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彩霞

  摘要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系,探求孔子德育思想与现代教学理论之间的渊源流变,对于提升当代教师教育理念,巩固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 德育思想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聚众讲学和著经之中。他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德育思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对于培养现代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职业学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1 对待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要关心热爱,做到无隐无私
  孔子主张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他说:“爱之,能忽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弟子伯牛生病,孔子亲往探视。弟子颜回病死,孔子痛声大哭:“无丧予!无丧予!”(《论语・先进》)。由于孔子身体力行,故孔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为后世尊师爱生之美德的形成,开创了先河。
  孔子对待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无隐无私,他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论语・述而》)。孔子对学生一视同仁,不亲亲疏疏。他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出身、不同年龄的学生,都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原则,不歧视不偏爱,同样要求和对待,就是自己的儿子孔鲤也不例外。孔子本主张“亲亲”,对孔鲤应与他人不同,但在师生关系上,他没有这样做,他对学生如同亲生儿子一样的教育,使孔子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之上。
  孔子对学生的热爱和真诚,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师生感情亲密无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现代教学中,教师更要有一颗关爱的心。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出自身最大潜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了这种爱,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亲人、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渴望获得知识,主动模仿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创伤,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
  2 对待教学内容与教学态度,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应当勤奋学习,精通业务。在教学业务方面,孔子认为教师应主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的态度,并提出了“学而不厌”(《论语・述而》)这一流传至今的重要主张。“学而不厌”反映在教师的业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则是不厌其“博”,不厌其“精”。 为了加宽加深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孔子十分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他认为,教师既要时时温习原有的学问,更要不断了解和学习新的知识,如此才堪为人师,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学而不厌”反映在教师的学习态度上,一是要刻苦发愤,二要虚心好学。孔子认为,学习定要不畏艰苦,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孔子还提倡教师要虚心好学,要注意向他人学习,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他曾说道:“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他还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教师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学,并且要时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教育,诲人不倦的重点是“人”。古代教育家不是把学生视为收受知识的“容器”或等待加工的“毛胚”,而是活生生的健全的有个性有主动精神的人。正是确立了这个基本前提,才提出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以身作则、教学相长等既科学又人文的教育原则,才建立起情同骨肉、感人至深的师生关系。诲人不倦的难点是“不倦”。不倦的动力既来自对学生的爱,也来自对教育的信念。只有建立起对教育力量深信不疑的信念,才能形成“不倦”的情感与意志。
  “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前者是自觉,旨在自我解放;后者是觉人,旨在解放他人。以自觉觉人,在觉人中深化自觉,亦即教学相长。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应精通自己所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学而不厌,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去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学科知识和信息,使自己成为知识广博、经验丰富的理论知识型教师。
  3 对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应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
  在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问题上,孔子十分重视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他认为,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人格感化作用,以身作则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为此,孔子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的修养,他提倡“见贤思齐”, 孔子提出,教师应诚实,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他赞成“主忠信”, (《论语・学而》)。孔子还提出,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要“躬身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在个人道德修养上,孔子本人便是一个表率。他崇尚道德仁爱礼义,从不谈怪异、强力、暴乱、鬼神。即“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子不信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他为人认真诚实,“言而有信”。他主张实事求是,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他严以律已,勇于承认错误,乐于听取意见,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正因为如此,孔子在其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的高尚人格,受到众弟子的高度钦仰。他们将孔子崇之如日月,爱之如父母,敬之过于尧舜,对他的学说,“仰之称高,钻之弥坚”。 (《论语・雍也》)。至于后世,则更是尊其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感人至深,由兹可见。
  成才德为首,树德先树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的力量更是无言的召唤。职业学校的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初步形成,做事有自己的主见,看问题有自己的观点,但对一些社会诟病深恶痛疾,甚至偏激,有超出常理的反应。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里,作为教师的言谈举止、精神面貌、教学态度、道德情操以及思想作风都会影响学生,对学生的成才极为重要。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许一句话就会让学生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甚至会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教师的道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风气,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步发展。因此,当代教师应该全方位地进行包装自己,用渊博的学识、谦恭的为人,幽默睿智的谈吐,健康稳定的心态,丰富、深邃、独特的思想见解,善良、真诚、宽容、正直、富有爱心的人格品质的外在表现,给学生以启迪、教育、影响并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中国作为具有数千年教育传统的国家,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经史子籍中随处可见而又弥足珍惜的德育思想,形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种种形式规范着现代教育。孔子在其40年的教学生涯中,对德育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德育思想。其德育思想中就有着众多至今仍颇有价值的深刻的教学理论,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去认真研究其德育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 蔡良德.论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J].台北:孔孟月刊,1981.
  [3] 黄守红.浅谈孔子的德育思想[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 贺新宇.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70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