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京航空航天馆寻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南京城明故宫遗址旁,坐落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在校园内绿树掩映之中,矗立藏着一座航空航天博物馆――南京航空航天馆,这里收藏有大量藏品,其中一部分展品为全国独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南京航空航天馆分为内外两个展区,室外展区主要陈列各种飞机整机或部件实物。室内展区为中央展厅加多层回廊的整体布局,展品主要集中在一楼和二楼。其中中央展厅分为飞机区和发动机区,主要展出部分实机和模型,以及各型航空发动机;二楼主要展出各种飞机解剖展品和飞机零部件。
  
  其他展品
  南京航空航天馆还收藏有罕见的强5鱼雷攻击机、B-29轰炸机翼梁部件、米格-9部分机翼结构、AT-6教练机残段,甚至还有1997年南方航空公司“5・8空难”失事的波音737部分残骸。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值得考证与研究。这里是众多航空爱好者向往的地方。漫步在南航校园,循着淡淡的航空煤油味道,你不难找到这个令航空迷们流连忘返的去处。
  责任编辑:兆然
  
  701直升机 在与UH-1H相对的另一个角落,停放着一架军绿色直升机,这架直升机上涂有“八一”军徽,从外形上来看,它跟美国著名的贝尔-47直升机很相似。这架直升机的身份也很特殊,它就是国产701型直升机。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军缴获了一架印军贝尔-47G3直升机,1966年哈尔滨国营122厂开始对该机进行测绘仿制,1970年1月23日首飞成功,故而代号定为701。1970年6月,国家决定投产701直升机,并转由济南、广州两地组织生产,但由于广州工厂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未能投产;济南勉强生产了两架后停产。截止1979年,哈尔滨共生产4架701直升机,未能装备部队,其中04架转交给南航作为教具。如今,除北京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外,只有南京航空航天馆收藏有701直升机。
  
  捷克L-29“海豚”中级教练机 位于中央展厅的捷克制L-29中级教练机,是1976年空军3577部队赠送给南京航空学院的(南航前身),曾飞行过4032个起落。L-29中级教练机1959年4月首飞,曾为华约组织各成员国广泛使用,1974年停产时总产量超过3500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曾从捷克采购了一批L-29,作为螺旋桨式初教机与喷气式战斗教练机之间的过渡训练装备。
  
  “延安”2号轻型直升机 停放在701直升机旁边的这架小直升机虽然貌不惊人,却大有来历。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并试飞成功的第一架轻型直升机――“延安”2号,该机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湖江机器厂共同研制完成。“延安”2号1965年开始设计,1967年完成全机静力试验,1975年9月4日首飞,但未能定型投产。
  
  珍贵的UH-1H直升机 在中央展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架草绿色的直升机静静的停放在那里。定睛一看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那是一架UH-1H!在国内,军用型UH-1H仅此一架。现场的展牌上只介绍了该机的性能诸元,并未说明其来历。过去曾有传言说是越南战争时期的战利品,由越南方面赠送给我国,但也没有确实的证据。真实的情况是,这架UH-1H原为南越军队装备,越南统一后归越南空军使用。1981年9月30日,越南空军少尉飞行员乔清陆等人因不满黎笋当局的政策,驾驶该机飞抵广西,向我军起义。我国当时对这架UH-1H进行了详细的测绘研究,并一度准备批量仿制,但由于我国已经决定引进法国AS-365“海豚”4吨级直升机,因此UH-1H并未投产。最终该机被送到南京航空航天馆收存。
  
  “空中李向阳”――歼12 歼12是我国摆脱苏式飞机设计格局以后,第一架从机体设计到部件制造完全由中国人自行完成的轻型喷气式战斗机,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1968年,我国空军提出了研制小型歼击机的计划,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设计思想中体现了“适应人民战争需要,开展空中游击战”的理念,其本意是要研制一种高度机动灵活、短距起落、维护简单、造价低廉的小型战斗机。当年7月,南昌飞机制造厂开始进行方案设计,首架原型机于1969年12月26日首飞成功。1978年2月,因装备体制调整停止研制。歼12共生产了6架,其中1架作为静力试验机,5架为试飞原型机,除南京航空航天馆这一架外,还有两架在中国航空博物馆收藏,另外两架保存在南昌飞机制造厂。
  
