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从整体上来看,黑龙江地区的土质特别肥沃,温度和湿度特别适宜,所以对于我国商品粮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基地,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黑龙江地区的粮食作物中,大豆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对此,就需要着重针对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有效分析和探究,并使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以此充分提高黑龙江地区的大豆产量和质量。
一、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技术
从实践中来看,黑龙江地区生产的大豆有着特别高的产量和品质,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特别典型的优质大豆产地,是我国大豆品种至关重要的主产区。从大豆的实际种植过程中来看,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要想针对大豆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重探究:
1、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好优质品种
有针对性的结合黑龙江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温度特点,特别是春旱风大,春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特征,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选择抗春寒能力更强,有更显著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这样才能使该地区的大豆种植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种子播种的发芽率及产量,该地区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破瓣粒、虫蛀粒以及小粒的提前处理,选择在酸性土壤中撒播大豆种子,与此同时,在每1kg种子表面喷洒1.00~1.79g的钼氨酸,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混合相应的溶液,然后进行相对应的搅拌处理,等到种子阴干之后,再结合具体情况,真正意义上实施大豆种植工作。
2、对土地的翻耕整地
在黑龙江大部分地区着重做好土地的合理翻耕整地工作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病虫害的威胁得到充分降低,在具体的整地翻耕过程中,能够从根本上有效清除土地表面的杂草和障碍物等等,与此同时,可以充分确保土壤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熟化、蓄水保墒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结合大豆的生长习性和植物特征,特别是其植根系农作物的基本特点来进行相对应的种植,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种植效益。从实践中来看大豆的根系与根瘤在土壤结构中呈现上虚下实状态,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充分确保大豆根系的土壤含水量在20%~25%以上,且土壤容质量要小于1.30g/cm3,使其维持在这样的状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其生长发育。再者,整地方法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耕地的茬口及特定地区的具体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特点来切实有效的开展,灵活应对。对于某些需要深翻深松的基础地块,可以采用拣净茬子的方法,确保其靶深能够达到13~16cm范围,并且要做到翻靶结合,且耕翻深度要达到20cm以上,使农田中没有暗坷垃及大土块存在。为了更好实现翻耕整地深松,要进一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例如,应用深松机设备来实施耕地全方位深松,确保深松深度在40~60cm左右,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种植效果。
3、大豆播种
通常情况下,黑龙江地区的大豆播种是在春季和夏季两季的初期来实现种植的,要切实有效的选择好时间,这样才能充分确保大豆实现高产稳产。同时要进一步结合黑龙江地区的大豆播种标准,其播種土层深度一般保持在5cm左右,要在平均温度在10℃环境下进行播种。针对具体的播种方法而言,黑龙江地区所采取的播种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1)等距穴播法。该方法能够通过加大耕地穴间距离来针对大豆进行更加良性高效的播种栽培,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大豆的播种质量得到更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大豆春夏两季的播种效率,在黑龙江广大地区有效利用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播种方法有更为显著的效益,成功率更高。除此之外,有针对性的采取该方法,也能够使大豆在田间的封垄时间进一步延长,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大豆的通风率和光能的利用率,由此为大豆单位产量实现稳步增长提供相对应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2)垄三栽培法。该播种方法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大豆种植面积使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进一步丰富相关种植栽培技术的内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它的主要做法就是进行深松土壤和田间垄面双航并排种植。在具体的施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分层施用面肥和底肥的方法使大豆的栽培效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以此为大豆增产稳产提供保障,夯实基础。
二、黑龙江地区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1、对土壤的管理
为了做好大豆病虫害预防工作,在大豆栽培土壤管理方面主要做到了轮作倒茬和施肥处理。轮作倒茬,考虑到许多病虫害病原通过病残体在土壤表层越冬,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更有效的利用轮作倒茬的方法使植物残体得到有效清除,在秋季的时候,着重针对耕地进行深层翻整,这样能够使病虫害越冬的基数进一步降低。通过这种方法,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遏制大豆紫斑病、细菌所引发的叶部病害的出现。与此同时,要做好施肥处理工作,该地区大部分都使用对大豆实用腐熟程度较高的有机肥,通过腐熟过程来杀死各种病虫害虫态、虫瘿以及病原体,尽可能减少由于施用有机肥而造成的人为病虫害传播。
2、病虫害的防治
以大豆菌核病为例,该疾病主要侵染大豆的茎秆位置,而且容易在夏季7月下旬时发病,尤其是在生长密度较大且低洼地区发病最为严重。为此,所采用的防治方法是剔除菌核,在秋季提前翻耕整地,配合轮作换茬来拔除病株。另外,也会针对大豆菌核病来混合使用农利灵、多菌灵、菌核净、益微等杀虫特效药,通过这种方法能够确保其根除。
总之,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充分看出,针对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种植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并有效落实相对应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优化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此确保该地区大豆质量及产量得到显著提升,以此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153214黑龙江省嘉荫县乌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9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