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报纸的发展前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尽管当今社会充斥着“纸媒必亡”的消极言论,但纸媒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渠道的作用仍不容小觑。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广播、电视等一些列新式媒体的出现与普及之后,报纸就长时间处于“高压”之下,在新式媒体联合冲击的夹缝中求生存。如今,报纸又迎来了一轮新的挑战,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让传统报业又迈上了“下坡路”。随着《纽约时报》董事长宣布将来会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默多克新闻集团陷入窃听丑闻等报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报业整体上呈现出衰退趋势,但报纸特有的传统优势是报业继续参与媒介市场竞争的“坚强后盾”。
  关键词 新媒体;报纸;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6-0188-02
  1 报纸的权威性仍是受众的共识
  中国报纸在一百多年的发行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这其中包括对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的要求,这使报纸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能够“把好关”,履行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与义务,优秀的新闻从业者团队使报纸呈现出彩的新闻报道和针砭实事的评论。此外,报纸沿袭着例如编前会等制度,每期报纸在进行采访,编排之前,主编或者执行主编会根据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下期报纸定下明确的主题,继而分配给各记者进行稿件的采写工作。编前会制度的运行,让每期报纸都是经过报社各部门参与协调之后的结果,严密的选题、采编过程保证了传统纸媒在新闻真实度方面的优势。因此,受众对报纸所刊载信息的可信性持乐观态度。受众的信任也是媒介的一种资产,报纸了保持住“权威外衣”,就可以拉拢一大批受众群体。当今社会,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信源的隐匿性,受众很难从其中准确地分辨出真假信息,因此,报纸的权威性地位很难被轻易撼动。
  2 受众阅读习惯并未完全瓦解
  每种媒体都有自身特有的受众定位,它所提供的信息和它所利用传播渠道都是针对受众的,受众群体有一定的稳定性。阅读报纸的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而年轻人则倾向于利用互联网获取他们所需的各种信息。诚然,新媒介的发展给受众的阅读习惯带来了一定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往往集中表现在青年人群中,很多中老年受众仍然难以放弃自身阅读报纸的习惯。而且,如今的青年人在年纪渐渐增长的过程中也可能会转而喜欢阅读报纸,来获取信息。
  另外一方面,数字阅读带来视觉疲劳、注意力转移等问题,加之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即使是上网率较高的青年群体对一些新闻价值很高,产生较大轰动效应新闻的关注也会更倾向于报纸阅读,以便深度阅读、深入思考。
  3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的发展方向
  3.1 “媒介融合”成为主流趋势。
  报纸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时效受限,很难和网络媒体竞争,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各纸质媒体都加快了媒介融合步伐,进行数字化转型。我国大陆的报纸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数字化技术的转型,对原有的新闻业务加以改革,90年代起进军新媒体,与网络媒体联合创办报纸电子版,与电信运营商联合开办手机报等。
  我国大陆的报纸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数字化技术的转型,对原有的新闻业务加以改革,90年代起进军新媒体,与网络媒体联合创办报纸电子版,与电信运营商联合开办手机报等。近三十年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报纸的转型工作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也为以后报纸与新媒体在进行深层次的融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1年1月29日,上海《东方早报》推出春运特别报道“十万铁骑千里回家路”,这次报道涵盖报纸、网络和书籍等媒介,采用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收到了受众广泛的关注。在此次报道的详细图文记录《1350km回家路》的最后,编辑对此次报道进行融合新闻报道形式的探索做了一次深刻的总结。这是纸媒对于融合新闻的一次大胆且成功的尝试。
  报纸走媒介融合之路不仅意味着其媒介形式的改变,而且还意味着报纸由报纸生产者向内容提供者的过渡和内容提供渠道的改变。我国的报纸一般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道德记者也素养较高的采编队伍,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装备了新的技术手段之后,绝对有能力将网站新闻办的有声有色。报纸的网站新闻不应只是报纸纸质版的翻版,而应该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于一体的可独立于纸质版之外的媒介。
  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发展还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在这种环境下,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能够熟练的运用中文来采访、写作,还需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外语。尤其是国际新闻记者,由于其工作性质和内容的特殊性,更加需要分析自身报道领域的特点,从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入手,充分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视了解受众所在国的传统文化、受众接受心理以及国际关系等。
  3.2 追求独创性趋势
  新媒体占尽了新闻报道的时效先机,在这一点上,传统报纸是很难改变自己的尴尬处境的,很多学者在研究报纸未来出路的时候也纷纷提出:要报纸退出“时效竞争战”,转向挖掘自身的优势所在,比如:深度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
  3.3 专业化趋势
  财经类报纸从本质属性上来看仍与传统报纸一样,都是“信息提供者”,但是具体来看,它是一种专业媒体。虽然其在信息采集、内容编辑上都是根源于传统报纸的,还没完全形成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成熟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诸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等财经类专业报纸应运而生并展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
  同样是在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中,作为财经类的专业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也选准了自己的报道角度,以“槟城机密”为题揭露搜救过程中相关国家关于利益的博弈,同时对搜救工作的开展给予高度的关注。事件发生后,搜救工作的进展情况是受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所在,《21世纪经济报道》对搜救工作的专业化剖析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关注。还有之前提到过的《中国经营报》对于此次事件的报道,也是专业化报纸在新媒体时代可圈可点的表现。
  当然,除了财经类专业报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还有很多诸如:文学艺术、教育、医疗健康等方面也是专业化报纸可以一展身手的领域。《市场导报》总编辑崔砺金曾说:“总体看,专业报的发展形势向好,并已列入全国报刊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当今社会是“受众碎化”的时代,这给专业化报纸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要求专业化报纸找准受众群体,抓住细分市场,不盲目追求出版频度,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和针
  对性。
  无论是手机还是互联网,新媒体最终只是信息传播载体,而媒介竞争的关键仍是内容,在这方面,报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总之,在新媒介环境下,报纸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不断地转型革新,报纸依然会展现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
  [2]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介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周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6.
  [3]蔡晓滨.唯其“深刻”,才有分量――报纸深度报道的探索与实践[M].中国记者,2003,7:10.
  [4]崔砺金.报纸杂志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809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