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努尔布拉提·卡列力汗

摘要:奶牛腐蹄病是影响奶牛正常生产的蹄部病害之一。主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奶牛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奶牛;腐蹄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04-0019-02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与高发病,通常在管理水平低下的养殖场发病率极高。发病初期由于患牛蹄部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常错过最佳诊疗时机,但在临床症状加重后,发现时蹄部就已经开始腐烂,影响到牛的正常行走、正常采食,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若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诊治,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引发全身性的临床症状,进而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造成大批量的奶牛淘汰。在奶牛腐蹄病诊治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引发该传染性疾病的原因,并结合具体的原因改正养殖管理方案,保证养殖的科学合理,满足牛群生长发育所需。

1 发病原因

引发奶牛腐蹄病的原因十分复杂,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侵入、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在疾病诊治中应明确具体的致病原,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1.1 致病原微生物侵入

引起奶牛腐蹄病的致病原主要为坏死杆菌,同时粪便中的各种致病菌也是造成奶牛腐蹄病传播流行的主要致病原。

1.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引发奶牛腐蹄病的常见因素。在奶牛养殖中,要做好圈舍的环境控制工作,尤其是进入夏秋季节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连续阴雨天气,圈舍卫生环境条件较差,通风不良,地面污浊潮湿,牛群长时间在粗糙且坚硬的水泥地面活动,很容易造成趾间的蹄部被磨损变薄,进而引发疾病。进入秋季后,由于降雨量逐渐变少,气候干燥,导致蹄部出现皲裂,此时致病原就会通过伤口侵入蹄部引发发病。养殖场在建造过程中牛舍设计不合理,坡度较小,不能及时排出圈舍中的粪便与尿液,牛的蹄部长时间浸泡在尿液与粪便中,使蹄部组织受到了不良刺激,很容易滋生大量的致病菌。运动场中存在大量的尖锐凸起物,如小石子、根茬、钉子,牛群在运动场活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这些尖锐凸起物的刺入而造成损伤,进而感染该病[1]。

1.3 营养元素

奶牛腐蹄病的发生流行,通常与养殖场的营养管理有密切联系,在饲料搭配过程中,如果钙磷元素投喂不足,缺乏某些微量元素,都会造成牛的蹄部开裂,进而给多种致病原侵袭提供条件。另外,在奶牛生产过程中尤其是高产奶牛,饲喂时向牛群提供大量的精饲料,很容易引发酸中毒,造成血管中的某些活性物质进入蹄部组织的毛细血管中,进而造成蹄部组织发炎,引发非细菌感染的腐蹄病。奶牛摄入的维生素A、维生素D、锌元素不足,都会导致蹄部组织出现代谢异常,进而引发蹄部疾病。

2 临床表现

该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主要表现为牛群在运动过程中跟不上运动节奏,经常掉队,舍饲养殖的牛群卧地不起,不愿意走动。采食量逐渐下降,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随着蹄部组织的炎症进一步加重,患牛不能正常行走,行走时出现跛行,强迫患牛行走时左右摇摆。观察能发现蹄壳开裂,蹄部黏膜红肿,有时还能发现化脓病灶。该阶段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病情很快会进入中后期,患牛不能行走,站立时患病一侧的腿抬起不能落地,蹄部逐渐腐烂并从中流出恶臭的液体,招引来大量的苍蝇蚊虫。危害严重时创口表面会滋生大量的细菌,蹄部严重腐烂[2]。致病菌还会通过破损的黏膜组织,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机体,引发菌血症,造成全身感染,表现出明显的全身临床症状,有时还会伴随明显的腹泻症状。为明确病情,先将患牛保定,吊起患病一侧的蹄部,对外围进行检查。轻轻叩击或按压时患牛出现疼痛感,使用修蹄刀对蹄部进行修整,能看到洁面存在小孔洞,轻轻压迫时从中流出黑色恶臭的浓汁。用消过毒的镊子轻轻伸入空洞中,能发现病变组织蔓延到蹄角质与蹄部的连接处[3]。结合上述诊断,结果可以判定为腐蹄病。

3 治疗

当牛蹄部出现异常变化后,应立即进行有效诊断,明确具体病情,可采用中西药联合手段进行治疗,这样能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确诊后将患牛单独隔离,将患病一侧的肢体保定后,先使用清水进行全面清洗,然后使用高锰酸钾对整个蹄部进行浸润清洗,再使用修蹄刀对病变组织进行全面清除,排出浓汁,使用双氧水对创面进行冲洗,最后涂5%的碘酊消毒。对于症状较轻的患牛可以选择碘仿醚与磺胺粉,按照1∶4的比例配制成溶液后,对创面进行全面清洗,将患牛放置在干燥整洁的环境中,直到蹄部完全恢复健康。对于临床症状较严重,病变深度达到蹄部组织内部,清洗较困难的患牛,先使用双氧水对患病蹄部进行全面清洗,然后使用青霉素溶解到生理盐水中,利用注射器进行深部注射清洗。之后使用4 g链霉素与320万IU头孢唑啉钠,混合后肌肉注射2次/d。症状较严重的蹄部病变组织完全清理后,可以使用血竭、黄蜡、松香,使用量分别为30、15、45 g,將其调制成膏状,然后将膏状填充到创口内部,使用纱布包扎,每间隔3 d换药1次,直到创口恢复健康。在整个治疗期间一定要保证清洁卫生,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保障通风良好。采用上述手段连续治疗7~10 d后患牛恢复健康。

4 预防

防控该病的传播流行,要重点做好养殖场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对于舍饲养殖的牛群,一定要清理好地面的杂物,特别要清理好运动场与养殖场的尖锐凸起物,圈舍的地面应做好硬化处理,保证水分能更好的蒸发。该病发生初期,如果能及时观察,及时确诊,就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患牛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人员除了每天向牛群投喂饲料饲草外,还应观察牛群的进食情况、采食情况、行走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将患牛单独隔离,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养殖场在建造过程中一定要确保通风良好、排灌方便、被风向阳、地势较高,能及时将圈舍中的污水排出养殖场,保证地面清洁干燥不受污染物的影响。还应该科学搭配饲料,保障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满足牛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

5 小结

奶牛腐蹄病又被称为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蹄部病害。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当奶牛的蹄部受到机械性损伤或其他刺激后,导致趾间的蹄部变薄,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就会为微生物的侵入提供条件。临床上由于奶牛腐蹄病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在进行疾病诊治时,应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控,缩短发病周期,加速牛群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玉莲.奶牛腐蹄病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3):125-126.

[2] 胡文昊,孙玉伟,王欣宇.奶牛腐蹄病的中西医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10):55-56.

[3] 白淑珍.浅析奶牛腐蹄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J].农技服务,2017,34(18):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07768.htm

相关文章