  BQM-34A“火蜂”无人侦察机 在室外飞机展区,有一架珍贵的战利品――美国海军BQM-34A“火蜂”无人侦察机,该机在越南战争期间曾频繁侵入我国领空侦察,被我军击落、迫降多架。我国在其残骸基础上进行测绘仿制,研制出“长虹”1号无人侦察机,正式编号无侦5。南京航空航天馆收藏的这架“火蜂”除垂尾被拆除外,其余部分较为完整。
  
  直6是中国直升机工业早期艰辛探索的缩影。20世纪60年代,为满足部队换装的需要和改进直5存在的问题,哈尔滨飞机厂自1966年开始研制直6直升机,1969年12月15日首飞成功。研制中技术人员逐一攻克了震动过大、尾桨推力不足、发动机慢车功率过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于1977年设计定型。由于直6动力系统(涡轴-5)存在问题,且单发直升机安全性不足,直6未能大批量产。
  
  歼8原型机 这架歼8是当年进行试飞的三号原型机,机身编号055,1992年4月由中国试验飞行研究院赠送南航。该机的座舱盖是向前上方开启的,也与歼8I有所不同,这也是从外形上区别歼8和歼8I的显著特征。
  
  俄制AL-31F 这台AL-31F涡扇发动机是中航工业赠送南航作为教具的,在发动机头锥、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喷管等部位做了解剖,方便相关专业的学生直观的了解涡扇发动机的内部构造。AL-31F是苏-27系列战斗机的动力系统,我国歼10也装备AL-31F的改进型AL-31FN。
  
  南航的骄傲――“长空”1号无人机 中央展厅核心区域的这架大型无人机堪称南航的骄傲――“长空”1号大型无人机。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进口了一批拉-17无人靶机,供部队打靶训练。随着中苏关系破裂,拉-17靶机缺口严重,我国遂决定测绘仿制拉-17,也就是后来的“长空”1号。“长空”1号于1966年12月6日首飞成功,后转由南京航空学院具体负责,1976年底设计定型,正式编号靶-5。
  “长空”1号是大型喷气式无线电遥控高亚声速无人机,除用于打靶训练外,经过适当改装还能执行大气污染监控、地形勘察等任务。“长空”1号的研制成功,迈出了我国发展大型无人机的第一步,在国产无人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这台美制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动机的机匣和外壳已经拆除,暴露出其中的内部结构。JT3D双转子涡扇发动机是普惠公司在其J57军用涡喷发动机的民用型JT3C涡喷发动机基础上发展而来。1957年完成方案研究,1958年着手设计,1960年3月定型。JT3D主要用于麦道公司DC-8客机、波音公司波音707客机以及B-52战略轰炸机、E-3A空中预警机、KC-135B加油机等飞机。(右上小图为JT3D造型独特的两片式反推力机构)
  
  斯贝MK511及铭牌(左)、斯贝MK512及铭牌(右) “斯贝”(Spey)是英国著名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罗罗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并生产的系列涡轮风扇发动机,“斯贝”民用型用于“三叉戟”客机,我国曾批量购买。南京航空航天馆馆藏的两台“斯贝”分别是民用型的Mk511和Mk512,主要用于“三叉戟”1E(装 3 台 RB163-25Mk511-5)和2E(RB163-25Mk512-5W)中短程客机。这两台“斯贝”应该就来自中国20世纪70年代购进的“三叉戟”1E/2E。
  军用“斯贝”RB168是民用“斯贝”改型发展出来的。1963年,英国皇家空军的“掠夺者”攻击机率先采用了非加力型军用“斯贝”Mk101。1964年,罗罗公司又以民用“斯贝”Mk511和Mk512为基础发展出加力型军用“斯贝”Mk202,曾被用于换装英国购自美国的F-4“鬼怪”。因其技术先进可靠,美国又引进英国“斯贝”技术,改型后用于A-7攻击机。
  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中英双方签订了关于中国引进“斯贝”发动机技术的协议,西安航空发动机厂于1976年开始研制工作。1976年7月25日,第一台使用英国材料制造的零组件和进口部附件的涡扇9发动机完成装配,同年11月13日完成试车。应该说“斯贝”对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991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