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英语教师思辨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通过对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英语教学大赛排名前十位的参赛选手的授课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校英语教师在思辨能力上还存在对“思辨能力”定义不清,逻辑思辨能力欠缺,辩证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教学方法模式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与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课程性质的定位不准、英语教师知识面过窄以及缺乏系统的培训不无关系。因此,可以尝试通过建立培训体系、敦促教师扩充知识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等方式来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英语教师 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35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top ten contestants in the 7th "Foreign Teachers' Cup"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mpetition,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speculative ability, such as unclear definition of "speculative ability", lack of logical speculative ability, lack of dialectical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model teaching methods. These proble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learning mode, the inaccurat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nature, the narrow knowledge of English teachers and the lack of systematic training. Therefore, we can try to improve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by establishing a training system, urging teachers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combining teaching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ctively updating teaching concepts.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English teachers; ability to think and analyze
  0 引言
  思辨能力是人类的高层次思维能力,也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自从黄源深[1]提出“思辨缺席”这一现象后,我国学者对思辨能力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却少有文章研究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思辨能力。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思辨能力是课堂上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背景的局限,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不完全具备合格思辨者的特质。[2]本文将分析具体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思辨能力的定义
  思辨是指“思维条理化的过程,即(思考者)通过观察、经历、反思、推理或者交流而获得或者产生信息,主动而有技巧地将信息概念化、应用、分析、综合和(或)评估,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2]我国学者文秋芳提出了思维能力层级理论模型,[3]该层级理论模型主张将思维能力细化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元思维能力,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计划、检查、调整和评估的技能;第二个层次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维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其中核心技能包括分析技能、推理技能和评价技能;认知标准包括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五个情感特质则是: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成熟的测量工具为我们更准确地评判教师的思辨能力提供了测评标准。
  2 大學英语教师思辨能力的普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第七届“外教社杯”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的参赛选手水平体现了全国各地高校英语教学的最高水平,其存在的问题也更具代表性。本文选取了综合课组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共十名选手的授课视频进行观摩和分析。
  通过视频可以看出,十位选手的课堂教学全部涉及了思辨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开展。但选手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存在以下特点:首先,虽然这十位选手的课堂授课都关注了思辨能力的培养,但有两位选手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练,而只是在课后作业布置了相关的思考问题,感觉选手就是在给自己的授课生硬的贴上了思辨的标签。其次,个别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多为检验事实性的问题,很少或没有提出思辨型的问题,没有形成读者和作者的思想对话。再次,思辨能力培养这一教学步骤太过模式化,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启发、诱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性的思考,[4]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推理、论证自己解决问题。
  从教师的个人思辨能力方面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有个别教师对“思辨”或者“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理解还不到位,无法说清其真正的定义和内涵。其次,有选手对于思辨问题预设的答案设置不够严谨,试图让学生从“是”和“否”中选择一个答案并陈述个人观点,而事实上很多问题的答案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再次,个别选手对于文章的整体关系和内在逻辑把握不到位,在授课过程中无法体现出文章内在的逻辑。最后,有选手对文章涉及的现象进行片面的介绍,缺乏辩证逻辑思维能力,不能对文中的观点进行有效的评判和思考。   3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不足的原因
  (1)传统语言学习模式使然。叶譞和黄清贵[5]通过调查证实:非英语专业的文科生毕业成为高校教师后其思辨能力超过成为高校教师的英语专业学生,且差异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学生很少质疑教师的权威,[5]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评价能力得不到锻炼,同时也丧失了好奇、开放、自信等情感特质。另一方面,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很少或几乎不锻炼学生交际性语言的输出和设计联想创造性的活动,也就是忽略了语言内容,长此以往,语言专业的學生在读外语文本时更关注的是语言的形式而忽略了对文本所传递的观点的分析、推理和评价。所以,当这些学生走上讲台成为教师之后,思辨能力的缺乏就会显现出来。
  (2)语言课的课程性质定位不准确。英语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学科。然而很多英语教师受到传统英语学科定位的影响,仍然把英语教学看成是一门技能课,强调其工具性,却忽视了语言的人文性,没有重视人文学科中文化意识的渗透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3)知识面狭窄。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诵、记忆单词、短语、句型等,没有足够的时间的精力去涉猎课程以外的知识,这就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更缺乏系统的知识。然而思辨过程离不开知识,它是依照一定逻辑规则对知识的运用。[6]
  (4)缺乏系统的培训。虽然思辨能力的提升被外语界广为关注,但是很多教师对思辨能力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并且没有意识到思辨能力的价值和重大意义。[7]夏纪梅[8]在一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分不清低级思维和高级思维,并且对自己的思辨能力盲目自信。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很少或者根本不会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等思辨行为。而对于那些具备一定思辨能力的教师,在将思辨能力融入教学方面,也缺少系统的指导和支持。[2]除此之外,在教学方法上有部分教师没有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4 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的策略
  4.1 开设培训班或增设培训课程
  目前国内尚无完善的教师思辨能力培训机制,[2]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院校的成功经验。例如,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开设了不同学科教师的思辨能力的培训,再形成一整套能够将思辨能力应用于高等教育的模式、方法和范本。还有美国的俄勒冈大学,从2004年开始开设了针对全球英语教师的思辨式教学培训课程,并提供了将思辨能力融入英语课堂的成熟范式。[2]此外,各高校也可以自主性的尝试开展教师思辨培养的工作坊或讲座,如中央民族大学成立的“思辨能力工作坊”,或者是建设思辨培训的网络平台。
  4.2 广泛阅读,增加知识面
  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决定了能否为思辨提供原材料。教师应该充实自己的学识,平时有意识地了解社会,并充实自己在各个领域的理论知识,以便在课堂教学前给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背景知识和理论材料,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式的提问。[2]只有广泛阅读,积极思考,不断反思,通过阅读锻炼自己的归纳、总结和分析能力,才能使思考有深度、高度、维度、向度、关联度、延伸度,[8]也才能够从多种知识的交融中,爆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4.3 教研相结合,广泛接触学术前沿的科研成果
  论文的撰写会涉及到选题、阅读材料、制定大纲、撰写、修辞和修改等步骤,需要进行严密的推理和论证,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反思,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作者思辨能力的参与。[9]所以,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的撰写可以使教师的思辨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期刊、论文时,会接触到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的科研成果,涉及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以课题的形式通过科研解决,通过科研建立起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
  4.4 鼓励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才能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人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又能反过来刺激教师思辨能力的发展;同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之后,教师要控制和驾驭课堂需要更加缜密的思辨能力,因此,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促进了教师思辨能力的提升。
  5 总结
  “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校英语教师的思辨能力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普遍不及其他专业的教师。但是教师思辨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个人长期的积累,有意识的训练,以及整个行业的系统活动的开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取得成效。总之,只有整个外语界自上而下的全面行动,才能有效地提升英语教师的思辨能力,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1).
  [2] 陈蔘,裴越.行动学习理论下的英语专业教师思辨能力培养研究初探——以中央民族大学“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工作坊”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
  [3] 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
  [4] 李正栓,李迎新.美国高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4(11).
  [5] 叶譞,黄清贵.福建省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师思辨能力调查及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
  [6] 曲卫国.缺乏的到底是思辨能力还是系统知识?——也谈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问题[J].中国外语,2015(1).
  [7] 刘艳萍,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王海妹.国外大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评析及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
  [8] 夏纪梅.论外语教师思维能力对人才培养和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意义——兼对高校外语教师思维能力反思调查结果的评析[J].中国外语,2015(12).
  [9] 黄玉霞.英语教师教学思辨能力的缺失原因及培育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84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