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闻美学在新闻采编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闻采编工作包括新闻采访、文案写作、新闻编辑等环节,推动了新闻作品的产生。在新闻采编中采用新闻美学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美学品质。近年来,新闻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主要得益于人民民主意识的强化,因此,新闻工作者需不断的提高新闻质量以满足受众需求。
  关键词 美学;采编;新闻;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50-0012-02
  真实与及时是评价传统新闻的重要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新闻也有了不同的要求,美亦成为了评价新闻的一个重要因素[1]。因此,采编工作者应了解美学的要点与规律,积极将之应用于工作中,从美学角度优化新闻作品。
  1 新闻美学要求
  完美的统一融合美学与新闻学是新闻美学的实质,具体指的是新闻的美学价值体现。剖析新闻美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即形式美与内容美。形式美要求根据美学规律来对数字特效、画面构成以及声效运用等进行组合,使新闻视觉效果能够符合受众审美要求;内容美则要求新闻向善,具有典型性与真实性。作为采编工作者,只有具备对各种手段与技术灵活运用的能力才能保证新闻的美学效果,从而制作出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作品。
  1.1 内容要求
  真实、新颖、向善、典型是新闻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一篇高品质的新闻以上要素缺一不可。新闻的基本准则与本质属性就是真实,新闻是对现实社会的还原,受众通过新闻了解现实社会,要保证新闻的生命力需要不断的追求真实[2]。近年来,为了增加新闻卖点、提升新闻价值,不少新闻工作者没有做到追求真实,过多的渲染、夸大、说过头话等问题较多,以《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新闻报道为例,没有追求真实,被群众指出新闻图片为摆拍,使新闻价值大打折扣,造成较大的影响。只有真实、真诚的新闻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正面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新颖要求采编工作者及时的将社会生活中的新气象、新事物、新动向反映出来,从独特的角度挖掘新闻,保证新闻的独到与及时,增加新闻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向善要求新闻能够正确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与舆论导向作用,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行深度挖掘与传播,引导人们行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传播正能量。典型要求新闻事件与线索具有深刻性与代表性,有以点带面的效果,受众通过新闻能够快速的对外部世界的动态有所了解。
  1.2 形式要求
  除了鲜活的内容,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也十分重要。新鲜的内容与良好的表现形式缺一不可,若新闻报道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要素,其震撼力与感染力会非常强烈,且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表现形式,会令受众对新闻报道产生不一样的感觉[3]。以李向群事迹的报道为例,事件发生后,关于这位抗洪英雄的报道非常多,其中以《说说儿子向群》这一报道最为突出,其突出在于报道视角较为新颖,是以父亲的角度进行讲述。声音传播、文字报道、图形画面等是新闻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采编工作者利用机械设备记录新闻素材,再通过编辑技巧将新闻意图表现出来,色彩、光线、画面、文字编写、声音、字幕搭配都要合理且统一协调,并将素材重点突出,才能达到形式上的美。
  2 应用
  2.1 意境
  意境既协调虚实与有无,又统一形神情理,是文学作品中时常被强调的美的要素,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新闻作品也需有意境美。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是新闻作品的意义所在,除了需考虑新闻结构与语言,要想同时表现出新闻事件的外在与内在,意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意境体现了新闻写作者的技巧,新闻采编者通过意境来表达自身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其中蕴含了采编工作者的情怀,是一种境界。在采编时有效的应用意境能够提升新闻的渲染性与真实性,强化新闻的审美情趣。意境讲究秀气与灵性,是美学的体现,新闻工作者需完美结合求美与求真,保证新闻科学性的同时提升其艺术美。
  2.2 结构
  合理布局新闻作品,和谐统一新闻整体从而形成好的新闻结构,全面的体现新闻主题以及新闻所要表达的内容。新闻编辑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系统协调新闻报道层次结构,合理安排和组织新闻中的各类材料和各种要素,对新闻作品进行设计,使作品有其独特效果。总而言之,好的标题、好的开头与好的结尾共同构成了一篇优秀的新闻,新闻中应有明确的段落层次,中心突出,前后联系且相互呼应,整篇内容秩序合理。在新闻采编时,应以良好的结构形式将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增强新闻的思维性与逻辑性,从而达到美学要求。
  2.3 语言
  新闻的传播媒介是语言,语言又具体分为地方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等。新闻中的语言比较特别,有自己特征的同时也与以上几种语言存在共同之处。新闻语言需具有客观性与真实性,才能有效报道当前发生的新闻事件;因新闻语言所涉及的空间与领域较多,内容存在广泛性,且采编接触到的新闻人物与新闻事件各式各样,因此,新闻语言需有自己的特征。新闻采编工作者可对新闻受众与发布媒体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新闻语言,在地方语言和文学语言中做出最优选择[4]。对于新闻传播的范围与效果,新闻语言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在采编时认真的推敲与琢磨语言文字的使用,从而使语言表达形式合理且恰当,通过新闻语言来达到美学要求。
  2.4 人文关怀
  传播美与信息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要达到新闻传播的内在要求,新闻工作者需具备发现美的能力,从而能够将美传达给受众,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一定的意识形态、政治倾向、民族文化传统会对新闻报道产生影响,但从文化产品角度出发,实现对新闻审美价值与传播价值的充分体现才能最大化的发挥新闻价值。新闻美学的应用要求新闻不但要立意深刻,有丰富内涵,还需有生命力有内容,发挥其正面的社会影响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新闻采编时需关注社会以及人类的生存现状,以人为立足点采编新闻、报道新闻,将人文关怀灌注于其中,实现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新闻工作者需积极融入群众生活,善于发现和捕捉亮点,使新闻题材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表现出时代生活,发挥正面的鼓舞、教育、指导意义。
  2.4.1 关注民生
  受众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国际、国内大事,体育、政治、娱乐、文化,与自身生活关系密切的热点事件等均是受众想要了解的信息,若新闻总是围绕着行骗、车祸等事件则难以满足其需求。以“农民工”为例,这一群体因其特殊性受到了传媒的极大关注,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处在市民与农民的中间地带,新闻传播能够反映其需求与生活,有助于农民工的市民化;与此同时,新闻传播并不承认其市民身份,使农民工边缘化、弱势化。新闻工作者需转变思路,不应紧抓边缘化新闻,而是勇于接触本质,将经济、社会、社情民意全面的反映出来,提升新闻质量。
  2.4.2 体现人性
  人是新闻事件与新闻采编的主体,也是新闻的受众,因此,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应将人的性格特点、真本色表现出来,向受众展示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难以让受众产生共鸣的人,才能保证新闻的审美效应。因此,新闻应反映出人性之美,突出人的情感,有效的延伸新闻的生命价值。以《焦点访谈》为例,这一节目中的人是多面化的,有丑的一面也有美的一面,真实而生动,这也是这一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物的性格、情感、生活具有丰富的层次与细微的差别,新闻采编应制作多侧面、多视角、多层次的作品,提高新闻之美。
  3 结论
  有机结合新闻与美学要求采编工作者内容与形式并重,并始终坚持求真求新,从而将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作品提供给受众,实现新闻的现实意义与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珩.论新闻美学的研究对象[J].新闻知识,2014(4):12-14.
  [2]宋艳.新闻美学视角下新闻采编工作要点[J].赤子,2014(7):70.
  [3]李洋.新闻与美学的关系探析[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4):82.
  [4]邹融榕.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美学追求――以澎湃新闻为例[J].视听,2015(2):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470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