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迅猛,其所存在的不足与带来的效益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开发利用区域、技术和人才、市场与企业、政策、行业标准及监管力度等方面指出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同时从民生、经济、节能减排、就业等角度阐述太阳能开发利用所带来的机遇,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太阳能产业 产业问题 发展机遇 政策建议
  随着常规能源的不断枯竭和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太阳能作为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资源[2],其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方面给予了相当大程度的重视[3],将开发利用太阳能定位为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近年来,太阳能产业发展速度得到显著加快,而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不合理现象也越来越凸显,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太阳能发展的现状中,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和效益。
  1 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1.1 开发利用区域的不尽合理
  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应为我国西北部、青藏高原一带,从地区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综合潜力上看,我国的西北、西南地区的潜力最大。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集聚地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光伏产业主要集中于川、苏、浙等地,而西北等地区分布很少,这与太阳能资源丰富及理论上最适宜规模开发的区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目前政策、经济等因素对太阳能规模开发利用的区域选址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能源型产业的最终合理发展归结于资源导向型,未来政策的引导方向应向西北等地区偏移。
  1.2 核心技术和人才的缺乏
  专业技术与人才是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推动力,我国在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工程人才严重缺乏,这成为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瓶颈。我国的光伏产业技术水平在提高,但其与国外相比仍处于落后地位,一些关键技术都被国外所掌握。相对而言,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较为成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以热水器为例,我国获取热水是采用落水法,其系统为非承压系统的单循环系统,国外太阳能热水器采用顶水法获取热水,其系统是有着承压功能的双循环系统。在太阳能设备安装、调试、生产及维护中都需要一些有经验的技术与服务人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供给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
  1.3 市场与企业方面问题
  我国目前太阳能热利用企业有两千多家,但产业较为分散,骨干企业不足30%。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概念多,实质新品少,缺乏特色。甚至还出现还出现劣质产品。2011年之前,全球光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之后,受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光伏国际市场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光伏产业出现萎缩,市场竞争规则无序,加上受到反倾销、反补贴的影响,引起企业亏本销售,造成经营困难。有些企业由于地方政府干预,出现了破而不倒的现象。我国光伏产业市场对外依赖性很强,绝对大部分发电原料(多晶硅材料、硅锭等)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生产出的超过90%的产品对外出口,国内消费的产品不足10%,显示出了一种“两头大且在外,中间小而在内”的产业特征。
  1.4 政策不完善、补贴机制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开发过程中,政策上的不足之处在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研发激励措施,税收金融扶持度不够,这也间接造成了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的落后。补贴机制上,我国光伏发电补贴采用的是双轨并存方式,即项目初投资补贴和电价补贴两种形式,这造成了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存在交叉补贴的问题。此外,项目初投资补贴只对项目建设,只要有项目就可以获得补贴,忽略了其运营成果,造成了好多项目重点在获取补贴上,而忽视运营管理以致达不到补贴资金所预期的使用效果。补贴程序上,各种核算过程,较为繁杂,经历部门较多,获取补贴的周期慢。补贴价格上,2009年的补贴数额高于整体造价,2011年出现了成本降低,补贴却上升的政策,显然这些补贴机制不太合理。
  1.5 行业标准及监管力度不到位
  虽然我国制定了不少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相关标准,涉及到从生产到售后各环节共34项国标,5项行标,但是贯彻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了某些企业自我约束性的缺失,以至于这些企业忽视行业标准,只重眼前利益,引起产品质量下滑[4]。据统计,2010年国家抽检的合格率为86.7%,2011年为87.6%,此外,一些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价格不公等现象,这些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影响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正常发展。我国光伏标准的制定与修订进程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突出表现在光伏组件方面。相关组件材料标准不统一,有时候会出现“一品多标”现象。在测试认证上,国内的重复测试项目较多,但缺乏高端检测,部分产品认证机构与国际相关认证机构相比有不小差距。
  2 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机遇
  虽然我国太阳能产业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太阳能开发利用所带来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不可忽视的。除了能源有助于能源战略发展和提供能源供给保障外,还有以下效益。
  2.1 民生效益
  太阳能资源存在的普遍性和相关民用产品使用的灵活性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热产品给人们使用热水提供便捷,已成为生活常用产品,惠民度相当高。其产业可以说是一种民生产业,产品遍及全国,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地区,热水器、太阳能暖房、太阳灶更是得到了普及。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给一些农村地区、偏远地区、草原农牧地区的居民提供了适宜的供电形式,保证了即使在没有公共电网提供电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享受到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所带来的生活,对改善民众生活,保障农村稳定等起到了积极的社会民生效益。
  2.2 经济效益
  保持经济增长是我国政府一直追求的目标,经济的增长与稳定也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要求。我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创造了经济价值,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水平,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增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大[5]。据统计,我国光热利用行业在2005年时的销售额达到220亿元,至2010年达到735亿元,2011年达到了942亿元,2012年更是突破千亿元。而在光伏产业及带动的相关产业中,2008年行业销售额达2000亿元,2009年达3000亿元。这些巨大的经济价值,使得太阳能产业成为我国能源建设支柱产业之一。   2.3 节能减排
  热利用产业是一种绿色环保低碳产业,环境效益突出,其对改善气候环境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按3/4的加权使用率来算,平均每平方米每年可替代为150千克标煤,折合成电量为417度。每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年减排SO2量为4.85千克、NO2量为2.2千克、烟尘3.75千克、CO2322千克。根据“十二五”太阳能热利用目标,我国太阳能热水系统保有量到2015年可达4亿平方米,能源替代量约为6千万吨标煤,至2020年将会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届时,节能减排效益将更为显著。光伏发电也是节能减排的形式之一,除了一般光伏电站发电可以代替常规能源发电可以减少各种有害气体及碳排放外,还体现在光电建筑工程上,因为建筑是能耗大户,而光伏发电与建筑的一体化建设可以大幅度减少建筑耗电,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2.4 社会就业
  就业问题在我国比较突出,如何创造就业机会成为政府所关心的重大议题。太阳能产业给社会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企业家、相关销售和服务员工等各种人员。至2011年,我国从事热利用方面的所有人员数就达到350万人,在光伏产业中,2008年就业人口达20万人,2009年达30万人,2010年其光伏产业可提供40万个职位。随着太阳能开发利用程度的提升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业人数也将进一步增多。
  3 政策建议
  综述所诉,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既存在问题,又带来了重大机遇,为此只有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不断解决问题,才能加快产业发展。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大国家政策的制定、落实度和宏观项目的支持度;(2)坚持技术创新,提高区域利用效率;(3)加快人才培养,增添舆论导向;(4)加强市场监督,提高企业质量;(5)借鉴国外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Amina.kalaki,Abdelilah EI Ghannouchi,and Mohamed EI Wartiti. Climate Change And The Need For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Desertification and Risk Analysis Using High and Medium 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2008.
  [2]世界各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图概览.工程机械,2010.6.
  [3]李春华.中国可再生能源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8,2(2):111-114.
  [4]温哲宇.我国开发太阳能的紧迫性与可行性对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3(5).
  [5]王峥,任毅.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现状与产业发展[J].资源与产业,2010(002):89-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2701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