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拥有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制胜关键。培养符合产业、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最根本职责。厦门职业教育需要在明确定位、协调需求、打通成才通道、提升品牌以及建立职工教育培训体系等方面做足功夫,才能为厦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厦门职业教育;成才通道;职教品牌;职工教育培训体系
  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厦门作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这个过程却延冗过长,同走在前端的深圳等地区无法相比。厦门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本文试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角度,探讨厦门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1 对厦门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1.1 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有第二产业作支撑
  对于我国而言,发展以高端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但我们必须同时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目标的第二产业,重点在于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产品制造水平,从而增加第二产业的附加值,实现二产、三产的协调发展,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力和对经济危机的抵御力,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厦门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首先着眼闽南区域,打好基础
  厦门的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必须以闽南地区为基本点,充分考虑这一地区的产业分工情况加以布局。
  1.3 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是厦门产业转型升级的两个轮子
  要实现发展目标,厦门必须着眼本区域,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以1699平方公里的面积为依托,首先发展好基础性产业,即先进制造业,奠定良好的制度优势、环境优势、区位优势,进而打造高端服务业产业集群。两者不可偏废,实现双轮驱动,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主轴,以产业集群为目标,以形成厦门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态势。
  2 厦门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及厦门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比,是最贴近教育本源的。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其职业性要求,即以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来培养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比现在要好得多。那时一定规模的企业就自办技工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企业规模较小的,按行业举办职业学校,培养本行业所需各类技能人才,这些学校同时承担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形成了技能提升的通道。更为关键是,那时候的职业教育职业性突出,培养的技术工人适应企业、产业需求。而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大量使用简单培训的农民工充当一线操作工人,企业、产业对职业教育的依存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弱化了。以厦门为例,原先十几所的技工学校,逐步萎缩到只剩一所,而且教学缺少与企业、产业的对接,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产业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厦门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要求职业教育真正突显其职业性。具体来说:一是,要重点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必须提升技能人才的层次和水平;二是,要建立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的技能继续教育体系,强化职业培训鉴定工作;三是,要着力培养本地化的技能人才,减少对外地技能人才的依赖,降低用工成本。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厦门的职业教育总体上是不适应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总量供给不足。厦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已持续十多年了,这种结构性矛盾直指技术工人需求大而供给不足。厦门目前有近三十所的各类中高职院校,每年的毕业生也有几万人,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加之厦门生活成本较高,薪资待遇较低,难以吸引外地技能人才来厦就业,总量供给矛盾更加突出。因此,着眼于扩大厦门本地职教规模,吸引更多外地生源来厦就读,打造公平就业环境,使外地户籍生源技能人才本地化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结构不够合理。厦门三十多所的中高职学校中,中职学校占70%,而以培养高级工为目标的高职学校仅30%。因此,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只有几千人,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技能人才以高级工以上层次为主,大量的中级工只能配套低端产业,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这已成为新的就业难题。另一方面,在高职学校中,真正工科类的院校只有一两所,而制造业是对技能人才需求最大的部分,但供给却严重不足。
  三是,与产业、企业需求脱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没有处理好学生教育需求和产业、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制造业急需大量工科类技能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习实训场地和设备上大量投入,师资要求也高,这些都是高成本的教育投入。而从学生层面来看,职业学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成绩往往不好,多不愿选择学习难度大的工科类专业,况且这些专业虽然薪资待遇好,但工作环境并不好,再加上干部和工人身份传统认知的影响,导致愿意读的学生就更少。因此,无论中职、高职,民办的还是公办的,更多地选择了投入少、学生喜欢的非工科类专业开办,这就加剧了技能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第二,传统的职业教育由于是行业、企业举办,实现了校企的有效对接,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与岗位需求对接紧密,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属独立办学,缺少了与企业的天然对接。企业从人力资源成本考量,奉行“拿来主义”,也不够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中小规模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大,更是顾忌培养技能人才所增加的成本。所以,实现校企之间的对接缺少动能,更缺少体制上的安排,也就造成了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需求的脱节,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严重淡化。
