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松阳县茶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研究了松阳县茶产业集群发展情况,阐述了松阳茶产业集群发展规模、资源、产业链、产业技术创新、共公服务体系等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松阳县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建议;浙江松阳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25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松阳县坚定不移走“两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深入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战略,大力发展茶产业,逐渐形成了“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的特色茶产业集群发展经济[1]。现对松阳县茶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松阳县茶产业发展。
  1    松阳茶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1    茶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松阳县现有人口24.06万人,农业人口19.84万人,其中有10万人从事茶产业。2019年,全县茶园面积8 786 hm2,茶叶总产量1.57万t,产值157 620万元,浙南茶叶市场全年交易总量8.38万t,交易总额68.25亿元,以全省4%的生产面积生产全省6%的茶叶产量,产出全省8%的茶叶产值。“松阳银猴”品牌价值达22.96亿元,居丽水市首位。松阳县新获“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中国茶业百强县”2张国字号金名片,形成了全县40%人口从事茶产业、50%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农业产值来源于茶产业的发展格局,松阳茶产业成为了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民生产业,并且同步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1.2    茶叶资源类型不断丰富
  通过茶树新品种引进,实行高标准建园,扩建茶树良种繁育科技示范场、茶树良种苗圃基地等,大力培育和推广银猴、白茶、龙井43、迎霜、乌牛早、浙农139、中茶108等适应性强、品质优、效益好的无性系良种,茶叶良种率达94.3%,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在坚持发展已有绿茶优势品种的基础上,还引种了黄金芽、紫娟、英红9号等各类茶树新品种,开展了白茶、红茶、黄茶等品类的生产加工,形成了多元化产品结构。整合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优势资源,不断拓展松阳茶产业的发展空间,培育“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的特色茶业发展模式。700多名善经营、懂管理的“松阳茶师”将松阳优质茶苗引入到贵州、湖北、四川、江西等多个茶叶产区,建立了逾6 666.67 hm2茶叶基地,茶业总部经济初具规模[2]。
  1.3    茶叶产业链更加完善
  结合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工程,重点扶持按无公害标准生产的茶叶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企业。已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0家、省级骨干龙头企业2家、省示范茶厂4家、国家级骨干龙头企业1家;有4家茶叶生产企业分别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1认证。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浙江茗阳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松阳县神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从事茶资源综合利用,涉及的产品主要有速溶茶粉、茶酒、茶爽、茶宁片、茶多酚片、碾茶、抹茶等逾20个产品。全县建立规范茶青交易市场3个,浙南茶叶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在做好茶叶种植加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茶旅融合和探索“茶+N”的创新发展模式,“茶+美食”“茶+文化”“茶+民宿”等多业态蓬勃发展。以“茶叶+旅游”“茶叶+民宿”“茶叶+文化”等为代表的多元化三产融合业态深化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松阳茶产业成为省级农业示范性全产业链,逐步实现了从过去单一的喝茶、饮茶,拓展到吃茶、用茶、玩茶、事茶的“六茶共舞”。2019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122.18亿元,已有5条茶旅游线路,国家4A级景区——大木山茶园入选全国首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其茶园路线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茶旅金牌路线”,均系全省唯一。
  1.4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为加快茶产业创新发展,与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5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建立了省级科技研发中心,成立了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科教旅一体化基地,共建了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和丽水市茶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依托这些研发机构,进行了众多技术创新,包括智能扁茶机的发明、松阳香茶加工技术的研发、多茶类开发生产、香茶扁形茶红茶连续生产线研制开发、深加工提取生产线的建立、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固体颗粒燃烧机的发明以及绿色防控技术、茶园耕作采摘机械的推广使用等,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1.5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在浙南茶叶市场成立了松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对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实施定期监控和抽检,确保全县茶葉质量安全。构建浙南茶叶市场茶叶质量IC金融卡溯源管理系统及茶青IC金融卡溯源管理系统,开通茶叶质量IC卡金融支付功能,实现市场茶叶质量可追溯,保障茶商与茶农、茶厂之间的结算资金安全;引入茶叶物联网仓储冷库技术和工艺,建成松阳茶叶万吨冷库仓储服务中心,有效提升了全县茶产业公共创新服务能力。
  2    存在的问题
  在茶产业集群发展中,找准当前亟需突破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茶产业集群发展对促进松阳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松阳县茶产业集群化发展在稳步推进,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产业技术需不断提升
  设施装备技术有待加强。虽然松阳茶产业的设施装备建设总体上得到了较好提升,但在重点与关键环节中仍显不足,尤其是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高端生产设施与加工装备缺乏,茶产业机械化水平低,茶园耕作、名优茶机械采摘等领域的机械化操作进程相对滞后,难以更好地应对劳动力日益紧缺、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不利局面。
