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黝黑肤色农科人的奉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盛夏时节,生活在广州这座大都市里的人们最躲不过的是无数个闷热的“桑拿天”,可即使在这样的“桑拿天”里,要想找农业专家,恐怕要到田里去。“农业专家是最不容易看出来的专家”,有人这样形容。因为他们就跟普通农民一样,喜欢一脚踏进泥水里,卷起裤脚就干活。“你看,有哪位农业专家肤色是白白净净的?”的确。大部分农业专家肤色黝黑,初看大多不像搞科研的,更像是位农民,这是农业专家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截至2014年,农业专家云集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广东省农科院”)全院共有在职职工19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350人,博士2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职专家23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4人,入选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3人,岗位专家23人。这是广东“三农”事业的智囊团。
  近日,记者来到广东省农科院承建的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白云基地,多家媒体同行在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何秀古的带领下一同参观这个多功能农业科技园区。据介绍,该园区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科普于一体,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还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以广东省农科院作为主体,依托该园区建设的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于2014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
  广东的农业科技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广东农业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深入挖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多年来坚持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支撑广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事例,本文带您走进广东现代农业科学道路上的核心助推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十五道菜”合做“一席宴”
  广东省农科院,犹如一座巨型的农业航母,为广东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源头上的科技支撑。广东省农科院全院现设水稻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等15个科研机构。该院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除上文提到的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外,还拥有由中国农科院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依托该院建设的中国农业科技华南创新中心,总投资达2.33亿元;同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1个和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圃6个等一批科研平台。
  目前,广东省农科院主要良种良法覆盖率在省内达到40-80%,水稻、花生、甘薯、冬瓜、节瓜等品种占全省同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岭南黄鸡”在全国优质鸡种鸡市场占有率达12%。同时,广东省农科院在全省10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试验、示范、服务基地(基点)420多个,与广州、茂名、东莞、梅州、河源、揭阳、汕尾及仁化等12个市县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并与东莞共建都市农业研究院,形成覆盖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
  广东省农科院的“农业科技盛宴”上,“岭南黄鸡”、甜玉米、优质大米、绿色无公害蔬菜、名优蝴蝶兰、英红九号红茶,一道道都是15个科研机构的“拿手菜”。如该院水稻研究所,多年来育成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品种300多个,其中通过国家级审定40多个,育成累计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的品种25个。广东不少知名品牌大米的种源正来自该研究所。在稻种资源收集方面,该所建设了国家种质广州野生稻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栽培稻资源近19000份、野生稻资源近5000份,构建了地方稻、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的初级核心种质和核心种质群体,是我国保存稻种资源最丰富的单位之一。该所的优质稻育种走在全国前列,培育出的粤晶丝苗2号,是国际优质2级,自2008年以来,是广东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常规稻。在超级稻育种方面,育成天优998、五优308、桂农占等13个通过审定并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占同期我国超级稻品种总数的11.72%、广东省超级稻品种总数的81.25%。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品种年覆盖率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50%左右,成果转化率90%以上。
  广东的水果品种多达500多种,岭南佳果全国有名。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建有全国最大的荔枝资源圃、黄皮资源圃和香蕉资源圃,保存有热带南亚热带果树资源2000多份。应用分子标记对柑橘、香蕉、荔枝、黄皮等果树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分类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该所研究并推广荔枝、龙眼树冠回缩修剪改造及控梢、促花、保果等系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帮农户提高产量30%以上,应用率80%以上。研制出柑橘旱结丰产优质系列栽培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产业上应用增产增效20%以上, 在广东推广应用占80%以上。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一系列适合华南地区气候、生态特点及产业需求的抗逆、抗病、品质优良的蔬菜新品种。2010年以来,入选主导品种数连续3年占广东省蔬菜主导品种数的50%以上。如育出国内首个黑皮冬瓜杂交品种,黑优1号冬瓜;国内首个有棱丝瓜杂交品种,雅绿一号丝瓜;国内首个杂交白茄品种,白玉茄子;国内首个利用自交不亲和系育成的芥蓝杂交新品种,夏翠芥蓝等。在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该所在广东以及周边省份建立了20个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以及6000余亩的良种繁育基地,其中冬瓜、苦瓜、节瓜、有棱丝瓜等特色瓜类品种在广东省内覆盖率超过60%。
  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培育出的岭南黄鸡是国家农业主导品种,在全国优质鸡市场占有率达12%。该所突破了畜禽营养需要标准、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畜禽抗应激调控技术、安全环保饲料配制技术等畜禽生产关键技术并实行产业化,创立了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出国家、省重点新产品16个。年推广饲料添加剂及预混料产品32000吨,与该所合作的相关企业超过500家,全省饲料总产量的1/3和饲料行业名优产品的2/3以上来自与该所合作饲料企业。
