含量增加。因此,适期刈割,可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5加工调制及利用技术
5.1青干草紫花苜蓿是最有价值的粗饲料,最常用的贮存方式是调制成青干草。从始花到盛花期紫花苜蓿产量最高,调制干草要在始花后及时收割。在农户种植条件下,收割后就地摊成薄层晾晒,每天翻动1~2次,使其快速干燥。紫花苜蓿青干草,可粉碎成草粉或机械打捆、制粒、压块,或用苜蓿叶提取叶蛋白。
5.2青饲紫花苜蓿作青饲时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青饲时要注意随割随喂,可根据饲养需要,始花期收割,此时产量高,营养成分好。紫花苜蓿作为草食畜的主要饲草,也是家禽和幼畜的最好蛋白质补充料。但在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时要控制饲用量,以防止发生“臌胀病”。5.3青贮紫花苜蓿含蛋白质多,淀粉和糖分少,由于含糖量不足,所以苜蓿不宜单独青贮,常与玉米混合青贮。以每1 000kg紫花苜蓿加85%~90%的蚁酸(甲酸)2.80~3kg分层喷洒在原料上,或每1 000kg紫花苜蓿加28kg磨碎的麦芽,可制作出优质青贮料。
参考文献
[1] 苏家楷等. 牧草高产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
[2] 韩建国.实用牧草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3] 刘大林.优质牧草高效生产技术手册.上海[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陈默君,贾慎修主编.中国饲用植物[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68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