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北部湾民办高职教育与经济文化互动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的时代背景下,北部湾经济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应当积极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立足区域经济文化的实际需要,以服务发展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为出发点,真正融入到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提升高职教育内涵,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做出努力与贡献。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  民办高职教育  经济文化  互动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也因此遇上良好的发展时机,但也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冲击与挑战。北部湾经济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出路何在?毋庸置疑,教育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是必然的。我们应当积极地去研讨、探究北部湾经济区民办高职教育与经济文化互动发展的道路,促其和谐发展。
  1  北部湾经济区民办高职教育与经济文化互动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1 区域整体发展
  2008年以来,北部湾经济区已逐渐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巩固了民族团结,保障了边疆稳定。目前,全区以“南宁+沿海”引领发展势头,加强钦北防一体化发展平台,聚焦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三大三新”重点产业领域,建优建强北部湾经济区。
  1.2 西部地区国际大通道形成
  作为重要的多边通道,北部湾经济区充分发挥交流合作平台功能,有助于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使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更为均衡;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疆海疆边的经济格局,使我国与东南亚的联系更加密切,为多地区、多国家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增添新的能量。
  1.3 向海经济发展
  北部湾经济区重点规划向海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建立起临港工业,逐步形成了以现代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粮油食品等为主的现代临海工业体系;经济区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矿产等资源,有待发展海洋产业;钦州、北海、防城港等重要港口城市具备了独特的航运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海运业。
  1.4 东盟开放合作
  规划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加工制造、商务贸易、物流管理、信息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加强双方文化产业、生态工程、民间特色工程等的建设,深化我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
  2  北部湾经济区民办高职教育与经济文化互动发展难点
  2.1 办学定位与经济文化发展形势协调
  北部湾经济区正在进入一个重大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稳中快进,文化、社会发展形势大好。经济区内农业、工业、医疗、科技、旅游、文化、体育、金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都在不断扩大与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应迎上经济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形势,更好地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服务。
  2.2 学校育人与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协调
  北部湾经济区保持持续发展,是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创新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经济区会进一步统筹规划和全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以期实现一体化发展。区域民办高职教育要注意对照经济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全面提升育人能力,大力提高育人成效。
  2.3 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协调
  北部湾经济区是发展产业的平台。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区将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侧重发展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三大三新”重点产业及相关领域项目,发展有区位优势的特色产业。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专业调整要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对接调整创新的产业结构。
  2.4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协调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是要面向市场,以市场为杠杆,以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为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学,锻炼形成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确保学生职业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要求。
  3  北部湾经济区民办高职教育与经济文化互动发展路径
  3.1 科学规划,加强调控互动发展
  区域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制订的发展规划,必须是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基本状况、地理优势、发展潜力、制约因素分析的,必须是紧密围绕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进行的,其规划重点也必须是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规划中期、后期的调控,更是应当以发展变化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为依据。
  3.2 创新体制,壮大民办高职力量
  一是要在思想意识上有高度的重视,政府、行业、企业、院校要共同解决解决“主导”、“指导”、“参与”、“建设”的问题;二要创新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要充分运用自身办学的灵活体制,创新学校办学模式,如多单位合资办学、委托管理、公办院校改制或公办院校接管民办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等等。
  3.3 校社联动,大力推进教育实践
  深入挖掘和运用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的教育资源,构建有效的教育体系和工作系统,进一步完善学校服务社会机制,鼓励教职工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鼓励高职学生到社区、企业参加社会服务、顶岗实践,着实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的能力,推动民办高职教育向前发展。
  3.4 对标需求,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坚持以“面向市场,面向产业,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需求”的理念指导学校办学、管理,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标产业、行业、企业用人的需要,结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增强教育教学质量观和发展观,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岗位工作技能培训,着实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
  3.5 开放办学,接轨国际职业教育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和“学位学徒制”、美国的“社区大学”、澳大利亚TAFE模式等,革新办学思想和办学机制,在环境设计、氛围营造、课程设置、管理规范上有所创新,积极组织国际间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4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受其影响甚大,如能切合发展则争取好的办学效益;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也有改革创新的要求,需要革新思想观念,科学规划发展,壮大办学力量,创新办学机制,增强育人能力,提高办学质量,走特色发展道路,方能在繁荣的教育事业中占有“席位”。
  参考文献
  [1] 章豐慧.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3,04.
  [2] 高峰.高等院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共生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智库时代,2019,03.
  [3] 马希才.高职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的评价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9,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5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