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意识困难问题前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意识困难问题”成为心灵哲学的焦点议题始于1994年,它所指的是意识和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近代哲学时期。探讨意识困难问题前史,有助于我们了解意识研究进程中真正的困难所在,深入理解交叉学科研究对于认识和解决意识困难问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意识 神经活动 说明鸿沟
  中图分类号:B0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0.080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Difficult Issues
  CHEN S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Consciousness difficult issu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hilosophy of mind issue began in 1994, it was referr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neural activity. The origin of this problem can be traced to the period of modern philosophy. Explore the history of the difficult issues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research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real difficulty lies in the proces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of the difficulties to solve problems.
  Key words awareness; neural activity; description divide
  澳大利亚哲学家大卫・查尔默斯于1994年在美国召开的“关于意识的科学基础”的会议上正式提出“意识困难问题”,该问题一经提出就在哲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成为心灵哲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学界对“意识困难问题”的日益重视,该问题的影响范围已经扩展至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物理学等科学领域。但是,意识困难问题并非是从“意识困难问题”提出时才成为哲学和认知科学热议的焦点。该问题在近代哲学史上已初具雏形。本文主要介绍意识困难问题在被正式提出前,在哲学史上的不同发展形式。
  1 莱布尼兹:心灵的磨坊
  早在近代哲学时期,莱布尼兹已关注过意识经验和大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条件所限,对该问题的讨论尚处于最朴素的设想阶段。莱布尼兹提出“心灵的磨坊”来比喻该问题。“假如有一架机器,构造得可以思想、感觉、具有知觉,我们可以设想,把这架机器放大了,而仍然保持着同样的比例时,我们可以走进去,像走进一座磨房一样。这样一来,我们在视察它的内部的时候,将会只发现一些零件在彼此相互推动,而找不出什么东西来说明一个知觉。”①莱布尼兹把人的大脑比作某个被放大的可以产生思想和感知觉的机器。当我们想象自己走进这个被放大的大脑,仔细观察其内部结构时,我们只看到了产生感知觉和思想的零件在运动,而找不到思想或者知觉的踪影。如果我们在现代神经科学的背景下,用神经科学的相关术语来描述这个假设,那么我们会对此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假设我们能够把大脑放大到足够大的比例,人在走进大脑中观察内部的神经活动时会发现,我们只能看到各种神经元和神经通路的传输活动,而看不到所谓的某个伟大的思想,某种愉悦的感受或者某种知觉,在大脑中似乎都找不到它们的存在。那么问题就此产生了,当我们对大脑神经活动观察得一清二楚的时候,我们最真实的意识感受存在于何处?为什么我们仍然无法说明它们?
  2经验鸿沟论证
  英国哲学家伊温(A.C.Ewing)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于1962年在莱布尼茨提出“心灵的磨坊”的基础上提出了名为“经验鸿沟论证”(The experience gap argument)的思想实验。假设把烙铁烧红放到一个人的手上,让他仔细体验自己的感受。同时,让生理学家对他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测,最后将他对自己感受的描述和生理学家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两种描述,我们会发现,“你所感受到的感觉,完全不同于生理学家同时对你的身体内部进行观察的结果”,②生理学家所观察到的只是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比如某条神经通路上的神经元正在激活,然而,被烙铁所烫的人却直接感受到的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剧烈疼痛。通过这种对比,经验鸿沟论证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同一个主体的主观感受与他的神经活动之间有如此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在大脑内部,我们找不到被试主体的疼痛感?为什么在同一个主体身上发生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描述?主观感受与神经活动同时发生于同一个主体的大脑当中,该如何解释两者的关系?意识的主观感受和神经活动的描述之间似乎存在一个说明上的鸿沟,或者说明上的空缺。
  3 蝙蝠论证
  托马斯・内格尔(Tomas Nagel)在1974年发表于《哲学评论》中的《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子?》一文中提出疑问:作为人类,我们是否能够通过了解蝙蝠的声纳系统的生理学信息而清楚地掌握蝙蝠的意识经验?该问题一经提出,便在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学界一般用“蝙蝠论证”来指代其提出的观点。   5 意识困难问题
