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媒体”时代我国消息写作叙事手法新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全媒体”时代,新闻竞争加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要求提高,传统的新闻写作笔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年来,我国消息写作叙事手法出现了新的变化,部分新闻工作者借鉴通讯的写作方法和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技法,在场景呈现、对话记录、细节描写等方面对进行了创新。
  关键词 消息写作;叙事手法;变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6-0016-02
  “全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传统的纸媒,还是广播、电视以及网媒,在新闻选材和写作上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口味与需求。随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提出,新闻媒体改变以往政策性、概括性太强的报道方式。晚报、都市类报纸的版面上现场短新闻、新闻小故事、人物消息明显增多,很多地方电视台在新闻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也更加民生化,如湖南卫视《晚间》、湖北卫视《今晚六点》、山东生活频道《八点听书》等。由于客观主义的报道手法受到挑战以及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技巧得以尝试,近十年来,记者在写作消息时,叙事手法出现了较大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些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场景的呈现
  叙事离不开写人,写人离不开记事,新闻事件一般有人物的参与,人物的血肉灵魂也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典型事件呈现出来。而我们写人叙事的时候,最直接最客观的一种方法就是“再现场景”,就是把发生在人物身上的相关事件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自客观报道手法产生以来,对场景的呈现就成了新闻写作的一种基本笔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新闻主义产生以后,这种笔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1 场景呈现的叙事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消息写作的叙事结构较为简单,还原场景或场景再现一般单线索推进,大多采用纵向的时间顺序、横向的空间变换或因果逻辑关系来安排布局材料。一般而言,场景呈现的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来构造,首先交待人物出场(事件发生),再描述人物的活动过程(事件发展直至高潮),最后写人物离场(矛盾解决,事件结束)。这种呈现方式线索单一,思路连贯,受众容易掌握消息中事件或人物的来龙去脉,对新闻信息的接受相对流畅。
  但是,新时期很多记者认为这种写法过于按部就班,模式性太强、创造性不够,无法体现记者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因此,我国现今很多消息在叙事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完整性被打破,记者往往只截取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关键性场面来写,然后采用新闻跳笔的手法,断裂行文。
  例如,《他出了水就是个普通人 他们眼中的菲尔普斯》(《南方周末》2008年8月21日A5版)一文,文章用了三个小标题《“妈妈,看,金牌”》、《“干嘛一定要住五星级酒店”》、《“现在他已经非常自信了”》,分别再现了有关菲尔普斯的一些精彩场景。文章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而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截取了一些生动的镜头或画面,然后将它们串联、组合到一起。这种结构方式很像影视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将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镜头排列组接在一起,实现再现一个完整故事情节或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目的。
  1.2 场景呈现的叙事内容发生变化
  在场景的选择上,以往的消息都喜欢选择大的具有轰动效应的场景来写,这样写出来的新闻事件缺乏个性,没有特色,或者新闻人物“有灵无肉”,新闻记者能站在所处时代的高度把握写作方向,极力渲染新闻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境界,人物的“灵魂”貌似是有了,但人物的“血肉”却虚无缥缈、不够丰满,人物形象整体显得空洞抽象。现今,场景呈现的内容选材已经发生了变化。多数记者开始重视“软与硬”、“正与反”的关系,既写那些关键性的“大”场景,也不忽略小事、小点滴,既有“正像”的场景,也有“反像”的场景。
  例如,《唐祖华:村官“火线”升镇官》(《南方周末》2008年6月12日A12版)一文,既写了唐祖华在汶川地震中连夜送地震专家到唐家山堰塞湖查看水位以及为1000名去唐家山堰塞坝执行爆破任务的官兵带路的两个大场景,也写了这位村官为协调村民分方便面矛盾而发怒以及“扑上去就哭”、不好意思接受记者赠送的干净衣服的一些小场景,既写了这名抗震英雄刚毅的一面,又写了他作为一个普通山民的柔弱与质朴。
  2 对话的记录
