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防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重要蛹寄生蜂。近年来,利用柞蚕蛹作为白蛾周氏啮小蜂替代寄主进行人工繁育及应用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从替代寄主、种蜂和温湿度控制等方面总结了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关键技术,以期为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替代寄主;种蜂;控温控湿
  中图分类号 S8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7-0192-02
  中国林业科学院杨忠岐教授于1985年在美国白蛾蛹内发现一种寄生蜂,这种寄生蜂自然寄生率高,繁殖力强,雌雄性比大,1989年被命名为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属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总科(Chaleidoidea)姬小蜂科(Eulophidae)啮小蜂亚科(Tetrastiehinae)周氏啮小蜂属(Chouioia)。
  1替代寄主的选择与应用
  沈阳农业大学王洪魁等以23种昆虫蛹作为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替代寄主,其中柞蚕蛹的寄生率最高寄生量最多。我国柞树资源丰富,人工放养柞蚕技术成熟,利用柞蚕蛹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因此,柞蚕蛹被选为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的适宜替代寄主。
  根据多年的繁蜂实践,柞蚕茧(蛹)的质量是决定繁蜂成败影响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柞蚕病害是影响繁蜂质量的制约因素。柞蚕病害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柞蚕自身生理状况较差、抗病性能低,蚕场的饲养和管理粗放,蚕茧的漏检以及小蜂的寄生等都能导致柞蚕病害的传播。应选用蚕场条件好、蚕种级别高、放养量适当、柞树叶质优良以及管理水平好的二化性优质柞蚕茧,选择蛹体饱满、有光泽、颅顶板清白透明、节间膜收缩自如的健康茧蛹。将柞蚕茧置于低温冷藏库储存,库内提前杀菌消毒,保持卫生洁净,储存温度为0~2C。
  2种蜂的培育、保存及复壮
  2.1种蜂采集和培养
  种蜂主要通过直接采集法或诱集法从自然界中获得。直接采集法:在美国白蛾蛹期,将释放过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林地直接采集被寄生的美国白蛾蛹,将单蛹放人指形管置于温度适宜的培养箱内让其发育。诱集法:在野外放蜂实验区或自然寄生率高的林地,悬挂美国白3蛾蛹或柞蚕蛹引诱天敌寄生,被寄生蛹装入试管培养直至羽化,选择个体大、活力强的蜂种用于扩繁凹。扩繁代数不宜太多。
  2.2种蜂保存
  目前针对种蜂保存,主要有2种观点。一是滞育保存。在自然条件下,白蛾周氏啮小蜂以老熟幼虫越冬,受其滞育现象的启发,孙守慧等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滞育诱导及其滞育敏感虫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诱导的影响敏感光照虫态为幼虫期,整个幼虫期接受短光照进入滞育状态,于2~10C条件下避光保存,可保存3~4个月,这对种蜂的长期保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二是非滞育条件下保存。刘芹等I在25C恒温条件下培育9~10d,待小蜂发育到老熟幼虫期或老熟幼虫与预蛹混合状态时,逐步缓冲降温,于恒溫10C、相对湿度60%~80%的人工气候箱内保存,并保持充足的光照,避免滞育。
  2.3种蜂复壮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用同一种寄主连续繁育多代后,种蜂会出现同一批蜂羽化不整齐、飞翔能力减弱、寿命缩短、个体变小、雄蜂数量增多等退化现象5,因而须进行种蜂复壮。目前,种蜂复壮的方法有转寄主复壮、补充营养复壮和变温复壮等.李会等将白蛾周氏啮小蜂转接至美国白蛾蛹、桑毛虫蛹家蚕蛹和斜纹夜蛾蛹,羽化的亲代蜂再回接至柞蚕蛹上,结果发现,其寄生率和子代的雌雄比显著高于对照,明确了4种蛹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复壮的可行性。通过给白蛾周氏啮小蜂补给10%的果糖水、蔗糖水、葡萄糖水、蜂蜜水,能延长亲代蜂的寿命、增加子代蜂的出蜂量,但对子代的寄生率和雌雄比未产生影响。徐秀源等将扩繁到第7代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老熟幼虫末期逐步降温至8C,培育7d后逐步升温至适宜温度,继续培养至羽化出蜂,结果发现,该方式有效提高了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生物活性,这证实了变温处理可以复壮种蜂。
  3温湿度控制
  合适的温、湿度条件对于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正常发育、羽化出蜂及其在林间释放后的防治效果起着关键作用。根据森防部门提供的林间美国白蛾发育进度,预测最佳放蜂时机,设定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羽化出蜂时间;根据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发育历期,人为控制繁育温度和湿度,以期做到白蛾周氏啮小蜂与害虫蛹相遇。
  通过几年的繁育实践,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2~28C,最适温度为23~25C,最适相对湿度为40%~60%。在实际操作中,湿度不易控制,增加湿度尚且有方法,但除湿却很难操作。
  4结语
  白蛾周氏啮小蜂作为一种生物活体,其生命活力、寄生效果、发育历期等与种蜂、寄主和繁育条件密切相关。利用柞蚕蛹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蚕茧健康状况对繁育质量至关重要;扩繁代数越少,种蜂活力越强,寄生效果越好;选择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使羽化出蜂时间与最佳释放时机吻合,对于获得良好的释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5参考文献
  [1]王洪魁,许国庆,戚凯,等利用柞蚕蛹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28(1):16-21.
  [2]屈年华,郑洪军,房连杰,等.白蛾周氏啮小蜂繁殖技术及其在防治美国白蛾中的应用[小中国林副特产,2007,91(6):40-42.
  [3]孙守慧,赵利伟,祁金玉.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诱导及滞育后发育[J].昆虫学报,2009,52(12):1307-1311.
  [4]刘芹,闫家河,王文亮,等.白蛾周氏啮小蜂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应用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1,193(2):77-83.
  [5]陈瑞琴,王卫斌,赵保讲,等.不同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对比试验[J].河北林业科技,2008(4):4-5.
  [6]李会.白蛾周氏啮小蜂复壮技术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7]徐秀源,魏美娜.唐山市白蛾周氏啮小蜂大规模繁殖技术研究[J].现代园艺,2015(20):1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94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