  “说明鸿沟”论证一经提出,就引发许多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的讨论。查尔默斯认为,说明的鸿沟是不可能联接起来的,世界上本就存在一个相应的鸿沟。“对意识的说明不只是说明其结构和功能。只要我们已经说明了大脑周边的全部物理结构,以及各种不同的大脑功能是怎样运行的,那么就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说明的东西:意识本身。为什么全部的结构和功能会产生经验?对物理过程的叙述并没有对此作出说明。”⑩这正是意识研究所面临的困难。
  查尔默斯把意识问题划分为容易问题和困难问题。容易问题能够按照符号逻辑,信息存储等方式被认知科学所解决。然而,意识困难问题的提出,却超出了现有的心灵哲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的说明范畴,成为困扰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世界性难题。意识困难问题提出,意识研究中最难以攻克的部分在于主观感受与神经活动之间说明上的不一致性,并进而追问为什么会有这种不一致性存在?换言之,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来说,人类具有生动丰富的情感体验,在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不依靠意识经验来进行决策。这是一个不需质疑的前提。然而,在以实证科学成果为理论依据的心灵哲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看来,在说明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只有物理事件或者说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具有唯一的本体论地位,所谓的意识和主观感受都可以被还原描述为神经活动。于是问题便产生了,当一个人失恋的时候,他内心的痛苦感受的根源,能否也用神经活动来予以同样的描述呢?对神经活动的描述是否足以让旁观者感受到当事人的痛苦呢?主观感受是真实存在的,对意识的科学说明是合理的,那么,两者该如何协调?
  科学研究通常会从事物的功能、动态结构及其属性来说明事物是什么,并考察事物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各种状态,以实现对事物的全面说明。但是唯独在意识的主观性问题上,当我们对意识的功能、动态结构及其属性进行说明之后,我们仍然能够有意义地追问:为什么所有这些过程都伴随着主观经验呢?科学说明似乎并没有考虑怎样来解释意识的主观性以及与大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
  “说明鸿沟”与查尔默斯提出的“意识困难问题”具有紧密的关系。说明的鸿沟指出,在说明的层面上,神经活动与意识经验之间存在着某种空缺。意识困难问题在肯定说明的鸿沟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直指要害地提出问题:神经活动为什么以及怎样产生了主观感受?简而言之,意识困难问题是对说明鸿沟的具体化,是关于神经活动和意识经验之间关系问题的进一步追问。“说明鸿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而“意识困难问题”点明了问题的关键。
  6 小结
  意识困难问题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代哲学时期,莱布尼兹以比喻的方式提出“心灵的磨坊”来探讨知觉与大脑内部活动的存在形式问题。随着相关科学的发展,心身关系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开始对心身问题形成了由抽象到逐步具体化的认知,并以具体的实例来提出假设。“经验的鸿沟”论证以具体的思想实验的形式提出意识的主观感受和神经活动之间不一致性的问题,引发了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的深思。物理学和神经科学的长足发展,为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内格尔提出“蝙蝠论证”来强调意识主观感受先天受到个体主观视角的约束,从方法上,不能够仅用还原的方法,将神经活动等同于个体的意识感受。莱文依据对大脑内部神经活动的认知,提出了C纤维的激活是否能够等同于疼痛感的问题,表明在说明的层面上,意识主观感受和神经活动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正是这缺失的部分阻碍了意识研究的进程。查尔默斯在此基础上,对“说明鸿沟”进行了延续性阐述,针对性地指出了意识研究进程中最根本的困难在于回答:神经活动为什么以及怎样产生了主观感受的问题。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哲学史上对意识困难问题的探讨经历了由朴素想象到科学假设,由模糊抽象到具体深入的过程,其中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意识困难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485-486.
  ② A.C.Ewing: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Philosophy.New York:Collier Books,1962:110.
  ③ Thomas Nagel.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LXXXIII, 1974.4:435-50.
  ④ Tadeusz Zawidzki.Dennett.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 2007:6.
  ⑤⑥⑦Tomas Nagel.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LXXXIII, 1974.4:435-50
  ⑧ Joseph Levine. Materialism and Qualia:The Explanatory Gap.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4,1983:354-361;357.
  ⑨ Jaegwon Kim.Philosophy of Mind. 3rd ed. Boulder,CO: Westview Press,2011:302,
  ⑩ David J.Chalmers. The Conscious Min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2690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