  记录对话是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笔法,也是记者的职业本领。“没有引语的新闻,不论篇幅长短,都像月球表面一样贫瘠荒芜”[1],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体现,在消息叙事中,记录人物对话,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客观真实,以留给读者深刻印象。
  对对话的记录包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种。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间接引语是间接引用采访对象的说话大意。在之前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记录对话常常是叙述、描写的辅助手段”[2],较常见的做法是少而精地直接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语言,这种做法保持了新闻的真实性,比较自然,但有时候难以达到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特别是内心活动的目的。
  大段地引用采访对象原话的写作手法,在传统的消息中是不常见的,传统消息中的少量对话记录是为叙述事实服务的。现在的写作笔法已经发生变化,如《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我不代表任何国家”》(《南方周末》2007年5月10日A6版)一文,除标题引用报道对象陈健的原话,为整篇文章定下了感情基调和内容主题外,纵观全文,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在引用陈健的原话,而且大部分是成段地引用。该报道的作者在稍微介绍陈健后,便浓墨记录与他的访谈内容,当然,作者对陈健话语的引用是有其用意的,读者读过之后,对主人公陈健的相关背景、性格特征、思想情感有了充分的了解。
  在美国颇有影响的《新闻写作教程》一书中指出:“人家说的话并非句句都要加引号。记者要学会区别哪些要引用原话,哪些只要部分引原话,哪些则用记者自己来叙述。”[1]我国现今很多新闻记者在写消息时,对于人物对话的记录,也不仅仅是引原话,更多的是将引原话和引大意有机结合起来。如《张国政 战胜年龄的前举重冠军》(《南方周末》2008年8月21日B9版)一文, “‘那是我最灰心和痛苦的时间。’张国政说,他的训练成绩比全国冠军要高出二十多公斤。”这就是引原话和引大意的巧妙结合,加引号的是引原话,后面的是引   大意。
  3 细节的描写
  传统的消息写作要求尽量少用细节描写,即使描写,也要有分寸感。所以在传统的消息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素描或白描的表现笔法。例如《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人民日报》l999年5月8日)一文:“晚9时始,贝尔格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5层楼顶一直穿人地下室,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该段内容采用的就是白描的笔法,只用简单的笔墨交代事件过程。
  现今的消息叙事,已经跳出了素描或白描的限制,在细节描写上采用特写式的笔法:选择事件的某一场景或抓住人物的某一画面,像电影特写镜头那样,对这些细节进行刻画和渲染,以加深读者印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监控拍下劫匪天津抢银行全程 3分26秒抡锤198次砸穿防暴玻璃》(《重庆晚报》2011年3月1日)一文,从“9点2分43秒”到“9点7分38秒”,不到5分钟时间,作者用了14个时间点作为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下的内容都是对事件过程的详实描写,如“连续砸了一分多钟玻璃的劫匪不知是嫌进度慢了,还是体力有所不支,换用双手抡锤。他将锤子举到右后方,更用力地砸着,身体的晃动幅度也比先前大了很多,连略微突起的肚皮都跟着一荡一荡的。”这就是典型的特写式的细节描写笔法。
  另外,在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上,传统的新闻记者认为,要想准确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困难的,而且一个人是怎么想的,也难以用外在的事实去证实,因而在叙事中应该避免过多描绘人物心理,即使要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交代,内容也必须是当事人亲口对记者说出来的真实感受,不然报道便会有失客观。但现今不少人却认为,如果能够较好了解和掌握事件的内部联系、因果关系以及人物的思想认知、行为动机,记者便可利用主观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判断。因而,当前消息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并不少见,有些还借用小说中的独白笔法,展现人物心理。比如《唐祖华:村官“火线”升镇官》一文中就有大量有关报道对象心里细节的描写:“这个时候,礼堂里不断传出救命的声音,是救人还是拍摄?”;“作为灾民,作为儿子,他感觉自己是不幸中的幸运者。”;“作为村支书,作为村主任,他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唐对提拔是高兴的,是有英雄感的。”
  或许,从受众层面来说,消息叙事手法变更之后更能适应他们的口味,因为这样的消息更加形象、生动,画面感更强。但是,我们在消息写作中运用这些新笔法时,一定要把握一个限度,最起码的,我们不能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我们必须坚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前提。
  参考文献
  [1]程道才.西方新闻写作概论[M].新华出版社,2004:146-147.
  [2]刘文波.新闻写作笔法100例[M].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2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805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