  茶产业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一直以来,松阳县茶叶生产以传统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小茶厂独立经营方式为主,经营主体还处于弱小、散状态,制约了茶产业标准化生产;还未完全做到充分利用中低档茶及其废弃物、夏茶修剪后的废弃枝条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低;产品局限在茶食品、茶食品添加剂、茶叶饲料添加剂等方面,茶饮料、茶保健品、茶日化品等功能性终端产品开发空白,茶市场占有率低,产品品牌不响,产业化程度低,上下游产业链并未完全形成[3-4]。
  2.2    产业质量品牌需不断提高
  茶叶种植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在茶叶管理过程中,为追求松阳香茶产量,造成茶叶品质下降。一是春、夏、秋季不停地采摘鲜叶,造成过度采摘茶叶与茶树的过重修剪,当地茶树种植到15年左右就被迫更新,导致茶树树势衰退。二是长期撒施氮肥和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板结和退化、土壤酸化、水体污染和肥料利用率低。
  品牌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松阳县委、县政府一贯重视茶产业公共品牌建设,在“松阳银猴”和“松阳香茶”等品牌建设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但在全国范围内品牌知名度仍然不够,需要在品牌产品标准、包装设计、销售推广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
  2.3    创新服务需不断加强
  产业创新还存在服务功能性短板,一是现有平台在产业方面的创新功能需要提升,尚未形成综合性的创新服务平台;二是现有载体在提供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服务等方面有待加强,特别是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标准化生产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茶叶产品质量追溯和监管等方面还不足,为经营主体提供市场预警、农资供销、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也有待提升和完善;三是国家、省(市)的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争取和利用,现在对社会资源利用不够充分,需要积极联动、利用各级政府力量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申报,争取省、市级资源的支持,为企业在审评审批、项目投资、人才引进、开拓市场等方面提供更全面、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创造便捷顺畅的服务环境。
  2.4    创新体制需不断改革
  由于松阳茶产业发展时间较长,沿用传统的创新体制,政、产、学、研、用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解决。产业园、政府资源、学术机构、龙头企业等产业创新服务资源整合不足,现有各基础载体条块分割、多头发展,没有建立资源服务整合平台,影响创新服务能力的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平台的联动,积极整合资源,实现跨单位、跨部门的资源整合,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的高效配置。
  3    建议
  3.1    加快茶产业创新研究,提高科技化水平
  一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围绕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打造集茶树种质与栽培研发、智能化技术研究应用、茶产业标准研究与推广、深加工产品研究应用、“茶+”融合创新研究于一体的国内一流茶产业创新研究院,立足松阳县辐射长三角,成为茶产业的创新智库和科技创新高地。二是建立技术先进的“互联网+”服务中心。围绕松阳茶产业集群的“两化融合、产业转型、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创新技术,推动“电商换市”策略,培育新动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3.2    以生态为基础,扩大品牌影响力
  坚守生态理念,从茶叶质量源头进行从严管理,提升松阳茶叶品牌形象。将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生态技术引入到茶叶生产中来,营造功能齐全的茶园路沟渠、喷滴灌、防护林等硬件环境,加快推进肥水同灌、物联网技术、“互联网+”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5]。加强农资监管,全面实行禁限用农药,加大有机养分替代、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等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升茶农的种植技术和品牌意识,建立松阳茶叶生态、有机、绿色的良好形象。
  树立品牌意识,加强本土品牌对外展示,不断加大产品附加值。明确“松阳银猴”作为高档茶品牌和“松阳香茶”作为大众茶品牌的定位,以茶产业扶持办法政策为引导,全力开展两大公共品牌运营推广。一是建立运营主体。结合国企改革,探索通过选商引资或对现有小规模生产企业进行并购整合,组建由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松阳茶叶品牌运营企业主体,建立专业化品牌运营机制,按照“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策略进行销售和宣传,实行包装销售,并采取建立品牌联盟、组建品牌集团等市场化组织方式,开展区域品牌的运营维护、文化创意、质量监管等。二是延伸销售网络。按照统一标准在外省(市)开设松阳茶直营店,对松阳籍经销商的直营店给予额外奖励,充分发挥在外松阳商会,尤其是超市商会的作用,鼓励开设松阳茶“店中店”及专柜,组织松阳茶产品入驻。
  3.3    加快創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创新服务链
  围绕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建成运行机制有效、创新服务链条全面、支撑作用显著、产业特色鲜明的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将综合体打造成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人才链、金融链、服务链“六链”有机融合,为茶类中小企业提供全链式创新服务,成为全国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先行区、示范区。一是按“两心一带十区” 规划布局,加快建成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项目区域规划面积3.5 km2、建设用地约100 hm2,总投资35.6亿元的特色小镇,搭建茶产业聚集、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服务平台。二是建设高效率的公共创新服务中心。围绕茶产品质量检验测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科技成果交易,建设公共创新服务五大平台,落实平台服务企业的能力。三是建设多渠道的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中心。全县设立种子基金、茶产业风险基金,用于扶持茶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4    参考文献
  [1] 叶火香,何迅民,张林福,等.松阳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2010,32(2):14-16.
  [2] 刘林敏,宁建美.浙江省松阳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1):151-152.
  [3] 许咏梅.浙南茶叶市场集散现象分析[J].茶叶,2010,36(3):172-174.
  [4] 胡卫亮.松阳茶产业全产业链经营的启示与思考[J].中国茶叶,2013(4):14-17.
  [5] 翁炎生,张林福.松阳香茶机械化采制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4):158-161.
  作者简介   何科伟(1974-),男,浙江松阳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3-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53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