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电力职业培训的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英

  摘 要 按照电力职业培训的实际目标,提出电力职业培训的三个转变和新的职业培训的几种培训模式。
  关键词职业培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59-0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振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求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但是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延续着过去的教育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式。
  1培训目标
  电力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造就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送、配、用电等电力生产岗位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电力生产的特点和电力系统处理突发事故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上不仅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群体协作精神和心理素质,而且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职业技能。因此,教育目标应由知识学习的单一性转向实用型、技能型上来。
  2电力职业培训要突出三个转变
  1)电力职业培训的教育方法应由理论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变,并用“实践”这条线带动理论学习,使理论与实践同步,直观与抽象同步,才能使学员易于接受,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
  转变观念,以“能力为本”作为培养目标。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提高主动性,大力倡导和推进实践教学,力求学以致用。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员的岗位锻炼能力,是当前电力职业培训中尤为重要的部分。
  2)教学检查应从重视分数向全面培养能力的素质教育转变。职业培训学员最害怕的莫过于考试,他们结合实践能理解的知识,不一定能背得住,或不能离开书本去组织一种解题方法,因此,考试是他们最大的包袱,尤其是考试成绩与他们的实际利益挂钩后,学习的动力似乎就是为了考试,这对提高电力职业培训水平是不利的。
  3)职业培训对老师的专业知识和知识更新能力的转变是一个挑战。日本人曾说过“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没有教育的质量,就没有建设的质量。”教师只有不断拓宽和更新知识,提高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培训这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要求,才能不断升华教育技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3激发兴趣模式
  教学内容要适应形势发展,注重结合实际,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由于电力行业属于科技知识含量高、高新技术应用普遍、设备更新换代快的行业,因而要求操作应用设备的劳动者本身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必须与之相匹配。课程内容上要以职业岗位规范所要求的综合能力条件作为配置课程内容的依据。对教材中陈旧偏深偏多而又实用性不强的内容要大胆精简,并及时补充反映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使学员感到所学的知识实在、管用,而且能够学好,避免学员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熟悉与热爱,真正使学员所学的知识满足从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4学员主体地位模式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树立学员的主体意识。老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自学性和积极性,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励学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的新方式,构建使用竞争的学习模式,调动学员积极思考,同时给机会让学员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学员的表达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充分开拓学员的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老师要经常注意应用开放性或发散性问题来引导学员思考,通过集体自由讨论,提出意见或构想,鼓励全体学员参与活动。通过创造能力的培养,使思维、意识转化为行为,将精神转化为现实。
  2)培养学员将知识融会贯通。巩固新课的过程中,还可运用列表法、归纳法、对比法等多种形式进行小结。比如在介绍“常用仪表的结构、原理、特点”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列表法对电磁式、磁电式、电动式等仪表结构、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培养学员将书由“厚”读“薄”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3)作业布置应适量而有梯度。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注意不应使学员负担过重,否则就会使学员迫于大量文字抄录或数学计算的压力,而失去了独立思考、回味和加工所学新内容的时间和机会;其次,还应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员不要搞“一刀切”,应该适当考虑作业难度的梯度特征,力争使每个学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自身努力独立完成作业,并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5信息化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教育培训改革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突出现场教学的特点。我们培训中心注重采用了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了教学方式和创新强化培训,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筹措资金对公司培训中心进行了多媒体计算机室、仿真实验室设施改造,更新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仪器、仪表,配置了数字化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和移动音箱麦克等。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再是我讲你听,一支粉笔写春秋,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录像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学仪器等现代化设备,将声、光、电、像有机结合,形成立体教学氛围。同时我们利用仿真实验室教学设施,对电力设备安装和现场接线进行实际操作,以形象化的方式和多样化的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形成直观、生动并符合人的思维习惯的效果,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从而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涩的理论感性化,进而减轻了学员的认知上的难度,帮助其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职业培训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学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情境可以自己创设,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源,通过自由选择方式获得的。同时可以自主学习设计,随机学习。
  信息化教学模式比传统职业培训模式有较大优势,职业培训信息化是职业培训改革的出路和发展趋势。当今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试用,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大力普及开来。
  6为人师表模式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情感充沛,以良好的师德感染和影响学员。教学改革同时要求“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老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对学员都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因而老师要特别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要授课严谨,情感充沛,语言生动形象,才能更好地感染学员,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员维系最佳的学习心态,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师者,已不是简简单单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这对教师自身能力、修养的提高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7结语
  职业培训的改革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从自身出发,提高认识,增强实施教育培训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职业培训实践过程中,能够真正以新的教学改革来促进职业培训方式的转变,从而振兴职业培训水平。我们相信,通过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电力职业培训教育一定会呈现出美好的明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70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