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报刊的工作方式已经落伍,造成经营模式遭到破坏,其原因就在于新媒体对传统报刊最大的一个优势,就在于有大数据库作支持,可以精准地抓住人们对新闻或广告信息的需求。所以传统报刊的编辑流程、方式、思维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 盈利新模式;大媒体时代;受众分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9-0201-01
  所谓数字出版就是指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出版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图书、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
  在新技术不断推出的形势下,数字媒体对传统报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一信息传播手段的进化呢?
  1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有着独到的优势
  比较起来,新媒体的主要特点为:一是空间的虚拟。表现为信息搜索引擎化、信息接收静像化、沟通方式屏幕化。这“三化”让新媒体对传统报刊的发展提出更具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挑战;二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表现为海量的信息,供人们做延伸阅读,这种延伸阅读不仅满足读者对信息的特殊需求,而且也让媒介具有更大的附加价值,从而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2 传统报刊的赢利模式被破坏
  新媒体能够形成对传统报刊市场的冲击,首先是传统报刊缺乏市场规范,比如报刊的发行量常常被谎报,广告收入也被虚高,再加上刊号也打着各类“合作”的口号,来借用牟利,导致期刊市场混乱。当新媒体用其时空转换速度快、信息量大,有与读者进行平等、及时、快捷地交流的特点,尤其是阅读数据收集的精准,导致传统报刊赖以生存的经营模式被破坏――广告商不愿意把资金投向没有秩序、看不明白的市场。比如陕西妇联主办的《女友》杂志,曾经在期刊市场十分红火,其办刊的内容创意层出不穷,一经推出,便成为风靡全国的女性期刊,其广告战略也是该刊最基本的经营模式:低价销售刊物,高价位吸收广告。在广告收入的支持下,这本刊物成为我国期刊史上从未有过的信息传播平台,也让我们其他省市的女性刊物跟风效仿,有不少报刊甚至纷纷改成彩版,做成时尚类刊物,其发行量和广告额扶摇直上,创造了报刊界的传奇。
  有很多广告商甚至说,他不再往平媒投放一分钱的广告,其原因不是新媒体的内容有多好、有多快,而是因为新媒体具有大数据的特点,可以清晰地让他知道自己的广告有没有被用户关注。所以,新媒体对传统报刊最大的一个优势,就在于有大数据库作支持,可以精准地抓住人们对新闻或广告信息的需求,进而精准地掌握住商家的消费目标群。
  另外,期刊的运营成本很高。我们国内期刊虽然大部分为黑白两色印刷,但是四封广告和插页广告则需要彩色印刷,而一个彩色广告页面的印制成本就单价来看,几乎相当于广告收入的一半,就是这样,杂志也会因为印刷周期的紧迫,而不得不浪费一些彩版,甚至连封底都出现页面空置的现象,从经济效益来说,杂志的彩页能保本就不错了。这是新媒体及数字出版的一大优势,也是让传统报刊的广告收入不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受众的分化与购买行为的转变
  传统报刊的读者老龄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天津的《今晚报》有一份子报――《老年时报》,曾经做过一项针对天津文化市场的调查,显示在天津市阅读传统报刊读者的平均年龄趋于老龄化。越来越的读者,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即使是阅读杂志,也是使用网络的搜索引擎去快速寻找数字化的品牌期刊,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去街头的报刊亭,面对大量企图用封面的精美来争夺读者眼球的报刊展示窗口,也不会出现冲动下的购买。当青年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网络而分化,传统媒体曾经还自豪的社会影响力和权威解读信息的感召力也成为了问;当读者的购买行为发生变化时,传统报刊如何新建一个延续本媒体风格和品牌的窗口,同样是一个困扰的难题。
  以上就是数字媒体对传统报刊出版的几个影响。那么如何应对呢?
  所谓的“新媒体”实际不是新的媒体形态,只是媒体的一种数字化形态,新媒体一是要能够和读者互动,二是要满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就是分众来满足分众的需求。在这方面我觉得传统报刊应该做到三个方面。
  1)顺应数字化媒介的日益发展,在报刊编辑思想、流程运作等“内功”方面进行一些改变。
  如今,无论是读者还是广告商,他们都对媒体的选择有着既独特又丰富的特点,使得传统报刊的工作方式必须发生改变,来适应读者和广告商的要求,编辑内容是“碎片化”的,工作方式是“精细化”。
  首先要抓住自身多年来积累的社会公信力,做足对信息的权威解读。在今天中国社会多元化的时代,面对网络上泛滥的、真假难辨的资讯,读者不仅需要对新闻事件背后真相的了解,更需要对事件给予一个符合主流思想、符合民俗习惯、符合民意的价值判断。传统报刊多依托在党的宣传部门下,对新闻事件的了解有独特的渠道,对新闻价值判断有来自各类学术专家、研究机构的支持,再加上多年来负责任的采编制度,应该加强公信力的优势。
  在网络时代里,民意的检测面临着一个不可测的读者人群,需要认真对待。另外,网络的平民化也导致新媒体在议题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网络人群最关心的议题往往集中为社会正义、公平分配、弱势关怀、边缘人互助等,而我们传统报刊常常以为自己的内容资源很丰富,仅仅是传播的技术相对落后罢了,所以对这些民意关心的议题关心不够。举一个例子:李天一的轮奸案,在网络里沸沸扬扬,赚足了眼球注意力。可是我翻阅了全国所有的妇女类报刊,几乎没有一家平媒对这个案子有任何的发声,更不用说为本案受害女性(被法律认定的)张声。当我们传统报刊缺乏质疑,不去求索,没有拷问,听不到呼唤的时候,这在年青一代的眼里就是一种良知的冷漠。我作为一名妇女类报刊的编辑常常有一种担忧,如果我们传统媒体不主动、不及时地在内容议题方面反映民心和民意,那么我们将失掉一整代读者对我们的支持。
  2)传统报刊从业人员受过多年的出版培训,从不缺乏在内容制作和广告营销方面的策划能力和信息创意的整合能力。这些能力既包括文字内容的编辑、新闻价值的判断,也有纸质版面视觉的创意和策划,比如:字号的大小、标题的制作、配图的效果等。与电脑屏幕相比,纸质报刊版面的优势恰恰在于它能把有限的信息做精做实,容易对读者形成视觉的冲击。
  3)新媒体不仅传播的速度快,而且依靠大众跟帖、人肉搜索等方式不断补充和丰富传播的信息,使得信息不断接近真相,对传统报刊的编辑的流程提出了挑战。现在,新闻发生后往往由网民在互联网上首先发布,这种发布只是只言片语式的,是零碎的,不成体系互不关联的。我们传统报刊要利用我们的专业优势,把网上出现的信息收集起来,作为网下进行深入发掘的新闻源,进行精耕细作的采访,穷尽一切深挖不止,不断向真相逼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726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