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农业种植中病虫危害特点及应对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作物种植是基本且最主要的环节,保障种植水平是提高作物产能高效的主要任务。然而,在农业发展中作物产能低以及品质不高的问题根源就是受到了病虫害侵袭和干扰,应主动学习有关农业种植知识积极这类问题的出现以保障跟随新时代的农业发展进程。
  1农业种植中病虫危害特点
  1.1农业种植中病虫危害特点
  由于病虫危害多受气候影响而导致不同气候类型以及不同环境特点下虫害对农作物破坏方式和影响程度大不相同。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较大而稻纵卷叶螟这种害虫转性寄生于水稻作物而不断汲取农作物的营养,破坏作物健康生长机能而导致水稻产量下降甚至大面积死亡。南方冬季较为温和的气候特点导致部分种类农作物害虫能自主提高其机体适应能力而成功过冬存活到第二年,因此南方害虫基数增高且成活率高,成为制约我国农业行业发展实现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
  1.2病虫危害发生条件
  病虫危害通常是病菌、寄生性害虫对农作物进行侵害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影响其农作物产量,植物种群性质的流行病是具有传染性真菌或者病菌侵蚀农作物而形成。此外,由于害虫的大量繁殖而没有生物种间抑制作用的调控,导致繁殖能力生命力极强的害虫出现不可控制的现象,害虫的泛滥导致农作物抵御外界环境的能力极速降低,从而植物间流行性病种趁虚而入进一步加重病虫危害。
  1.3农业种植方面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农业上的发展水平主要的依据是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来定义,然而病原菌通常进入植物体内就是利用寄主植物体的代谢过程所产生的养分来满足自身生命生产活动,汲取农作物的养分以供自身代谢正常进行,这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病虫害导致农业种植工作无法继续。病虫害一旦发生其波及范围是超乎想象的,常见的蚜虫繁殖速度极快,身体体积小且轻,能被风吹落到其他地区其传播性强。即使最初小部分出现了蚜虫侵袭,若不及时有效调控很快就会波及附近整个农业区。蚜虫大量啃食枝叶破坏作物器官影响植物体进行有效的光合、呼吸作用过程等植物生理过程,轻则影响农作物有效产量,重则导致大量作物由于基础代谢效率降低,有机物合成率低于其自身呼吸消耗率以至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下降甚至逐渐枯萎死亡。因此,农业种植应讲究合理规划农作物栽培规模和种类栽培设计,有效将抗病虫危害的作物种类与易被侵染的种类进行穿插、间隔种植,尽量减少危害面积而提高作物防御能力增大作物产量。
  2应对农业中病虫危害的措施
  2.1对作物生长环境的优化
  根据数据显示干旱地区容易发生蝗灾,这是由于干旱地区农作物受到机能胁迫抵抗力较易被病虫害侵袭。此外,蝗虫本身适应性特点决定它对干旱的耐受性更高,在干旱環境下蝗虫的繁殖能力和自身生长发育水平极高,远远超过其天敌的存活能力,防治蝗灾的根本措施首先就应改善农作物种植环境降低干旱率并提高土壤含水量。大多数害虫更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许多抗病虫害能力较低、生长在早春气温和且降雨量较高地区的农作物都是农业种植行业规划保护的重点对象,针对这些农作物生长特性进行大棚养植和农药的合理使用是有效的解决措施。
  2.2 对农作物种植进行合理规划
  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生活习性不同,即便是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环境下不同农作物也会对环境产生差异性应对代谢机制,使农作物对周围气候或者病虫伤害产生抗性。植物抗性的产生是通过机体生化反应、生理调节产生,生物的多样性特征决定了不同植农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碳循环以及其它各类体内的植物化学反应,因此农作物在抗逆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化学物质去应对病虫危害,根据不同作物的应对特征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合理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已被病虫危害的农作物影响附近的其他作物。农作物的轮作和间作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合理的种植密度降低了农作物种间胁迫,能有效降低杂草、害虫的滋生,种间抑制作用不仅降低了受病虫害胁迫的概率,还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单株作物的结实率从而增大粮食产量。进行农作种植之前熟悉植物成长发育以及结实个过程的生理习性和生长特点,精心规划作物种植规模,分析病虫生长发育周期合理配置轮作时间避免侵染新生作物。例如豆类农作物的种植可以有效进行固氮作用,提高土壤含氮量不利于喜氮的细菌、病毒甚至是害虫的生长,从而有效降低豆类农业种植过程在病虫危害的风险,因此形成生物间协同性保护屏障。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主动创造适宜青蛙、蜘蛛等益虫的生活环境,以正确的方式有效保护农田中害虫的天敌,保证种间食物链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并对农作物种植过程病虫危害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合理的解决方式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和保护。
  2.3使用农药喷洒的应对措施
  对不同病虫危害从根本进行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根本,根据不同作物受病虫害影响的发生规律和被侵袭受损的方式判断从哪个处理方向进行治理,对症下药以确保农药使用计量合理不超标而保护作物生长点,结合索要去除的病虫种类的发生规律确定恰当的使用时间得以能够达到最大应用效果。根据不同树形选择适宜的农药实施方式达到低成本却高效杀虫的目的。此外,农药合理配置的前提则是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浓度配比,这是维持农作物生态平衡的基本原则,保证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
  综上所述,病虫害的发生是影响整个农业发展中最大的威胁,发生发展速度快的同时还难以控制。根据病虫危害发生的周期性进行提前预估采取措施,将危害控制在小范围内而降低产业投资风险。在应对危害过程中应重在防御并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农药试剂的使用而避免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强化农业种植过程的技术操作和监管体制进行专业化管理和绿色防控措施,降低病虫危害对农作物健康生长的胁迫,依据不同种类作物受病虫危害采取差异性防御。
  (作者单位:164000 黑龙江省北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33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