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大学英语课前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推进,如何组织大学英语课堂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迫切思考的问题,课前活动也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本文将从课前活动的重要性出发,探索课前活动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前活动 形式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51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eachers are pondering over the question as how to efficiently organize an English class. As a teaching method, pre-class activities are becoming popular with English teachers. Firstly,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pre-class activities. Then i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Finally, it proposes some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pre-class activities; form; evaluation
  课前活动,作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应用于课堂中。课前活动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英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然而,由于实际操作的单一性和随意性,大学英语课堂的课前活动并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探讨改善大学英语课前活动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课前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而中国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并非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是大学英语课堂的首要任务之一。丰富的课前活动,如电影配音、节日展示等,可以让学生为接受后续课堂知识提前进入预热状态,并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1.2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成功地完成一项课前活动,学生们需要事先获得大量的输入,这就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课堂不再是仅仅由教师在台上输出,学生在台下被动吸收知识的过程。课前活动要求学生提前在互联网或图书馆查找资料,收集和分析信息,甚至学习制作幻灯片和剪辑音视频。这些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体现。
  1.3 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
  当代大学生必须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才能适应越来越国际化的社会。这种需求不仅针对理论知识,更是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不仅要会写作和阅读,还要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大学英语课堂的课前活动,特别是课前展示(presentation),对于表演者和听众都是良好的训练。表演者要用英语做好阐述,就必须在课外加强口语锻炼,提升口语技能。同时,对于学生听众而言,表演者的展示就是最真实的听力材料,一旦走神,就会错过重要信息。
  1.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目前许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这就使得“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延伸到大学英语课堂中。应试教育使得学生难以用英语思维思考,表达时即使语法正确,却也缺乏内容和逻辑。课前活动不是對学生的考试,也没有唯一答案,这就促使他们在准备过程中学会用不同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辩论,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2 课前活动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现状
  在承认其意义的同时,大学英语课堂的课前活动却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两点尤为突出。
  2.1 课前活动的开展形式及内容过于单一
  大学英语课堂普遍人数众多,许多任课老师唯有将班级拆分成若干小组,并且由于时间关系,每次课前活动实际上台表现的学生数量有限,这就使得大多数英语老师只局限于单一的活动形式和固定的内容要求。其中使用最多的课前活动就是课堂展示。课堂展示是欧美国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可以分为个人展示、小组展示、自由课题展示、指定课题展示、综合展示等。[1]任课老师为了方便,通常会采取指定课题展示。固定的形式和话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参与课前活动的积极性。学生虽然有足够的时间提前收集资料及制作幻灯片,但通常由于话题不够新颖和有吸引力而应付交差,从而达不到课前活动应有的效果。
  2.2 课前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有效评价
  作为课堂热身的重要手段,任课教师本身应该明确课前活动的意义,更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活动的目的。然而,许多学生只把课前活动当作一项作业,甚至出现推卸责任、马虎应付、抄袭剽窃等现象。这样,在实际课堂中,上台的学生只会照读幻灯片或笔记,与讲台下的学生听众缺乏互动,如此循环,课前活动就变成了只有形式而没有实质效果。另外,从教学评价的角度看,评价方式单一,激励手段平淡,导致学生的积极性、情绪等并未真正调动。[2]具体来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仅能对每次课前活动作概括性评价,有时甚至省略现场评价,学生在活动前后都未能得到有效指导,课前活动形同虚设。   3 如何改善大学英语课前活动
  基于以上现状,改善大学英语课前活动应从活动种类、师生沟通、评价机制三方面着手。
  3.1 丰富课前活动的种类