  广东省农科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农业行业、地方标准80多项,其中20多项无公害蔬菜产品和32项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及生产技术标准。建立了60种农药、5种重金属以及硝酸盐的快速检测技术,并在全国20个省推广应用。尤其是建立了农产品中不同形态砷、汞同时测定的方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还有研究出国内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产甜玉米品种“正甜68玉米”的作物研究所;牵头建立中国-东盟重大农业外来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平台,形成多国共同行动、合作应对农业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机制的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育成蚕品种两广一号、两广二号等在两广地区市场占有率80%以上的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并全面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农田土壤、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并实施鸡球虫病疫苗与抗球虫药物轮换使用等综合控制技术措施的动物卫生研究所;首次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蝴蝶兰品种,打破了日本、台湾蝴蝶兰品种知识产权垄断的局面的环境园艺研究所;承担广东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启动全省重要农产品监测预警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初步建成集细胞生物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种质资源保护库和智能温室等为一体的公共科研服务平台的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等15个院属科研机构,共同为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作出贡献。15个院属科研机构如同15道特色不一的菜品,合力筑起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盛宴”的基石。
  专注成就“英红九号”广东名茶
  一脸黝黑色皮肤的操君喜研究员,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他正是广东省农科院饮用植物研究所(茶叶研究中心,即原茶叶研究所)所长。他爱种茶、爱喝茶、爱说茶,当他谈到广东名茶“英红九号”时,脸上洋溢着一种自豪感。他说,饮用植物研究所专注55年,从英红九号选种、繁育到审定、推广,再到配套、加工,到最后的品牌建设、行业引领,英红九号作为一个茶树品种,成就了一个茶树区域性公共品牌。
  1959年,广东省农科院饮用植物研究所(茶叶研究中心)英德成立,当时名为广东省茶叶试验站,后又更名为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老一辈的茶学专家在此开展了茶树品种选育、栽培、加工、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研究。1961年,为培育适合英德红茶发展的优良茶树品种,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引进的云南大叶群体茶园中甄选出22棵英茶和水仙系列单株,当时的“英红9号”实际编号为“英茶17号”。1963年在英德茶场茶山队繁育无性系种苗,1964年春移植至品种园。由于选育地处在英红地界,科技人员对入选的单株重新命名为英红系列,其中“英茶17号”正式定名为“英红9号”。1975年开展农艺性状、品质、产量鉴定,1977年开展生化测定。1982年开展系统的品比试验,1985年在湛江开展区域性试验。1988年,“英红9号”被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英红九号适宜我省及华南茶区种植,适制甜香花香红条茶(如高档金毫茶、金毛毫茶、优质工夫红茶)和高档出口红碎茶等多种名优红茶产品,是目前公认的加工红茶最好的品种之一。
  有了好的茶树品种,还要有配套栽培技术、加工设备、制作工艺以及品质保障标准体系。广东省农科院原茶叶研究所于1970年发明了国内第一台红碎茶转子揉切机,1992年制定了国家红碎茶出口二套样标准等,以科学技术支撑了英德红茶走出国门,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饮誉世界。
  经过多年的工艺改进、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原茶叶研究所)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下,2014年英德红茶品牌价值达到11.96亿元,并于2013年首次超过滇红,进入全国红茶品牌第三名。英红九号从一个茶树品种名、红茶产品名,发展成为一个响亮的区域性红茶公共品牌名,引领英德红茶乃至广东红茶实现“复苏再创辉煌”,创造了“以一个品种提振整个广东红茶产业”的神话,为英德红茶的再次腾飞作出了突出贡献。
  如今,人们能够享受到如甘露般的英红九号红茶,与广东省农科院饮用植物研究所(茶叶研究中心)所有研究人员的辛勤付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同样肤色黝黑的史亮亮,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场设施农业技术研究室主任,80后的城市男孩,没怎么接触过农田的他,大学里毅然选择学农,学习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专业,现在已是一名熟练掌握现代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的科技人员。边走边随手擦拭着额头的汗珠的史亮亮告诉记者,“既然选择了农业,就是要不怕风吹雨打、烈日当头,就是要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就是要把先进的成果、技术及时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交谈中,记者得知,史亮亮2011年10月到2013年3月期间,在梅州市丰顺县潭江镇枫坑村还有一年多的扶贫经历。
  多年来,广东省农科院不但承担着各项农业科学研究任务,派出大量科研人员到广东各地扶贫点进行对口扶贫,还是走在广东省扶贫工作前列的科学扶贫单位。从2009年开始,广东省农科院先后帮扶了梅州市丰顺县潭江镇枫坑村和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莲东村。该院坚持以科技帮扶为主线,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村民生产和经营能力为着力点,大力开展“智力扶贫、产业扶贫、基建扶贫”,一边帮村民“输血”一边帮村民“造血”。在扶贫工作中,广东省农科院将村中扶贫户分到全院12个研究所,实行定点帮扶、所长责任制策略;各所按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原则,把各所的帮扶户分配到各科技干部,从指导帮助村民养鸡、养猪、种特色农产品等,到帮助村里改造危房、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开展‘一对一’的定向帮扶。
  至2015年,广东省农科院投入帮扶资金逾千万,帮助帮扶村开展土鸡庭院养殖、蔬菜和优稀果树种植,培养出一批种养大户,帮扶村农民人均年收入翻番,两村127户贫困户脱贫率均达100%,走上依托科技支撑稳步发展的道路。
  与多位农科院科研人员交谈中,记者发现,几乎个个专家都有下乡扶贫的经历。这些平日里的科研人员,既是科研专家又是帮助贫困村民脱贫的高手。因此,在广东省农科院的科技人员看来,炎炎夏日并不算什么,对于搞农业的人来说下地干活都是正经事儿,在他们的心里,“农业专家就应该农民问啥你得知道啥,能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那才是好专家。”农科人如此用汗水为广东现代农业出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2680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