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师范生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目前信息技术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实习中存在的只重视师范技能实习而缺乏专业技能实训、师范技能和专业技能脱节、师范技能基础功不扎实等问题,根据现阶段学校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
  要求,提出对现有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改革,建议采取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师范生;师范性;专业性;任务驱动式;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0 引言
  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发现和培养特长生,指导学科相关竞赛,以及组织、参与学科教研活动――在该要求中突出“师范性”特征;另一方面,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骨干,需要进行教育技术指导(包括学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协助其他学科教师教学、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和信息化指导(包括谋划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设计和开发校园网、开发和管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该要求中突出“专业性”特征,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师范性”和“专业性”两个并重的特征。
  对于一般师范专业来讲,师范性主要靠教育实习环节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教育实习是将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相融合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但是,目前我国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师范生基础教育理论知识和能力欠佳;职业基本技能水平偏低;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实践能力较差;基本功训练力度不够;缺少对教学组织、内容设计、学习评价与指导等的强化训练;重视传统教学技能,轻视现代教学技能,导致学习内容更新速度慢;教育实践模式单一;违背了教学技能培养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递进规律。对于信息技术师范生来讲,需要在教育实习中完成培养“师范性”和“专业性”的两个目的,因此教育实习有其自身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基础功不扎实;计算机专业所学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所需有偏差;信息技术教育实习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实习时间较短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原有全程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改革,提出并实施了以学生素质为主线,以学习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支撑的任务驱动式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1 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黄济等人认为在教师职前培养的过程中,教育实践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教师的手段。教育实践作为联系职前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他们了解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和发展专业精神与信念,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孟宪乐提出全程教育实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实习体系。该教育实习模式将实习期限由原来的集中式改为分散式,将实习方式由原来的单一化改为多样化。
  2 全程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采用了对全程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扩展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大学生的校内学习研讨和校外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式,在时间、空间上交叉安排校内和校外两种教育方式。
  (1)校内教育:设计特定的课程体系,提供最优质的师资力量,开展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团队式等各种教学活动,为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提供全面训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需要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2)校外教育:参与各种教师教育考察与实践活动,构建“教育职业体验―辅助见习―教学见习―教育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由对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对教育教学的理性理解,使师范生既具有较强的基本教学技能,又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科研意识及创新精神。
  第1学年是教育职业体验,主题是“教育考察”,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参观、访问、座谈等方式,了解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感受中小学教师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感受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形成教育专业基本感知,建立对教师职业的信心,增强教育信念。教育职业体验期间不统一停课。
  第2学年是教育辅助见习,主题是“教育服务”,目的是通过学生参与学校广泛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辅导、班级管理、课堂评价、校内外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等,实习“教学助理”的角色。与这一阶段的应用性课程的教学相呼应,由这一阶段的相关科目教师负责实习的设计和实施,学校负责协调。
  第3学年是教育教学见习,主题是“教学观摩”,重点在于观课、评课、教育调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这一阶段的学科教材教法、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相结合,并结合理论尝试登台讲课,体验教师角色。由相关教师负责设计、实施。
  第4学年是综合实习,主题是“一显身手”,重点在于在中学教育教学现场进行“实战”,介入实际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校本课程开发等实践活动,也可以参加实习支教、顶岗教学,并注意将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写作相结合。由学校负责设计并组织实施。
  3 任务驱动式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而言,更应注重师范性和专业性两方面的培养。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师范生培养中提出任务驱动式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任务驱动式指将整个信息技术教育实习中的工作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任务模块,实习生必须完成每一个规定的任务模块,并取得相应的评价分数。
  二维有两方面的含义,分别是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时间维度是指信息技术师范生的培养采用上文所述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进行教育职业体验和辅助见习,大学三年级进行教学见习,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行一个学期的岗位实习。内容维度是根据信息技术教育岗位的特点,突出信息技术教师的师范性和专业性特征,从教育教学实习与专业技术实习两个维度来考虑实习活动,并将二者结合进行的全方位实习。   在任务驱动式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下,参加实习的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把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主要职责。一方面,学生可以把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整体脉络,并深入理解中小学的教学过程、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等动态信息,掌握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方法,为将来成为优秀的信息技术授课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育实习岗位的每一件工作都将是实习考核的项目之一,学生可以辅助指导教师完成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指导工作。
  通过二维的实习检验,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教学媒体选择、使用以及教学资源制作等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对口的教学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同时,通过预备实习和岗位实习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习有所获。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岗位的实际工作,我们把具体实习任务分为10个宏观的功能模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能力、讲课技能(板书和语言)、教育媒体设备的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维护网站、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推广信息技术能力等。
  4 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主要措施
  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从师范性和专业性两个层面来提高师范生的各项能力,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全程实践,提高教学技能,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
  4.1 校内校外双导师结合,共同指导学生
  高校教学教师和校外中小学导师全程参与,共同指导。“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以师德为教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风,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校外导师”主要在学生见习、实习等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指导学生,侧重于一对一的传、帮、带,带领学生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和第二课堂,感受新课改下新的教学理念,形成优秀的教学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2 全程实践,提高教学技能
  我们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教学技能达标测试、未来十佳教学明星大赛、教育见习、实习、实习支教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为实现全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开展系列专题讲座。
  专业教师通过开展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系统地讲解“微格教学”理论,帮助学生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般教学模式及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全过程及其规律。
  2)开展各种教学技能专项训练活动。
  以专项训练的形式,与“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相配合,对学生的教学技能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如备课教案编写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总结技能、板书技能、提问技能、课堂反馈与强化、说课与评说课训练、粉笔字训练、模拟主题班会训练等。将学生实训的实际情况录下来,重放录像,学生和小组同学一起观看,共同讨论,教师评课,实时指导。
  3)聘请教学名师进课堂。
  加大中学名师进课堂力度,聘请全省和全洛阳市中学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作为“校外导师”,为该专业学生进行专场讲座,如班主任素养、班主任工作艺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方法与经验漫谈、课堂管理、教师素养――怎样说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专题讲座,使学生对中学的新课改、班主任、班班通等有所了解,为未来的职业做好铺垫。
  4)组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学院的“五月激情大赛”“河南省现代教学技能大赛”“学校未来十佳教学明星大赛”“演讲比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并取得优异成绩。
  4.3 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
  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师范生的动手能力。
  1)分层设置实验。
  分阶段设置不同层次的4部分实验:基础性实验、设计/综合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创新实验(大作业/课程设计)。基础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设计/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设计开发的能力;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及项目的研发能力。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将专业认证、竞赛训练、技能训练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在保证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前提下,突出个性化培养。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强化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阳光支教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多种学科兴趣小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参与教师教学科研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抓竞赛,促能力。
  组织参加省内外各类竞赛,以竞赛为抓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筹和协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鼓励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历练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的研发能力和科学素养。近年来,引导学生参与的省部级项目已有20余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步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中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由原来单一教学型人才提高到教学型和专业型并重。为了满足中小学对信息技术师范生的双重标准,我们提出任务驱动型二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通过实施该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师范性与专业性并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07-29.
  [2]余明远.教育实习模式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112-114.
  [3]傅钢善,裘国永.学科教育实习指南:计算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10.
  [4]赵玉萍,李明东,王朝斌,等.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实习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10):151-153.
  [5]黄济,胡德海.师范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56-60.
  [6]孟宪乐.师生双向专业化发展: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4):65-69.
  (编辑:孙怡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2702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