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花生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花生叶斑病是锦州地区花生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严重影响当地的花生生产发展。除了危害叶片外,花生叶柄和茎杆也可受危害。根据其病原体不同,分为黑斑病、褐斑病。褐斑病发生较早,也称为早斑病;黑斑病发生较晚,又称为晚斑病。花生叶斑病危害花生叶片时,会使叶片遍布斑点,发病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植株过早枯死。花生生长后期病症状更加明显,植株早衰,常被农民群众误认为是植株成熟的正常表现,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缩短了正常生育期,造成花生荚果成熟度不好,收获前籽粒发芽,收获时果实脱落严重,产量低、品质差,出仁率、含油量均低。一般减产10%以上,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
  一、发病时期及症状
  褐斑病发病在花生苗期就能零星发生,初花期开始大量发病。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或铁锈色直径不足1mm的病斑,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扩大,形成直径大约为5-10mm、大小不均的近圆形或不规则状病斑;病斑在叶片正面呈现茶褐色、叶片背面呈褐色或淡褐色;发病初期病斑周围就出现黄色晕圈,发病后期病斑表面长出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多块病斑聚集汇合,成为大的病斑块,造成叶片枯萎落叶,植株早衰枯死。叶柄和茎杆上的病斑呈长椭圆形,为暗褐色,病部稍凹陷。
  黑斑病比褐斑病发生稍晚,一般在花生进入下针期以后才开始发病,生产上常常是花生黑斑病与褐斑病混合发生。在发病初期,叶片症状与褐斑病较难区分,到发病后期区分较为容易,黑斑病病斑大多为圆形或者近似圆形,病斑直径比褐斑病病斑小得多,一般为1-5mm,病斑颜色为黑褐色或者黑色,叶片的正面、反面病斑颜色基本相同,病斑的边缘没有黄色晕圈或者晕圈不明显。黑斑病叶片背面的老病斑上长有许多黑色的小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形状,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病斑部位产生灰褐色的霉状物。发病严重时,每片叶上都会出现很多病斑,多个病斑融合成一个个不规则形状的大病斑,引起叶片褶皱萎缩后枯死脱落。叶柄和茎杆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黑斑病病斑,发生严重时茎杆发黑,逐渐枯死。
  二、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花生褐斑病的病原为落花生尾孢,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花生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球腔菌属球座尾孢菌。两种叶斑病病菌主要都主要以子座、菌丝团和分生孢子等形态在田间植株病残体上越冬,也有少量病菌以子囊壳形态田间植株病残体上越冬,还有病菌以分生孢子形态在果壳和种子上越冬传播。第二年,当外界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子座和菌丝团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风(气流)、雨水和昆虫像四周传播,在叶片上从气孔或者直接穿透叶片表皮侵入植株。资料介绍,在22-23℃的温度条件下,病菌潜育期为3-4d,发病7d后产生分生孢子再侵染。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侵染和繁殖扩散都需要在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条件下完成。
  三、影响花生叶斑病发病的各项因素
  花生叶斑病流行和大发生与重茬连作、较高的温湿度、品种抗病性弱、土壤质地肥力、等有极大的关系。黑斑病、褐斑病这2种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10-30℃,田间发病危害植株的适温是25-28℃。叶斑病的发生程度与高温期降水雨量的大小关系极为密切。7月上旬到8月中旬,如果阴雨天不断,降雨量大,花生叶斑病肯定会严重发生,反过来,如果降雨稀少,天气晴朗,则发生较。土壤肥力高,土壤通透性好,花生叶斑病发病会较轻;如果土壤肥力低,土壤黏重不透气,花生叶斑病发病会较重。目前市场上还没出现对对叶斑病高抗的花生品种,但不同花生品种的抵抗花生叶斑病能力不同,品种间发病轻重存在明显差异,一般叶形较小、叶片较厚、叶色较深的品种抗病,直立型品种抗病性较好,同一品种苗期、生长前期较后期抗病。花生重茬连作时发病较重,生茬地发病轻。裸地栽培比地膜覆盖栽培发病重。地块土壤贫瘠、供给植株水肥能力差的地块,植株长势弱、分枝稀少的植株黑斑病发生重;水肥充足的地块,枝叶徒长的植株褐斑病发生较重。
  四、花生叶斑病的防治
  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在花生收获后要及时清除残留在田间的花生茎叶,特别是要清除携带病菌的植株残体,收集后集中烧毁后及时进行全园翻耕晾土,破坏病菌越冬環境,减轻田间病菌越冬数量。轮作倒茬,重茬连作会加重花生叶斑病的发生,应与非豆科作物如玉米、高粱、甘薯等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倒茬,能够明显减轻花生叶斑病发生危害。增施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条件,能够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选择抗病品种,锦州地区种植的花育23、花育39、花育41等品种较抗花生叶斑病。合理施肥,花生根瘤菌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在种植花生使用肥料的选择上底肥应选择髙磷肥料,花期追施尿素要控制施用量不超过7.5kg/亩。适度控旺,花生在水肥条件好,温度较高光照充足的情况下,生长速度迅速,非常容易造成茎叶徒长,这种徒长如不及时控制造成株高过高、易倒伏,营养过度供给茎叶,植株抗性差,易得叶斑病,荚果发育差不饱满,极大影响产量,可在大量果针入土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适度控制。
  2、化学防治
  及时使用杀菌剂进行药剂防控是防治叶斑病的重要手段。花生叶斑病发病严重的地块从初花期开始每隔10-15d喷茎叶喷雾药1次,高温多雨天气5-7d喷施1次,连续3-4次,对预防和控制花生叶斑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推荐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1200-1500倍液、7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600-8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00-2000倍液等,注意轮换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作者单位:121300辽宁省北镇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47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