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袁雪

  摘  要:课程文件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最直接的体现,它在整个课程与教学中的指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课程内容的反思与构建是当前语文学科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该文从反思课程文件的视角入手,研究我国语文课程内容,通过对近几十年高中语文课程文件的归纳,以“体验、感受、理解、想象、联想”5个术语变化的统计分析为依据,总结当前新课标与语文课程内容发展的状况,并提出建议以期对今后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课程文件  语文课程内容  变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b)-0113-02
  从“课程内容”的定义来看,课程内容是承载某种价值,达成课程目标的实质要素。一般来说,在内容上,它由学科知识、生活经验、社会文化等构成,而在具体的学科课程中,它涵括了基本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方法、价值观等要素。该文就是以语文课程文件“体验”“感受”“理解”“想象”“联想”5个术语为主,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1  “体验”“感受”“理解”“想象”“联想”的概念
  “体验”的概念有两个:一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二是指体察、考察。语文课程文件中的“体验”主要表示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身边事物、自身经历的一种感受。
  “感受”概念有两个:一是指受到、感染,在生理学上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二是指体会或者感想。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在语文课程文件中,“感受”主要就是以动词和名词的形式出现。
  “理解”就是因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分析决定的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般也称为了解或领会。在语文课程文件中,“理解”主要就是指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了一个自己的认识,可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在语文课程文件中,要求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想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联想”是指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在语文课程文件中,“联想”总是与“想象”一起出现,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创造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
  2  “体验”“感受”“理解”“想象”“联想”在课程文件中用例统计分析
  2.1 “体验”在课程文件中用例情况分析
  “体验”在建国以后的课程文件中总计出现了101次,其中小学阶段出现了3次,中学阶段出现了56次,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42次。建国初期,在1954年、1955年的语文课程文件中,“体验”分别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出现1次;1956年,增加了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的1次;因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1年的语文课程文件的义务教育阶段,“体验”增加了19次;“体验”在2003年的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文件中出现了19次,也是第一次在高中阶段出现;2011年出现的23次,则出现在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到了2017年,“体验”一词出现次数最多,在高中阶段出现了36次。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懵懂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地教导,接受到的更多的是间接经验,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学生开始有了独立主见,愿意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这个阶段的学生可以开始获得更多的体验。
  2.2 “感受”在课程文件中用例情况分析
  “感受”一词在建国以后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共计出现116次,与“体验”出现次数相差无几,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次数最多,总计62次,而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分别出现13、10、31次。从1954年、1955年、1956年这3年的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比较中,可以看出对学生感受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加深;从1956年开始,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文件出现了1次“感受”,并在1978年、1980年、1988年、1990年持续出现了1次,到1992年“感受”一词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文件中出现的次数增加到了4次,2000年又出现了1次;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中,2000年“感受”出现了1次,而在2017年出现了30次;“感受”一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出现次数较多,2001年出现了40次,2011年出现了22次。
  教学是教师教授知识、學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机械学习,而是要去感受、去理解,这样才能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感受”一词在小学、初中、高中、义务教育各阶段都出现了较多次数,这足以证明在学习中“感受”的重要性。
  2.3 “理解”在课程文件中用例情况分析
  “理解”这个词是“体验”“感受”“理解”“想象”“联想”这5个词在语文课程文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建国后在语文课程文件中共计出现608次,与其他4个术语相比,“理解”一词在中学阶段的课程文件中也有出现,共计50次。其中,在小学阶段出现的次数最多,高达374次。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中,“理解”在1950年和1954年分别出现了10次,而在1955年出现了155次,在1963年、1986年、1988年、1992年这4年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分别出现了41次、35次、60次、56次;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年是1956年,其次是1988年、1992年、2000年;而中学阶段中,“理解”一词出现的比较集中,1963年出现了17次,1978年出现了6次,1980年出现了7次,1986年出现了9次,1990年出现了11次;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文件主要从2001年开始,而在2001年的语文课程文件中“理解”出现了45次,在2011年出现了23次。   从“理解”一词出现的总次数,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性。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背诵诗文之前,要先进行理解,了解了诗文背景与写作原因后,我们才能更容易地背诵出来这首诗文;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各个字词的意思,只有了解了字词的含义,我们才能搞明白整篇文章的大意。总之,语文的学习,就是建立在理解之上的学习,想要死记硬背地去学习语文,是不容易的,更是学不好语文的。
  2.4 “想象”在课程文件中用例情况分析
  “想象”在建国后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共计出现71次,其中,在小学阶段出现的次数最多,为35次,初中阶段出现了7次,高中阶段出现了13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中总计出现了16次。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中,“想象”一词出现最多的年份为1988年,在此之前,“想象”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956年的6次和1980年的3次,在此之后,“想象”一词出现的次数逐年递减,由1992年的9次,减少到了2000年的6次;在初中阶段,“想象”这一术语分别在1956年、1988年、1992年、2000年出现了2次、1次、2次、2次;在高中阶段,“想象”在1956年和2017年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总计出现了5次,而在1996年出现了1次,在2003年出现了2次;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想象”主要出现了2011年的13次和2001年的3次。
  从对“想象”出现次数的对比上,可以看到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小学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具有极高的创造力,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才能促进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即使是在初中、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文件也并没有忽略过“想象”的重要性。可见,“想象”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2.5 “联想”在课程文件中用例情况分析
  “联想”为“体验”“感受”“理解”“想象”“联想”5个术语在建国后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出现次数最少的一个词。共计出现15次,小学阶段未出现,初中阶段出现了3次,高中阶段出现了9次,而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文件中也出现了3次。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想象力丰富,但是联想能力不强,无法做到很好的联想,所以小学阶段出现的次数为零;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需要通过联想去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所以“联想”一词在高中阶段出现次数最多。
  3  “体验”“感受”“理解”“想象”“联想”出现次数与课程内容的联系
  从5个词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来“理解”出现的次数最多,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语文课程内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非常之多,简单的机械记忆,无法满足语文课程的学习要求。与语文课程内容的复杂性、抽象性有关,因为课程内容中包含较多的文言文、古诗词,学生无法通过已有的知识去掌握这些知识,只有做到先理解才能后掌握。
  “体验”与“感受”这两个词的出现反映出课程内容的诸多难懂点,需要学生自己去亲身探索。另一方面,要求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也表现了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学习需要学生学会主动感受、探索,只有主动参与了,才能获得最多的知识。
  “想象”与“联想”两个词虽然在建国后的语文课程文件中并未出现较多,但是它们同樣需要受到重视。因为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单是识记的过程,需要通过已学的知识不断联想、想象来巩固知识、拓展知识。
  4  结语
  历次语文课程文件的颁布和发行,是一定社会需要和时代思潮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语文课程内容认识的深化。语文课程文件显示出当时国家、社会对语文课程内容的要求,所以语文课程文件的制定一定要为语文课程内容提出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娜.从高中语文课程文件的演变看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 黄强军.从历次语文课程文件看语言知识内容的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1):127-132.
  [3] 邵怀领.建国以来写字教学:回顾与反思——以1950—2012年小学语文课程文件为例[J].语文建设,2012(6):1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