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能源动力专业导师组与研究生的协同育人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由研究生扩招造成导师培养力不从心的现象,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提出了应对举措。发挥基层研究所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中环境育人的作用,建立了包括明确的工作目标、健全的管理体制、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及有效的评价与保障体系等在内的新型育人机制,并以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为实践案例辅助说明。该育人实践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尤其在中青年导师业务和能力水平的提高方面成效显著,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值得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导师组;协同育人;知识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a)-0000-00
  1 引言
  研究生培养是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新形势对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给研究生导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位导师同时带十几位研究生的情况已不少见,如管理不善将会出现导师忙于应付、力不从心的现象,培养质量势必会下降。文献[1]指出:导师如何提高研究生管理效率,平衡培养中科研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协同教育模式也被迅速提了出来,尤其是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2]。本文将结合学院先进动力研究所实践案例,对这种管理模式进行阐述,从而体现出这种模式发挥作用的优越性及可借鉴性。
  2.协同育人与知识共享的具体工作思路
  2.1.发展概述
  在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营造交流、共享、互相促进的研究所学习环境是基础,以研究所为基础单位形成所内甚至是课题组的导师组,包括导师、年轻讲师以及高年级博士和硕士;由导师组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培养,从而实现协同育人与知识共享。近几年协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深化,如从2012年至2015年间的高校教育管理、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教育与教学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等刊物都有相关研究报道[3-6]。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在研究生的德育培养方面有许多实践性的探讨研究[7,8],通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也探索了以协同育人、知识共享理念为指导思想的研究生培养探索实践研究。
  2.4.具体工作思路
  实际上,哈工大能源学院,在陆续进行“基于学生组织机构和学生学术研讨会的研究生多元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和“基于科技竞赛的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实践探索后。先进动力研究所,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关注研究生数量相对于教师人数急剧增加的问题,对于确保研究生教学质量和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等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了利用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的知识组织中成功实施的知识管理手段以及知识组织的管理原理对研究型大学中的课题组进行管理。
  (1)管理与自我管理。通过规范和系统的分工进行科学管理,把管理转化为日常行为和集体行为,而不是简单的规定或个人行为;实现自我管理和全员管理相统一,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将导师从日常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进行大方向把握和主要方法指导。
  (2)教育与自我教育。培养中要强调并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树立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理念,让学生做自己的事情,自己促进自己做事情,导师给予充分的思想和技术指导。通过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完成有效成长和连续成长。
  (3)过程育人和环境育人。有效成长和连续成长需要相应的管理技术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在保证过程有效性的同时也反过来促进环境的优化。导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也要让研究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3.教育方式实现的保障体系
  3.1.工作运行保障体系
  协同教育的目的就是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把任务转化为目标,体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施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同时要体现全局优化,促进共同进步。如学生把“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其中包括为自己确定发展目标、过程中主动的调整和监督实施以及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的协同[2]。具体工作保障体系分为如下几方面:
  (1)明确的研究生素质教育目标与模式。研究所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手段,强调学科交叉,着重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构思研究课题、撰写科研基金申请书、寻找工程课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的管理能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2)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以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为例,为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研究所以科学化管理营造完美的综合质量(MWTPS)为管理方针,将研究所的工作进行分工,建立了秘书组、财务组、学术活动组、人力资源组、工程管理组、网络组、文体活动组、物资管理组、宣传组、网络安全组等10个工作组,体现组织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全员参与,协调运行,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3)制订工作规范和管理规范。对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规范,对课题组的研究生制定日常行为规范,其内容包括: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时间标准和质量标准,各工作小组工作任务的协作关系,课题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日常行为规范等。
  (4)建立内部信息系统。通过建立研究所管理系统、内部网络空间、工作计划及事务记录系统、内部交流及管理查询系统等来有效实施管理思想,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建立走近大师专栏,倡导学术精神和人文精神;建立开架管理系统、公开查阅博士生个人培养档案,由导师和研究生本人进行日常维护。
  (5)建立工作创新机制。“好主意是大家讨论出来的”是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的科研座右铭,研究所非常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氛围的营造,如提倡开放式交流、建立课题组学术报告制度、推进学院学生学术活动、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和交流机会等。同时,学院对管理创新和学术创新的工作进行奖励以及通过在内部网站开辟专栏、培训,促进创新规律和方法的学习等。   3.2.效果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工作的运行、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其设计思路为体现导师指导、环境教育与过程教育、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统一。研究所评价体系的特点为写实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自我评价和环境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统一;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工作组的评价同步进行。
  3.3.支持发展体系
  主要包括研究所的基本硬件环境建设和经费投入等的物质支持;把常规的行为要求确定为工作制度,保证制度有效性的制度支持;以及包括目标激励、价值激励、榜样激励、团队文化熏陶在内的精神支持等。
  4.教育方式的实践效果及成效体现
  4.1.学生学术水平得到扩展
  如能源学院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按照上述体系运行至今已举办了354期学术讨论会,研究所至今已毕业博士在学期间平均发表论文数量远超学校毕业要求;而燃烧工程研究所的研究生创办和发行了全国闻名的网络期刊,多次自发组办有200多人参加的全国学术会议,其论坛的注册用户已经超2万多人,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技术网站之一。
  4.2.课题组自我管理提高
  研究所通过导师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不仅提高了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而且通过导师、年轻讲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中期工作目标和短期工作计划,培养了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研究所培养的骨干已成为学校各种学术论坛、交流的组织者。
  4.3.学生管理效率提高
  研究所的所有成员均承担管理工作,各小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形成了实验室紧张活泼、忙而不乱的良好工作氛围。以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为例,研究所建立办公系统,办公系统将周计划系统融入其中,导师进行不定期点评,加强师生的相互了解和信息交流;建立了管理小组月计划系统,促进各项管理工作指导和连续开展。
  5.结论及展望
  哈工大能源学院在针对由研究生扩招造成导师培养力不从心的问题方面的提出了应对举措:发挥基层研究所科研能力培养与环境育人的作用,建立包括明确工作目标、健全管理体制、完善信息系统以及有效评价保障体系等在内的新型育人机制。通过协同育人、知识共享的理念,通过环境育人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导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从而实现了研究生及研究所的有效成长和连续成长。该育人实践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长坤, 申秉银. 协同式研究生创新团队培养过程中导师角色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4): 231-233.
  [2] 杨卫. 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6(1).
  [3] 陈亚珠, 唐炬, 肖登明. 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J]. 高校教育管理, 2012,6(5):1-5.
  [4] 张俊文, 李玉琳, 陈海波. 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中教师及学生角色研究[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 (3): 32-34.
  [5] 杜栋, 庞庆华, 蒋亚东. 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 29(3): 86-90.
  [6] 孙航.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研究生跨学科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14(2): 203-207.
  [7] 李峰, 乔增熙, 邢媛. 研究生多元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基于学生组织机构和学生学术研讨会的研究[J]. 管理观察, 2012 (20): 113-115.
  [8]李峰, 万杰, 刘娇. 基于科技竞赛的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1): 187-188.
  [9] 秦江, 于达仁, 鲍文, 等. 知识管理在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 150-1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391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