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寒地白菜移栽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拓宽种植业渠道,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亩效益。大面积栽培而又不影响茬口安排的,可以采用直播方法。如为了解决前后茬的矛盾,就有必要采用育苗移栽。如采用育苗移栽的,播种期要比直播提早4—5天,移栽的时间要早些可掌握在播种后18—20天,幼苗有5—6片真叶时定植。定植时做到带土、带肥、带药上大田,有条件的可采用河泥块育苗,或育苗盘育苗,虽然费工较大,但移栽时可以不分根,移栽后也不需要还苗阶段,对提高产量有较好的作用。
  1.移栽技术
  1.1做育苗床,要求在背风向阳田间地头,有灌溉条件打畦3米宽长10米,将筛选好的过圈粪50 %和没有种过菜的田土50%, 约2—3立方米土加入二胺5公斤,钾肥2公斤,福美双或代森锰锌农药1000倍 液喷灌,防病虫害,将营养土拌均后装入8×12公分的纸袋内,然后摆放在苗床上,将浸泡好的种籽每袋撒5—8粒,然后覆土2—3公分,浇透水,用朔料每隔1米插竹片起拱覆盖,保持棚內温度25—28℃左右,待苗出齐后2叶一心进行及时梳苗、定苗。
  1.2移栽后管理
  1.2.1除草:在白菜移栽7-10天时开始查田补苗、间苗。间苗的原则是去杂留纯,去劣留优,去歪留正,去小留大。中耕除草主要在幼苗期和莲座前期进行,一般进行3次,分别在间苗、定苗和雨后进行。要求做倒“开头浅、中间深,开盘以后不伤根”,“深除垄沟,浅除垄背”,“湿深除,干浅锄”,菜叶封垄后停止中耕,以免损伤叶片,若发现杂草,可随时拔掉。
  1.2.2追肥:为促进幼苗健康生长,追肥以速氮肥为主,在定苗后[团棵肥]一次追施尿素10公斤/亩, 钾肥5公斤/亩,保证发棵肥、抱心肥的生长期营养充足,实现高产稳产。
  1.2.3灌水:大白菜需水量很大,但各生长阶段对水份要求不同,幼苗期应小水勤浇,禁大水漫灌,浇水时应在每天早晨或晚上进行,一般10天左右可视墒情而定。
  2.病虫害防治
  2.1霜霉病
  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结球期均容易发病。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枯死,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初生水渍状淡黄色周缘不明显的斑,较长时间后病部长出白霜。在大白菜莲座期至包心期最易感病,初生水渍状淡黄色边缘不明显的斑,持续较长时间后,病部在湿度大或有露水时长出白霉或形成多角形病斑。
  防治:大白菜苗期即应开始田间病情调查,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并喷药防治,在莲座末期要彻底进行防治。为便于后期防治,可在定苗时,每6~8行菜留1空行,便于防治作业。药剂可选用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克露、克抗灵、克霜氰)800~1000倍液、每667平米用1.5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67g兑水50L喷雾,每5~7天喷1次。霜霉病的发生与病毒病关系密切,因此防治时应将这两个病害综合起来考虑,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2细菌性角斑病
  病菌主要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上的病菌一般可存活1年,播带菌的种子,发芽后病菌可侵染叶片,成为初侵染源。另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第二年可通过雨水或灌溉水溅射到叶片上,也是初侵染源。发病后,病部的细菌又借风雨、昆虫、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从伤口或自然孔口(如气孔、水孔)侵入,进行再侵染。在条件适宜时,潜育期不长,一般3-5天,所以容易造成流行。发病适温25~27℃, 相对湿度85%以上。所以多雨,特别是暴风雨后发病重。发病与种子的关系密切,如果播的是未经消毒带菌的种子,无病田会变成病田,病田则病害加重。 此外,病地重茬,或地势低洼,肥料缺 乏,植株衰弱,抵抗力差,或管理不善,造成植株伤口多,一般发病重。
  防治: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50%滴涕(DT) 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6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喷雾,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药剂均为铜制剂,有些大白菜品种对铜敏感,为了防止药害产生,要慎重使用,一是使用浓度比通常使用浓度再稀释些,就是浓度要比正常浓低,二是先做试验,喷几株,观察几天,看有无药害产生,如果没有药害,才可大面积应用。较安全的药剂是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用1%中生霉素水剂100~150倍液,每7天喷1次,连喷3~4次。
  2.3软腐病
  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病菌从菜帮基部、叶柄、叶缘、叶球顶端伤口侵入,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溃烂处产生硫化氢恶臭味,是该病重要特征。
  防治:夏季高温期(8-9月)播种的栽培型和秋季温暖年份发生较多。另外,低洼地发病多,高地、干燥地发病少。氮肥过多植株徒长、水淹状态及台风大雨造成伤害的植株发病。发病严重的地块,应栽培几年禾本科和豆科作物,以降低病原菌的密度。可栽培“平冢一号”、“千岁白菜”等抗病性强的品种。秋播白菜要重点防治黄条跳甲、甘蔗黑蟋蟀等害虫。改善田间排水条件,高畔栽培。台风过后应及时喷施药剂。
  2.4蚜虫
  蚜虫是吸收口器,以针状口器刺入叶部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吸取其汁液,它虽然不像咀嚼口器的害虫把叶片嚼成缺刻、洞孔,但其为害程度却更甚于前者。因为这种害虫,繁殖速度惊人,甚至一张叶片,多到数干头,以至万头,其叶片所造的有机物,几为蚜虫的吮吸殆尽,因而影响到新生叶片的发育与成长。进入生长后期,气温下降,其繁殖场所便由外叶,潜入心叶。到收后食用时,在白嫩的心叶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黑色虫体,使白菜不堪入口。
  防治:蚜虫的天敌比较多,在施药时保护天敌对抗蚜虫,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白菜的抗药性较弱,使用时要保证白菜的安全。可选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0%的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28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