  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首先要提供多种活动选择。课前活动不应该仅限于指定课题展示,也可以是情景剧表演、模仿名人演讲、电影配音、英文歌曲演唱、英语诗歌朗诵、时事播报、漫画解说等。在一个班里,不同的小组可以有不同的活动选择;在不同的专业中,也应该根据学生的程度选用不同的课前活动。例如,对于英语基础普遍较好的文科专业学生,要鼓励采用演讲、配音等课前活动,因为这类活动对语音语调有较高要求,此类专业的学生通过适量课外训练便可以达到较好的活动效果;而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用歌曲演唱、漫画解说的方式来拉近学生与英语的距离,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活动当中,时事播报是适用于所有专业、所有层次学生的课前活动,尤为值得采用。理由如下:(1)时事新闻短小精炼。得益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学生在课前查阅国内外英语新闻不再是难事。理解并熟读一篇短新闻,不需要像指定课题展示一样要求学生制作花哨的幻灯片,因此并不会占据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也就不会成为学生避英语而远之的借口。(2)时事新闻内容新颖多样。国内外每天发生的新闻,不管是政治,还是社会、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学生选择的内容。学生在内容选择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也会随之提高参与度。(3)时事新闻能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课前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阅读英语新闻,如果找的材料是中文,还需要对材料进行翻译,如果材料过长,则需要改写和总结。活动过程中,播报者需要有清晰的发音;同时,新闻播报是四级听力考试的一种题型,对于台下的听众学生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听力材料。
  3.2 给予有效的指导
  确定了课前活动的类型,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准备过程中给予适时有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并不是干涉学生的自主学习,反而是一种促进作用。张曼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前英语活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题材选择不合适会增加演出者的认知负担和心理负担,也给观众帶来了理解障碍。在不干涉学生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选择的主题给予指导。”[3]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在该小组课前活动的一至两周前了解小组进度,并就学生反馈的问题给出建议。如此,学生一方面受到监督,另一方面受到鼓舞,确保高质量完成课前活动。
  3.3 建立系统的评价机制
  评判课前活动是否成功、有效,需要教师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机制,具体体现为活动表演者、学生观众、教师三方根据评分细则给予评价。首先,教师应在分配任务前发布评分细则,要求学生按照细则来准备课前活动。当然,不同的课前活动需要不同的评分细则,教师不能贪图方便而采用千篇一律的标准。以模仿演讲为例,评分标准可以分为内容、语言表达、综合印象和现场效果几个部分。以满分一百分计算,内容又可细分为主题(15%)、材料(15%)、结构(10%),语言表达包括吐字发音(15%)、流畅度(15%)、语调和节奏(10%),综合印象指的是姿态(5%)、精神和着装(5%),现场效果要求演讲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并能将时间严格控制在5分钟内(10%)。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有评分细则的指引,才会明确方向,不做无用功。
  教学评价主体越丰富,教学工作才会越深入,教学水平才会越得到提高。同样地,课前活动的评价主体应由活动表演者、学生观众和任课老师三方面组成。表演者通过自评,能提升自我总结、自我思考的能力。学生自评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挖掘自我潜能,逐步成长为自主和自立的学习者,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4]同学互评则要求学生观众必须要仔细观看,才能给出中肯的分数。教师可随机抽取学生对活动做出评价,挖掘优点加以学习,并指出缺点加以改正,从而实现合作学习、交流经验的效果。此外,还需要教师的分析性评价,但宜以褒扬和鼓励为主。评价标准则着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积极评价为主,多表扬,少批评。[5]最后,三方评价的分数应以一定比例在学生的平时成绩中获得体现,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课前活动的积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前活动对于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尽管在实际运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只要教师能丰富活动选择,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评价,就能发挥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作用。通过探讨课前活动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模式,可以促使高校英语教学向着高效性、启发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争芝.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展示活动的组织与安排[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增刊):59-62.
  [2] 孟春国.英语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界定与理据[J].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7(3):11-14.
  [3] 张曼.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前英语活动调查报告[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2):69-72.
  [4] 郭良英.浅谈大学英语课前展示活动的有效评价[J].教育探索,2011(1):65-66.
  [5] 王丽维.让“课前五分钟演讲”激活英语课堂教学[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37-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84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