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性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志刚

  摘要为适应对新世纪社会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完整的教学体系的独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进行实践教学体系自更的优化,并使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形成互促互动的良性关系。
  关键词创新 实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面对社会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在办学的数量和规模上发展迅猛,很多院校或专业的招生人数成倍或几倍的递增。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人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设计人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点,也是根本任务。这几年来,教育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传统教育观念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下,特别是专业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得到根本和有效的解决。一些理论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所以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市场需求,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进行实践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独特的学习机会,它的教学计划集中针对学生的智能和实践。它提供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以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甚至是发明创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 创新性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高校实践性专业教育有异于其他学科教育,除了注重对学生个性创造和知识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重对学生技术能力、市场及行业运作经验的培养。对于高校技能型教育而言,是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扎实的实际操作技能。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目标。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了解国内外发展动向,熟悉本专业的各项工作,并对本专业在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业务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全面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全面设计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关专业技能。
  (3)道德品质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理念,形成立足专业、心系公众、关心社会、献身国家的价值取向。
  
  3 创新性实践教学的开展形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对人才的成长与成熟有重要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与方法才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专业的感悟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开发、实践能力的提高产生有效作用呢?
  (1)把项目引进课堂,让学生走入市场。技能型的教学应以创新观念为第一要求,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中,在贯彻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同时大胆创新。把一些实际的招标项目、课题引入课堂,让课程转为课题,将作业变成实践;使实践与教学接轨,营造一种虚拟的竞争氛围。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作业式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强调课题的“原创性”。充分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思维,杜绝一切抄袭的行为。以真正的社会实践代替虚拟作业练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专业的动力更强、目的性更明确,对社会的需求能深入了解,专业学习更有针对性、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缩短了毕业生与社会接轨的时间,大幅度提高就业率。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外,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强调教学效果。以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让他们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检测自己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程度,查找差距,再加以针对性的学习与提高。
  (2)把企业引进课堂,把教学放在现场。为更好地实现“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岗位所用”三所对接,使学生真正明白并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水平,我们的做法是:各专业按照职业能力确定培养目标,根据项目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按照项目过程分为多个学习情景,每个学习情景与企业一起设计开发,将典型的工作过程进行教育整合,将其涉及的知识、技能、企业的管理和职业素质融合在一起,开发学生学习材料。此外,结合“理实一体、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全”、“实”、“新”、“变”的特点。在课堂里营造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在上课时,要求学生把每次虚拟的作业都当作一次真正的实践来完成。让他们与当地的公司、企业大量接触,在感受到成功的同时又能极大地刺激学习的热情与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还特地邀请社会上一些公司、企业的一些成功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训,使学生们还没走出校门时,就能与企业进行实际的接触,明白用人单位的要求,做到在以后的学习中,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3)把专家引进活动,构建“双轨制”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就技能型专业而言,技术的构思和技能的表现是两个关键环节。构思必须考虑人文、历史、社会、市场等多种因素,这些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必须借助理论教学来完成,其结果是解决实践的“概念”层面,而如何将概念层面的构思转化为现实的操作能力,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市场需求、成型技术等。当前,我国不少高校技能型专业教学中深入社会和企业的实践教学相当缺乏,教师不熟悉技术流程与要求,不熟悉市场,不熟悉新材料。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必然十分薄弱。为打破这种局面,国内不少高校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想,力图通过此举,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但现实情况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就的,而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因此,我们在教学上采用了所谓“双轨制”的教学,即每一门课程均是由一位“理论教师”的形式导师和一位“技术教师”的导师来共同教授,实现“理论+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同时接受理论与技术的双重影响。“理论教师”负责教授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内容。在学校课程教学中让学校教师充当理论教师形式导师,另可根据课程的需要,聘请企业一线人员、专家充当技术教师和实践导师,二者共同实施并完成相应教学任务,让学生接受理论与技术的双重影响,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得益彰,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
  
  4 创新性实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将实践教学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并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但需要全员(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参与,而且需要大家统一认识,更新教育观念和学习观。
  实施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社会实践与实践模拟的机会,同时新的方案注重了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特别是在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了专业技能之间的整合,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解决学生对知识掌握若即若离、只会说不会做等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实践教学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并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大家对本专业的认识和把握机遇能力。
  
  5 结束语
  
  创新性教育是适应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头脑灵活、见解独到、富于创新的高级复合性人才是高校的培养目标。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技能型专业教育的重点,也是根本任务。技能型专业教育绝不能只给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技术,它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市场需求,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整合专业优势。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全面地提升技能型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使其更好地为人类现代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A].2001.
  [2] 朱正伟,刘东燕,何敏.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3] 顾志良.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0):37~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707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