  四是,职业教育品牌不突出。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区域是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中西部一些地区如陕西、河南、四川、贵州、云南利用当地充足的生源也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教育品牌,吸引了大量优质生源就读职业院校,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而我省尽管制造业在全国也有一定地位,但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却相当落后,叫得响的职教品牌几乎没有,所需技能人才主要靠从中西部引进。中职学校中,工商旅校、轻化校办学很有特色,但办学层次不高,主要输出中级工,难以满足需求。技工学校中,技师学院工科专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但由于缺少学历的认证,发展也严重受限。高职学校中,医学院很突出,品牌基础最好,但专业太窄,难以有效服务产业。   3 发展厦门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3.1 明确职业教育定位,加大财政投入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严重弱化,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粗放型的发展可以忽视职业教育,集约型的发展缺不了职业教育,德国等西方制造业强国的经验已经证明,一流的产品必须依靠一流的技工,一流的技工必须依靠一流的职业教育,中国制造需要中国职业教育。特别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职业教育产生的直接效益比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加明显。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大都选择在本地就业,而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本地就业比例越来越低,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地方财政投入职业教育,对地方产业发展更为划算。中国目前的企业形态呼唤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中国中小企业众多,企业生命期较短,雇佣制的用工形式决定了企业不愿过多地投入职工教育培训,那么,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就应该加大职业教育、职工培训的投入,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新加坡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表明,通过政府加大投入,带动企业和员工投入,可以形成政府、企业、个人三方良性互动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2 突出职业性特点,协调产业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
  职业教育简单的理解就是为达成从事某一职业(岗位)的目标而实施的教育行为。那么职业教育必须从产业、企业(落脚点是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产业、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这就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即职业性特点。另一方面,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我们还要兼顾学生成长的需求,不能让他们只是简单地学会一门技术,还要让他们学会基本原理,提升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为了达成上述目标,要特别突出两项工作:一是,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共育技能人才的良好局面。职业学校要主动对接产业、企业,切实做到把课堂搬进车间、把车间搬进课堂,把教师培养成师傅、把师傅培养成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工人、让工人成为学生。二是,要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现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的模式,不仅学生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佳,还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学生毕业后企业还需花精力培训才能上岗,加大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用人风险。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就是以企业对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分解典型工作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手段,形成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并据此形成本专业教学大纲,拟定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无缝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学生岗位适应度高,流动性小,可塑性强,实现校企共赢。
  3.3 建立技能和学历两个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
  目前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分为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主任技师等系列,而相对应的学历层次为中职(中专)、高职(大专)、应用型本科、应用型硕士、应用型博士等系列。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有技能、有学历”。这一培养目标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一个职业院校的学生按规定修完应修的课程,通过应通过的技能鉴定(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毕业时也就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因此,必须科学设计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通道,按照技能为本的精神,科学制定跨入高一级技能平台的条件及办法,形成完善的技能提升、学历提升通道,促进技能人才发展。
  对厦门职业教育而言,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要建设几所符合厦门市产业发展的高职(高技)院校,为厦门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台湾今天的产业形态就是厦门明天的产业形态――中职学校(高级中学)毕业生90%以上都升入高一级学校主要是高职学校(科技大学)学习,高职学校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就业,少部分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因此,高职学校才应该是与就业对接的基础平台,而中职教育更多只能定义为职业教育的内部阶梯。但是,目前我市高职教育相对于中职教育严重弱化,不仅数量不足,无以对接中职教育,更重要的是高职教育缺乏技能教育的经验和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技能教育比中职教育还差,因此发展厦门高职教育任重道远。于此笔者建议重点发展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技师学院,同时将工商旅校、轻化校建设成高职学校。
  二是,要建立以高职学校为核心的职教品牌。首先,要打通中职学校到高职学校的成长通道,合理划分中职和高职的教育任务,设定符合中职生特点的投报高职学校的资格和条件,让绝大部分中职学生选择进入高职学习;其次,发挥厦门职业教育的平台优势,吸引周边中职学生、高中毕业生报考厦门高职院校,提升其品牌效用;再有,要进一步加大对厦门理工学院的建设,按照应用型本科(含应用型硕士、应用型博士)院校的思路,增强其应用型特点。最后,要以区级政府为主,做大做强区级中职学校。通过以上几个层次的建设,形成技能型人才技能、学历的成长通道。
  3.4 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员工共同参与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
  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科技在创新,技能也必须不断提升,一项技能如果不学习、不提升,至多能保持3-5年甚至更短。因此,职业教育的另一方面就是在职员工的教育培训。目前厦门的职业院校由于经费体制的因素,除技师学院外,基本不承担社会培训,企业对员工技能提升培训也不够重视。而员工个人,迫于就业压力虽有提升技能的要求,但由于缺乏符合其特点的技能培训计划,加上培训时间不匹配、培训费用较高、培训成果得不到有效应用等因素,参训积极性也不够高。所以,我们借鉴新加坡员工教育培训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有效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加大财政对职工教育培训的补贴力度,将目前主要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培训补贴扩展到针对所有员工,并提高补贴标准,增加交通费、食宿费等补贴项目,增强员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的积极性;二是,强化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支出监管力度,通过地方立法,强化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的主体责任;三是,转变公办院校的经费拨补方式,加大民办职业院校补助力度,提高职业院校参与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健全面向全市开放的、数量适当、运作规范有序的公共实训平台,增强员工技能培训的基础能力;五是,各职业院校要探索实行学分制、非全日制技能教学,满足广大职工的技能提升(进而同步提升学历)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福建出台产业转型升级15条[J].领导决策信息,2015(33).
  [2]王新民,林文.中国台湾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研究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
  [3]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台湾职业教育研究所简介[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9(02).
  [责任编辑:汤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261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